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骨代谢的变化
- 钱凤娟王龙华飞唐暎杨洁蒋晓红
- 水垫在肾损伤患者预防压疮发生中的应用
- 2012年
- 泌尿系损伤中肾损伤约占1%~5%,男女比例约为3:1。近年来,由于中国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其发病率居高不下。影像学诊断的进步和肾损伤治疗技术的发展,显著降低了肾损伤的手术率,提高了肾脏的保留率,可达85%~90%。单纯的肾损伤,如无严重的出血或休克,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包括绝对卧床至少2周,待尿液变清后可允许起床活动。
- 杨洁
- 关键词:肾损伤伤患者压疮水垫泌尿系损伤
- 诺和锐30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短期诺和锐30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的作用。方法对30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每日3次诺和锐30强化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行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测定0、3、4、5、8、10、120分钟血糖、胰岛素及C肽值,计算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AUC)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患者治疗后血清胰岛素及C肽第一时相分泌明显增加,AUC_(0~10min)均明显升高(P<0.01)。HOMA-IR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短期每日3次诺和锐30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初诊T2DM患者C肽的第一时相分泌及胰岛素敏感性。
- 杨洁唐瑛华飞戈敏娟刘震宇蒋晓红胡文来
-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诺和锐30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
- 脂蛋白(a)、淀粉样蛋白A及胱抑素C水平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脂蛋白(a)、淀粉样蛋白A(SAA)及胱抑素C水平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8年1月内分泌科就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2DM+EH)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PN分为T2DM+EH组120例,DPN+EH组80例;同期收治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0例为T2DM组。比较3组对象的基本资料、血清脂蛋白(a)、SAA及胱抑素C水平,并进行Spearman相关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PN+EH组与T2DM+EH组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高于T2DM组(均P<0.05);DPN+EH组与T2DM+EH组相比,病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2hPG、HbA1c、血肌酐更高(均P<0.05)。DPN+EH组与T2DM+EH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腓肠神经)低于T2DM组(均P<0.05);DPN+EH组M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腓肠神经)又低于T2DM+EH组(均P<0.05)。DPN+EH组与T2DM+EH组的血清脂蛋白(a)、SAA、胱抑素C水平高于T2DM组(均P<0.05);DPN+EH组血清脂蛋白(a)、SAA、胱抑素C水平又高于T2DM+EH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程、MAP、HbA1c、脂蛋白(a)、SAA及胱抑素C与DPN+EH患者腓总神经MCV、腓肠神经SCV呈负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A1c、MAP、脂蛋白(a)、SAA及胱抑素C是DPN+EH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脂蛋白(a)、SAA及胱抑素C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DPN的影响因素。
- 钱凤娟刘震宇杨洁袁媛狄靓亮
- 关键词:淀粉样蛋白A胱抑素C高血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甲亢及甲状腺瘤患者性激素及其受体改变与意义
- 2003年
- 目的:观察甲亢、甲状腺瘤患者血浆中性激素的变化以及相应外周血白细胞和甲状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是否存在较一致的改变。方法:A组:甲亢患者39例,均为女性,年龄(44±6)岁;B组:甲状腺瘤患者26例,均为女性,年龄(44±9)岁;C组:正常对照20例,均为女性,年龄(42±6)岁。放免法测定血浆雌二醇(E2)、睾酮(T)浓度,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ER、AR的结合容量。结果:A、B、C组血浆E2分别为(110±32)、(107±30)和(114±41)pmol/L,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 胡文来杨洁
- 关键词:甲亢甲状腺瘤性激素受体
- 克氏综合征合并糖尿病及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一例
- 1997年
- 克氏综合征合并糖尿病及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一例胡文来杨洁患者男,38岁,未婚。因口干、多饮、多尿、消瘦1月,恶心、呕吐2天,门诊查血糖21mmol/L、尿酮体>80mg/d1、以糖尿病伴酮症入院。患者智力正常,幼时发育与年龄同步,但青春后期无性发育,...
- 胡文来杨洁
- 关键词:克氏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并发症
- 全文增补中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18及CRP水平与尿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
- 目的 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8及CRP的水平,旨在探讨IL-18及CRP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1)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各指标正常者;2型糖尿病组(DM组)30例,新确诊还未治疗者(相关指标此...
- 杨洁蒋晓红华飞唐瑛
- 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骨代谢的变化
- 钱凤娟王龙唐暎杨洁蒋晓红
-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5年
- 杨洁胡文来蒋晓红李霞
- 关键词:C反应蛋白2型糖尿病H反射
- 诺和锐30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短期诺和锐30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的作用。方法对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每日3次诺和锐30强化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行IVCTT试验,测定0、3、4、5、8、10、120分钟血糖、胰岛素及C肽值,评估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情况,并计算治疗前后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AUC)及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在诺和锐30强化治疗后,患者血清胰岛素及C肽在3,4、5、8、10分钟的分泌均明显增加,治疗前后胰岛素AUC0-10min。分别为64.70±28.18mIU×min/L和98.2±32.57mIU×min/L(P〈0.01),C肽AUC0-10min分别为14.75±4.91μg×min/L和21.28±6.12μg×min/L(P〈0.01).HOMA—IR指数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分别为2.86±1.19和1.69±0.61(P〈0.01)。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3次诺和锐30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一定程度地改善p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因此可能带来长期有益的效果。
- 杨洁唐暎华飞戈敏娟刘震宇蒋晓红胡文来
- 关键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诺和锐30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胰岛素抵抗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