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月琴

作品数:1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舟山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基因
  • 11篇病理
  • 9篇临床病理
  • 9篇病理特性
  • 8篇胃癌
  • 7篇肿瘤
  • 7篇临床病理特性
  • 6篇原发性
  • 6篇NM23H1
  • 5篇原发性胃癌
  • 4篇卵巢
  • 3篇蛋白
  • 3篇上皮
  • 3篇上皮性
  • 3篇启动子
  • 3篇卵巢上皮
  • 3篇卵巢上皮性
  • 3篇免疫
  • 3篇基因表达
  • 3篇宫内

机构

  • 18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海洋学院
  • 2篇义乌市中心医...
  • 2篇舟山市人民医...
  • 2篇浙江省台州市...
  • 1篇台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省舟山市...

作者

  • 18篇杨月琴
  • 11篇李继承
  • 3篇陈学荣
  • 3篇林兴秋
  • 3篇刘晓光
  • 2篇梁勇
  • 2篇甘西西
  • 2篇郑国荣
  • 1篇马英玉
  • 1篇孙建中
  • 1篇方向明
  • 1篇郑枫芸
  • 1篇唐咏梅
  • 1篇宿志弘
  • 1篇李小红

传媒

  • 2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癌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分子细胞生物...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胃癌REG Ⅰα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REG Ⅰα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性和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35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组织中REG Ⅰα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73例患者REG Ⅰα(蛋白表达呈阳性31.1%),其中呈浸润性生长者REG Ⅰα蛋白阳性率高于呈局限性生长者(P〈0.05);印戒细胞癌者胞质呈REG Ⅰα蛋白强表达,且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印戒细胞癌者(P〈0.05);REG Ⅰα蛋白呈阳性的高分化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和血行转移率均高于REG Ⅰα蛋白阴性者(均P〈0.05或001);REG Ⅰα蛋白表达呈阴性的高分化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表达呈阳性者(P〈0.01)。结论REG Ⅰα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状态和细胞浸润性生长有关,并可能为评估高分化胃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刘晓光杨月琴李继承
关键词:胃癌REG免疫组化
中国人卵巢上皮性肿瘤nm23H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石蜡包埋组织抽提DNA,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常规银染、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研究人类17号染色体D17S396位点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lility,MSI)和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对卵巢上皮性肿瘤nm23H1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nm23H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卵巢肿瘤进展的关系,为揭示nm23H1基因作用机制和肿瘤转移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中,卵巢上皮性癌D17S396位点遗传不稳定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交界性肿瘤的9.52%,而在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未见该位点遗传不稳定的发生。其中,LOH的发生率,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淋巴转移组的LOH发生率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1)。FIGO Ⅲ+Ⅳ期的LOH发生率高于Ⅰ+Ⅱ期(P<0.05)。MSI发生率与卵巢上皮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及FIGO分期均无关。nm23H1 蛋白阳性率在卵巢上皮性癌和交界性肿瘤组织中分别为56.00%和57.14%,高于良性肿瘤的13.64%和正常卵巢组织的8.33%(P<0.01)。卵巢上皮性癌中,淋巴转移组nm23H1蛋白阳性率低于无淋巴转移组;FIGO Ⅲ+Ⅳ期nm23H1蛋白阳性率低于Ⅰ+Ⅱ期(P<0.05)。此外,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显示,在各临床病理参数影响下,nm23H1蛋白的表达强度没有差异。在卵巢上皮性癌中,LOH阳性组中nm23H1蛋白阳性率为0.00%,显著低于LOH阴性组的73.68%(P<0.01)。实验结果提示, nm23H1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可能是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LOH的发生可作为卵巢组织恶变的判断指标。nm23H1基因的MSI和LOH,通过相互独立的途径调控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和转移,后者可抑制卵巢上皮癌局部nm23H1蛋白的表达,并赋予卵巢上皮癌高淋巴结转移、低预后的特性。提高卵巢上皮癌局部nm23H1蛋白的表达,可减缓肿瘤的淋巴转移并提高预后率。
杨月琴李继承李小红唐咏梅汤新华
关键词:中国人单链构象多态性计算机图像分析石蜡包埋组织LEICA
金雀异黄酮诱导胃癌细胞周期阻滞和PCDH17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域云甲基化的研究宫内发育迟缓对小鼠肝IGF-1基因表达及表现遗传特征的影响
研究背景:胃癌是世界第二大常见肿瘤,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由于化疗治疗具有较多的副作用,胃癌的治疗寻求更有效的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肿瘤的发生、发展由多基因遗传和表遗传相互参与,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肿瘤抑制基因启...
杨月琴
关键词:宫内发育迟缓IGF-1基因金雀异黄酮胃癌细胞
文献传递
