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绪红

作品数:53 被引量:777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土地利用
  • 9篇整治
  • 9篇耕地
  • 8篇土地整治
  • 6篇实证
  • 6篇农田
  • 4篇遥感
  • 4篇基本农田
  • 4篇城市
  • 3篇网格化
  • 3篇黄土
  • 3篇黄土台塬
  • 3篇建设用地
  • 3篇
  • 2篇约束性
  • 2篇整治项目
  • 2篇时空分异
  • 2篇碳排放
  • 2篇土地整治项目
  • 2篇能值

机构

  • 53篇南京大学
  • 12篇国土资源部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清华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3篇中国城市规划...
  • 2篇海南大学
  • 2篇北京市城市规...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江苏省土地勘...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金泽大学
  • 1篇海口市城市规...
  • 1篇上海同济城市...

作者

  • 53篇杨绪红
  • 46篇金晓斌
  • 44篇周寅康
  • 13篇郭贝贝
  • 8篇刘晶
  • 7篇项晓敏
  • 6篇龙瀛
  • 5篇林忆南
  • 5篇陈昌春
  • 4篇管栩
  • 4篇刘晶
  • 4篇范业婷
  • 4篇单薇
  • 3篇范渊
  • 3篇张余庆
  • 3篇韩娟
  • 2篇张庶
  • 2篇黄晓阳
  • 2篇王慎敏
  • 2篇尹义星

