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希林

作品数:25 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门诊
  • 6篇护理
  • 4篇易激综合征
  • 4篇综合征
  • 4篇便秘
  • 4篇肠易激
  • 4篇肠易激综合征
  • 3篇神经系
  • 3篇神经系统
  • 3篇神经元
  • 3篇模型大鼠
  • 3篇肠神经
  • 3篇肠神经系统
  • 2篇心理
  • 2篇阴道
  • 2篇阴道炎
  • 2篇神经丛
  • 2篇食管
  • 2篇食管反流
  • 2篇随访

机构

  • 14篇贵港市人民医...
  • 8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3篇杨希林
  • 7篇刘晓红
  • 6篇方秀才
  • 4篇柯美云
  • 3篇李珊
  • 2篇卢琼芳
  • 2篇罗金燕
  • 2篇朱丽明
  • 2篇费贵军
  • 2篇杨柳芬
  • 2篇黄敏
  • 2篇侯晓华
  • 2篇宋志强
  • 2篇袁耀宗
  • 1篇周礼鲲
  • 1篇徐欣萍
  • 1篇黄伟英
  • 1篇李磊
  • 1篇谭惠莲
  • 1篇钱冬梅

传媒

  • 3篇胃肠病学
  • 3篇蛇志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下神经丛神经元的改变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检测慢急性联合应激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下神经丛(SMP)神经元总数以及特异性标志物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从肠神经系统(ENS)水平推断神经元改变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慢急性联合应激IBS-D大鼠模型,留取大鼠结肠制作SMP全层铺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荧光双染法检测SMP中神经元总数以及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血管活性肠肽(VIP)和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和比例,评价IBS-D模型大鼠ENS神经元的改变。结果IBS-D模型大鼠结肠SMP神经节和神经元总数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IBS-D模型大鼠结肠SMP中VIP阳性神经元比例明显增高(62.2%±6.2%比55.4%±5.4%,P〈0.05),NOS阳性神经元比例亦明显增高(15.0%±4.0%比10.5%±2.9%,P〈0.05),ChAT阳性神经元比例无明显改变。结论IBS-D模型大鼠结肠SMP中VIP阳性神经元和NOS阳性神经元比例增高,提示在慢急性联合应激诱发IBS—D时,ENS中SMP神经元的变化可能通过增加肠道分泌而导致或加重腹泻症状。
李珊费贵军方秀才杨希林王智凤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元
门诊健康教育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杨希林
关键词:门诊健康教育护理质量以健康为中心护理模式疾病护理护理工作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500例,并随机分为干预组(人性化护理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学历、病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收集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诊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杨希林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门诊
长期血透患者应用高通量透析的护理被引量:1
2004年
杨柳芬杨希林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心理穿刺
52周雷贝拉唑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远期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52周雷贝拉唑治疗结束2~3年后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对多中心完成52周雷贝拉唑维持治疗2~3年后的GERD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糜烂性食管炎(EE)患者67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O)患者31例,采用GERD相关生活质量量表(GERD—HRQL)和SF-36健康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EE患者GERD—HRQI。评分从12.5分降至3.5分(Z=-5.242,P=0.000);NERD患者从20.0分降至14.0分(Z=-4.130,P=0.000)。两组患者对生活总体满意度也均有显著上升(均P〈0.01)。(2)与完成52周治疗时相比,两组患者的GERD-HRQL评分无明显变化,分别为中位数2.0分比3.5分和5.0分比14.0分(均P〉0.05)。EE只在SF-36的精神健康维度评分低于前者[(53±17)分比(61±17)分,t=-2.143,P=0.035]。(3)随访时NERD组GERD—HRQL评分高于EE(中位数14.0分比3.5分,Z=-2.377,P=0.017),其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维持量雷贝拉唑治疗可以改善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疗效可以长时间持续,NERD患者酸反流症状较EE重,但总体生活质量两亚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杨希林刘晓红柯美云宋志强袁耀宗罗金燕侯晓华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随访研究雷贝拉唑
北京地区门诊慢性便秘患者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5
2010年
背景:慢性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全面评估慢性便秘患者的症状学、发病诱因、既往治疗情况、精神心理状态等可更好地指导治疗。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慢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统计2007年3-5月北京地区10家医院门诊患者中的慢性便秘患者,并对561例慢性便秘患者行问卷调查,包括治疗、症状谱、心理学等方面。结果:研究期间内10家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总人次73923人次,慢性便秘患者共3009例次(4.1%),其中重度便秘患者649例次(21.6%)。561例慢性便秘患者中,25.1%的患者发病有一定诱因。62.2%的患者不完全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通便药。排便费力为最常见(74.8%)和最令患者痛苦的症状(61.2%)。27.5%的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症状,41.2%合并消化不良症状。52.7%的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结论:消化内科门诊中慢性便秘和重度便秘患者较多,排便费力是最常见、最令患者痛苦的症状,合并胃食管反流和(或)消化不良症状常见,患者易有焦虑和(或)抑郁等精神心理异常。
刘巍刘晓红方秀才周礼鲲杨希林柯美云赵洪川张玫谢鹏雁郝建宇徐欣萍钱冬梅徐宝宏蓝宇龙峻标
关键词:便秘流行病学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钙视网膜蛋白阳性神经元增加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检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和便秘型(IBS-C)两种模型大鼠远端回肠、结肠黏膜下神经丛(SMP)和肌间神经丛(MP)钙视网膜蛋白(CALR)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探讨其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慢急性联合应激、冰水灌胃法建立IBS-D和IBS-C大鼠模型,制作回肠和结肠SMP、MP全层铺片标本,免疫组织荧光双染法检测CALR阳性神经元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BS-D和IBS-C模型大鼠回肠SMP、MP和结肠SMP中CALR阳性神经元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MP中CALR阳性神经元的比例显著增加,分别为(17.2±3.2)%vs(13.4±2.9)%、(19.1±5.9)%vs(14.9±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S-D、IBS-C模型大鼠结肠MP中CALR阳性神经元增加可能参与IBS肠道敏感性增高。
李珊李珊杨希林费贵军刘晓红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肌间神经丛神经元钙视网膜蛋白
臭氧灌洗在霉菌性阴道炎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霉菌性阴道炎是霉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多发于妇女、孕妇和糖尿病患者,另外对于绝经后采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发病率较高。霉菌性阴道炎对妇女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隐患,其治疗方法具有多样性,但治疗效果还有待研究和分析,因此,加强检查和研究,对霉菌性阴道炎的减少和治疗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臭氧灌洗在霉菌性阴道炎方面的应用进展。
杨希林
关键词:臭氧灌洗霉菌性阴道炎
医院门诊管理与服务浅谈被引量:2
2012年
安全、高效、优质、经济的门诊服务模式是医院门诊管理追求的目标。本文将从门诊工作特点及存在的不足,门诊护理管理与服务的对策对医院门诊管理与服务进行综述。
杨希林
关键词:门诊护理
门诊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教育对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9月门诊内科就诊的500例患者的护理风险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P<0.05)。结论通过对护士的风险教育可明显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处理能力,从而降低医疗风险。
杨希林
关键词:护理风险门诊内科护理对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