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燕

作品数:30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成像
  • 5篇血管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动脉
  • 4篇缺血
  • 4篇磁共振
  • 3篇动脉栓塞
  • 3篇体层摄影
  • 3篇缺氧
  • 3篇腺癌
  • 3篇螺旋CT
  • 3篇肺动脉
  • 3篇肺动脉栓塞
  • 3篇病变
  • 3篇病理
  • 2篇胆囊
  • 2篇胆囊穿孔
  • 2篇新生儿

机构

  • 28篇石河子市人民...
  • 4篇上海市肺科医...
  • 2篇石河子大学医...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28篇杨春燕
  • 6篇赵峰
  • 5篇伍强
  • 4篇尤小芳
  • 3篇闫腾
  • 2篇鲁德忠
  • 2篇陆环
  • 2篇孙希文
  • 2篇李蕴玉
  • 2篇苏俊红
  • 2篇逯德胜
  • 2篇李浩亮
  • 2篇谷强
  • 2篇龙文
  • 2篇贺志刚
  • 2篇赵永峰
  • 2篇龚涛
  • 1篇纪别克
  • 1篇张蕾
  • 1篇柳琛

传媒

  • 13篇农垦医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第六届中国放...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4
  • 1篇199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重型颅脑损伤血管痉挛患者的预后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对重型颅脑损伤血管痉挛患者的预后评价。方法: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动态行螺旋CTA检查,了解脑动脉血管痉挛情况。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CTA显示脑血管痉挛情况:15例患者中10例存在血管痉挛导致的狭窄12处,其中:MCA:7处(1度:2处;2度:1处;3度:1处;4度:3处);ACA:3处(1度:1处;2度:2处);PCA:2处(1度:2处)。重型颅脑损伤导致的脑血管痉挛多见于大脑中动脉(MCA)的M1、M2段,以串珠状改变为主。CTA还可以显示血管的移位情况,3例显示患侧的ACA受血肿及肿胀脑组织的占位效应被压向健侧。结论:CTA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评价,为判定手术疗效及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陆环逯德胜杨春燕赵永峰贺志刚鲁德忠
关键词: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重型颅脑损伤血管痉挛预后评价
低剂量对比剂在64排CT头颈部血管联合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评价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联合成像中的动脉分级能力及图像质量效果。资料与方法搜集1183例行64排CT头颈部血管联合成像患者的资料,按对比剂注射剂量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708)和常规剂量组(n=475)。观察容积重建图像上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段、颈内动脉岩骨段至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的显示情况,根据最大密度投影上血管质量评分判定图像质量。结果两组头颈部动脉血管及脑内较大分支在容积重建图像上显示良好,且最大密度投影图像上多数血管显示清晰,边缘光滑锐利。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段血管的显示率及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在CT头颈部联合成像上可以很好地显示颅内血管,且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
杨春燕侯新川梅友泉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造影剂头颈部
胆囊穿孔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胆囊穿孔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12例胆囊穿孔患者多排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征象。结果:胆囊穿孔CT影像上最常见的直接征象是胆囊壁中断,邻近中断处胆囊壁表现为粘膜皱襞样,其次为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壁中断处胆囊旁积液或积液量较多是主要的间接征象,对帮助诊断有重要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胆囊穿孔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杨春燕伍强
关键词:胆囊穿孔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64排动态CT脑灌注成像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应用64排动态CT脑灌注成像技术探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情况。方法观察测量43例存在缺血半暗带脑梗死患者的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区及其镜像对侧各灌注参数值。结果 43例缺血半暗带区表现为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均延长,脑血流量(CBF)下降,而脑血容量(CBV)表现为轻度升高、正常或轻度降低。缺血半暗带区与梗死核心区比较,CBV、CBF、MTT及TT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与健侧对应区比较,CBF、MTT、TT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64排动态CT脑灌注成像,对脑梗死患者可明确病变部位、范围以及有无缺血半暗带的存在。
杨春燕梅友泉
关键词:脑梗塞
胆囊穿孔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探讨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胆囊穿孔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12例胆囊穿孔患者多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征象。结果:胆囊穿孔CT影像上最常见的直接征象是胆囊壁中断,邻近中断处胆囊壁表现为黏膜皱襞样,其次为胆...
杨春燕伍强
关键词:胆囊穿孔病理诊断
