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羊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原位
  • 2篇中毒
  • 2篇铅中毒
  • 2篇裸鼠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基因
  • 2篇基因治疗
  • 2篇反义
  • 2篇反义血管内皮...
  • 1篇血管新生
  • 1篇原位表达
  • 1篇造血
  • 1篇造血系统
  • 1篇少年
  • 1篇试剂

机构

  • 6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杨小羊
  • 2篇何睿
  • 2篇杨仁池
  • 2篇卢士红
  • 2篇冯义
  • 2篇韩忠朝
  • 2篇刘斌
  • 1篇竺晓凡
  • 1篇钱林生
  • 1篇陈玉梅
  • 1篇孙洪波
  • 1篇邹尧
  • 1篇王书春
  • 1篇张丽

传媒

  • 2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儿童戈谢病三例报导
2002年
杨小羊
关键词:儿童戈谢病病例报告骨髓细胞化学染色
497例儿童少年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特点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分析儿童少年急性白血病 (AL)髓外浸润临床特点 ,指导临床治疗 ,提高长期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97例儿童少年AL ,为 1 996年 5月~ 2 0 0 3年 5月我院初诊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结果   1 7岁以下儿童少年AL中 ,ALL占 6 3% ,ANLL 33%。ALL初诊者髓外浸润中以纵隔浸润最多见 ,并多见于T -ALL患儿。髓外浸润在ALL高危组中的发生率最高。ANLL初诊时的髓外浸润常见部位为CNS、皮肤、眼部、胸膜等 ,多发生于M2b、M4 和M5型患儿。初诊时CNS浸润ANLL比ALL常见 ,中位年龄 1 2岁 ,男性高白细胞者多发 ,发生CNS浸润最常见的是M2b型 ,均有染色体t( 8;2 1 )异常。治疗中髓外复发主要在ALL患儿的CNSL ,发病率 1 4 .5%。结论儿童少年AL髓外浸润多见于T -ALL及M2b患儿 ,与预后不良有关。早期发现 ,积极治疗 ,可降低儿童少年AL的CNSL发病率。
陈玉梅杨小羊孙洪波邹尧王书春张丽钱林生竺晓凡
关键词:髓外浸润初诊儿童少年AL急性白血病
小儿铅中毒末梢血网织红细胞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杨小羊
关键词:小儿铅中毒试剂造血系统
儿童贫血患者血铅含量分析被引量:8
2002年
杨小羊
关键词:儿童贫血铅中毒
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原位表达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
2005年
刘斌何睿杨小羊冯义杨仁池卢士红韩忠朝
关键词:基因治疗反义核酸裸鼠
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原位表达抑制白血病细胞系K562在裸鼠体内生长并诱导其凋亡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原位表达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白血病细胞系K562裸鼠体内接种成瘤后,肿瘤内注射重组反义VEGF真核表达质粒及空载体和PBS,检测反义VEGF体内转染情况及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VD)及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注射反义VEGF表达质粒能抑制肿瘤的生长,使肿瘤的MVD显著降低(25.6±5.77VS41±3.8,P<0.05),并且使肿瘤细胞凋亡增加。结论肿瘤内注射反义VEGF重组表达质粒在体内能有效转染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反义VEGF体内的表达能抑制白血病细胞肿瘤的生长,降低肿瘤内MVD,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反义VEGF基因治疗策略提供了一种新的白血病辅助治疗方案。
刘斌何睿杨小羊冯义杨仁池卢士红韩忠朝
关键词:反义VEGF血管新生基因治疗裸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