中国人nm23H1、KAI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及肿瘤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 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微小癌灶的浸润和转移难以及时探查和治疗,是患者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此,阐明肿瘤浸润及转移的机制,确立可靠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极为重要。 研究发现,...
杨月琴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肿瘤NM23H1MSILOH
文献传递
nm23H1、KAI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及肿瘤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采用石蜡包埋组织抽提DNA,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常规银染、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研究 D17S396位点、D11S1344、D11S1326位...
杨月琴陈学荣郑枫芸张仙土李继承
关键词:NM23H1KAI1MSILOH
文献传递
金雀异黄酮诱导胃癌细胞周期阻滞和PCDH17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的研究宫内发育迟缓对小鼠肝IGF-1基因表达及表观遗传特征的影响
研究背景:胃癌是世界第二大常见肿瘤,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由于化疗治疗具有较多的副作用,胃癌的治疗寻求更有效的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肿瘤的发生、发展由多基因遗传和表遗传相互参与,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肿瘤抑制基因启...
杨月琴
关键词:金雀异黄酮宫内发育迟缓IGF-1组蛋白修饰
文献传递
卵巢上皮性癌nm23H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被引量:7
2006年
背景与目的: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包括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instablility,MSI)和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是导致抑癌基因功能失调,引起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本实验研究中国人17号染色体D17S396位点MSI和LOH对卵巢上皮性癌nm23H1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nm23H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为揭示nm23H1基因作用机制和肿瘤转移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常规银染检测25例卵巢上皮性癌及相应的非癌组织D17S396位点的MS和LOH,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和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nm23H1蛋白表达。结果:25例卵巢上皮性癌中,D17S396位点MSI、LOH检出率和nm23H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6.00%、24.00%和56.00%。LOH发生率在淋巴转移组(66.67%)高于无淋巴转移组(10.53%,P<0.01),在FIGOⅢ+Ⅳ期(50.00%)高于Ⅰ+Ⅱ期(11.76%,P<0.05)。nm23H1蛋白阳性率在淋巴转移组(16.67%)低于无淋巴转移组(68.42%,P<0.05);FIGOⅢ+Ⅳ期(25.00%)低于Ⅰ+Ⅱ期(70.59%,P<0.05)。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显示,在各临床病理参数影响下,nm23H1蛋白的表达强度没有差异。此外,LOH阳性组中nm23H1蛋白阳性率为0.00%,显著低于LOH阴性组的73.68%(P<0.01)。结论:LOH的发生可作为卵巢组织恶变的判断指标。nm23H1基因的MSI和LOH,通过相互独立的途径调控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和转移,后者可抑制卵巢上皮性癌局部nm23H1的表达,并与卵巢上皮癌高淋巴结转移、预后差有关。
杨月琴李继承
关键词:NM23H1基因MSILOH
宫内生长迟缓对IG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的影响
杨月琴Robert H.Lane李继承
恶性卵巢肿瘤淋巴转移与相关基因表达
2006年
恶性卵巢肿瘤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和生命,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易发生淋巴转移,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来国内外对恶性卵巢肿瘤淋巴转移的机制及其与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现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杨月琴李继承
关键词:恶性卵巢肿瘤淋巴转移基因
中国人胃癌KAI1基因表达及遗传不稳定性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石蜡包埋组织抽提DNA,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常规银染等方法,对56例石蜡包埋胃癌标本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进行KAI1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和D1S1344、D11S1326位点微卫星不稳定(MSI)、杂合性缺失(LOH)的检测,为揭示KAI1基因作用机制和肿瘤转移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实验中,胃癌KAI1蛋白阳性检出率为55.4%(31/56):随着癌组织浸润程度的进展,其阳性率呈降低趋势(P<0.01);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KAI1蛋白表达率为83.9%,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的20.0%;在肿瘤结节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Ⅰ+Ⅱ期,KAI1蛋白阳性率为82.8%,明显高于TNMⅢ+Ⅳ期的25.9%(P<0.01)。56例胃癌D11S1326、D11S1344位点的SSCP分析中,均未出现MSI或LOH。实验结果提示,KAI1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及恶性进展密切相关。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KAI1基因未见遗传不稳定性改变。
杨月琴陈学荣郑枫芸张仙土李继承
关键词:KAI1基因胃癌免疫组化微卫星不稳定杂合性缺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