凝血酶原复合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了解在维生素K1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凝血酶原复合物 (PCC)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5 5例胎龄 36~ 4 0周新生儿HIE患儿分成维生素K1组 (A组 )和维生素K1+PCC(B组 ) ,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凝血酶原百分活动度 (PT %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等凝血功能分析结果 ,并对PT延长者予PCC后再进行复查。结果 B组与A组相比 ,仅FIB明显降低 (P =0 .0 0 5 4 ) ,而PT、INR、PT %、PTT、TT均无显著差异 ;对PT延长者给予PCC后 ,PT、PT %可恢复到正常范围 (P =0 .0 4 6 7,0 .0 0 0 98) ;比较A、B组脑CT检查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新生儿HIE在给予维生素K1治疗基础上若PT无明显延长可不必加用PCC。
谷强马雅静杨春燕张蕾杨红
关键词:婴儿脑缺氧脑缺血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前评估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对重型颅脑创伤的术前评估。方法对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动态行螺旋CTA检查。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CTA显示脑血管主要发生以下变化:血管移位、动脉痉挛或闭塞、动脉穿支减少、大脑浅静脉狭窄或闭塞及脑深静脉狭窄或闭塞。CTA显示以血管移位或狭窄为主者,手术疗效良好;大动脉痉挛或闭塞者手术疗效预后差;大脑深静脉闭塞者,手术疗效极差。大脑浅静脉的狭窄或闭塞反映了颅内压的变化。结论 CTA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术前评估,为判定手术疗效及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鲁德忠陆环杨春燕逯德胜赵永峰贺志刚柳琛
关键词: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重型颅脑损伤术前评估
多排螺旋CT急诊检查结肠病变误诊与漏诊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检查结肠病变误诊与漏诊原因。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10月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行急诊结肠多排螺旋CT检查误诊或漏诊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最终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明确诊断,分析其误诊或漏诊原因。结果 9例患者中误诊6例,漏诊3例。3例肠痉挛、炎性病变均误诊为结肠癌,经CT复诊行肛管结肠充气后扫描,未见初次CT扫描所见肠内"肿块影",纤维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组织;1例阑尾黏液囊肿误诊为右侧卵巢囊腺瘤,后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直肠中分化腺癌、1例回盲部溃疡性中分化腺癌误诊为炎性病变。3例漏诊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1例直肠腺癌,1例乙状结肠腺癌及1例升结肠腺癌。结论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是肠道清理及充气准备不佳、对"假肿块"CT征象认识不足。充分的肠道清洁及充气准备,认真区别"假肿块"CT征象,可有效降低结肠病变的误诊、漏诊概率。
梅友泉刘秀丽庞华军伍强卓兵芝赵峰杨春燕
关键词:误诊漏诊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CT脑灌注成像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以cT脑灌注成像(CTP)指导发病6~9h及发病时间不详的急诊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对2010年1—12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4例发病6~9h及发病时间不详的急诊脑梗死患者进行CTP检查均显示有缺血半暗带,符合溶栓指标,进行溶栓治疗,给予0.9%氯化钠50ml+尿激酶50万单位团注后给予0.9%氯化钠100ml+尿激酶100万单位30min内静脉滴注,观察溶栓治疗效果及并发症,24h后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残疾程度分级。阐析以CTP结果指导下的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优越性。结果CTP检查,病灶侧局部脑血流量(rCBF)(7.39±7.29)ml/(min·100g),局部脑血容量(rCBV)(2.74±1.19)ml/100g,达峰时间(35.76±17.10)s;病灶对侧rCBF(23.11±18.96)ml/(min·100g),rCBV(4.14±1.50)ml/100g,达峰时间(27.33±7.91)8,病灶侧与对侧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12.57±8.02)分,出院时NIHSS评分(9.29±9.01)分,出院与入院NIHS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患者(64.3%)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对发病6—9h以及发病时间不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CTP检查,根据缺血半暗带来判断是否进行溶栓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苏俊红纪别克杨春燕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治疗CT脑灌注成像缺血半暗带
肺栓塞指数对判别急性肺栓塞危险度分层的临床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肺栓塞指数与临床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临床确诊的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例90例,进行危险度分层及肺栓塞指数计算,将两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危险度分层与Qanadli指数正相关,本组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Qanadl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anadli栓塞指数与APE危险度分层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评价危险度分层的一项指标。
伍强龙文杨春燕李平赵峰卓兵芝闫腾
关键词: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度分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