传媒

  • 7篇资源科学
  • 7篇农业工程学报
  • 7篇地理研究
  • 7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地理科学
  • 3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城市规划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3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规合一视角下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与实证研究被引量:37
2019年
科学合理划定县域永久基本农田是当前中国为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农民切实利益和实施藏粮于地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针对现行各规划间由于期限错配、标准各异、边界冲突和管理混乱造成永久基本农田"划不下、管不住、建不好、守不牢"等问题,基于"多规合一"视角和顺序递进式划定思路,论文提出了一套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方法体系。首先,在核实地类利用状态和协调各规划冲突的基础上,将城镇周边利用等指数高于区域平均值的耕地优先划定为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而后,从耕地质量条件、交通区位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地块空间形态等方面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其他耕地区内利用综合得分最优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域。研究结果表明:1)扣除耕地中不符合基本农田划定利用状态准则、用途管制规则和预留的开发用地,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和科学性;2)分步骤划定城镇周边和其他耕地区内永久基本农田,有利于合理控制城镇规模,构筑城镇绿色生态空间;3)永久基本农田方案落实了"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应保尽保、量质并重"的划定原则,在约束指标上满足了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在质量控制指标上也优于调整前。
杨绪红金晓斌贾培宏任婕吴定国曹帅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利用区划永久基本农田
近六百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与城镇体系格局演变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基于历史文献、古地图和现代遥感数据,引入历史学古代城镇形态复原方法,复原(提取)明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113座城镇7个时间断面(1461年、1820年、1930年、1970年、1980年、2000年和2010年)下的城镇边界,采用扩张速率、扩张效率、首位度指数和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了近六百年来区域城镇空间与城镇体系等级规模演变格局。取得以下研究结果:①研究时段内,区内城镇用地总规模由205.98 km^2增加到6442.19 km^2,扩大了31.27倍;城镇扩张经历了萌芽阶段(明清时期)、起步阶段(民国至改革开放前夕)、成长阶段(改革开放至2000年)和加速阶段(2000—2010年),城镇扩张速率不断加快,但扩张效率有待提升;②在城镇等级规模空间格局上,明清时期南京与苏州为区内的一级城镇,民国后,上海逐渐取代其地位,从五级城镇发展成为区域核心城镇,四级以上城镇主要集中在长江干流沿岸和太湖流域,五级以下城镇大多集中在安徽;城镇体系呈首位型分布,城镇首位度较高,且改革开放后的城镇首位度较明清与民国时期要高,不同等级规模城镇之间差距扩大,大城镇优势较强。近30年,长江沿岸城镇发展加速,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逐渐形成并快速发展。
覃丽君金晓斌蒋宇超薛樵风成一农龙瀛龙瀛杨绪红
关键词:土地利用长江三角洲
区域历史人口空间格局精细化重建:方法与实证被引量:3
2019年
以清中期(1736~1820年)苏州府为例,探索历史时期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构建历史人口空间分布适宜性计算方法,在2个典型时段(1776年、1820年)重建1 km×1 km空间格网下的人口数据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数量上,1776年,苏州府人口总量为511.1万,其中城市人口120.1万,农村人口391.0万;1820年,总人口为590.8万,其中城市168.7万,农村422.1万;城市人口增长速率明显快于农村人口。②空间格局上,1776~1820年,苏州府中部的吴县、长洲、元和等县人口较为集中,东北部昭文、新阳及中南部吴江、震泽等县较为稀疏,但区域间差异渐趋缩小;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城镇区域,较高等级城镇人口集聚特征更为显著。③通过与当地历史文献及现代人口格局进行相关性和趋势检验,总体特征、分布趋势和变化特点具有一致性。
薛樵风金晓斌韩娟杨绪红周寅康
关键词:网格化
基于农业自然风险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方法研究被引量:41
2014年
大规模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当前土地整治的重要任务,论文从分析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入手,将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综合评价引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在识别区域主要风险类型的基础上,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借助GIS方法,划分综合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强度和整治可行性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结合对关中地区的实例分析,研究表明:①使用可变模糊集理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风险差异,可减少风险定量化的模糊不确定性;②综合风险由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共同决定,风险评价结果可为筛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区提供依据;③综合风险等级、集中连片程度和整治潜力共同确定土地整治时序,可为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和确定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郭贝贝金晓斌杨绪红周寅康
关键词:可变模糊集
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8
2019年
针对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方法的参数设置烦琐、计算过程复杂等缺点,限制了碳排放核算模型广泛应用于我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的碳收支研究。本文选择了簿记模型基本原型作为核心算法,构建一套包含土地开垦/退耕、森林收获/恢复4种情景在内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系统。系统以地理区域为核算基本单元,可逐年并行核算多个区域土地利用活动导致的土壤和植被直接碳排放,提高了碳排放估算的效率;系统界面简洁明了、输入参数少、操作简便。
杨绪红金晓斌金晓斌刘晶刘晶
关键词:碳排放土地利用
2000-2020年南疆地区棉花种植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南疆地区是中国棉花的重要产区。综合全面了解南疆地区棉花种植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对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相关决策、保障国家粮棉供给、促进中国棉纺织工业加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MODIS EVI数据为基础,应用TIMESAT软件平台集成的Double-Logistic滤波对棉花生长曲线进行重构,根据曲线特点提取棉花生长阈值,进而提取南疆地区棉花种植信息,分析其种植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南疆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南侧,形成以阿克苏地区为核心,喀什东北部及巴州北部为边缘的“核心-边缘”结构;2)近20 a南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增加103.17万hm^(2),年均棉花种植面积增长5.16万hm^(2),主要来源于耕地(76.85%)与草地(11.91%);3)棉花分布在空间上呈“东北-西南”走向,棉花种植重心近20 a总移动距离91.5 km,年移动速率4.58 km/a,基本稳定保持在阿克苏市境内;4)南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冷点主要分布在克州以及和田地区,2005年后逐渐向西南侧集聚;热点分布格局年际变化显著,2005年前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2005年后逐渐向南疆地区东北侧延伸,主要集中在阿克苏地区以及巴州地区北部。研究成果可为制定区域国土管理制度和涉棉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对调整和优化棉花结构布局具有积极作用。
刘传迹金晓斌徐伟义乔郭亮杨绪红杨绪红
关键词:遥感棉花时间序列EVI
集成遥感数据的陆地净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研究综述被引量:15
2017年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衡量碳循环、指导土地利用、评估生态安全、指示环境变化、反映粮食安全等的重要参量,其估算受模型构建机理和生态系统关键地表参数输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遥感数据的不断丰富和遥感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遥感数据的NPP估算模型相较于仅采用气候、土壤等传统观测数据的非遥感模型,在分析时空异质性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两大数据库,采用文献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回顾NPP研究概况及国内外集成遥感数据的NPP估算模型的近期进展;并将集成遥感数据进行NPP估算的模型分为统计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过程模型及耦合模型四类;重点阐述了各类遥感估算模型的机理、差异性、适宜性及局限性;最后,在分析NPP遥感估算面临困境和科学挑战的基础上,从机理与影响因素、数据基础、参数反演、时空尺度拓展、软硬件支撑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洪长桥金晓斌陈昌春王慎敏杨绪红项晓敏
关键词:遥感数据驱动方式
江西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插值模型的选取与比较被引量:20
2013年
为了探究江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本文选取81个时间序列完整的气象站30a(1976—2005年)降水数据,运用泛克里格中不同半变异模型对降水数据进行拟合。分别采用65个建模站点交叉验证和16个验证站点的检验,证实了该研究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通过不同半变异函数模型的对比发现,球面和指数模型在建模站点交叉验证结果中的标准均方根预测误差分别为1.024和1.023,较为接近1,表明其误差较小;其在验证站点检验结果中的标准均方根预测误差分别为1.105和1.104,表明这两种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江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其中以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优。
张余庆陈昌春尹义星杨绪红
关键词:降水量克里格插值
基于生态流方法的土地整治项目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将土地整治活动作为外界对农田生态系统(项目区)集中性的外部激励,以陕西关中凤翔县典型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分析了项目实施前后生态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变化状况,建立了土地整治生态影响概念性模型,明确了相应生态流的流向与路径关系,使用可用能法和能值法测算项目区外部输入及生态产品输出,应用生态流分析法,对土地整治项目生态流和系统效率进行了定量计算。根据设定的土地整治工程使用年限,评估了项目实施后区域净生态价值、自然资源依赖度、可更新资源依赖度、生态产出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可持续度等指标的时间变化过程。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可用能法和能值法测算出的系统生态效益均呈现由项目建设初期陡降为负值,而后指数增加,再趋于平稳的过程;(2)可用能法测算出项目实施后的第29年,生态效益由亏转盈,体现出系统从被扰乱后恢复自然平衡状态的过程;(3)能值法测算出项目实施后的第4年,生态系统趋于平衡状态;(4)研究区土地整治项目的经济效益为负,于项目实施3a后趋于平稳,总投资中农业生产年投入占资金总额的78.35%。通过可用能和能值方法的结合,可以定量计算系统稳定性,为土地整治项目的物质、劳动力和资金投资选择等提供借鉴。
郭贝贝金晓斌林忆南杨绪红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整治农田生态系统可用能能值
农用地整治对产能影响的特征预测及评估:方法与实证被引量:15
2016年
受工程建设和农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影响,农用地整治后产能效益的发挥存在滞后性,采用实时遥感数据难以对近期产能变化进行有效估算。基于2001-2013年MODIS-NDVI数据,提取表征产能水平、产能波动、产能潜力和复种指数变化的四项特征参数,以2006-2010年验收的农用地整治项目为样本集,采用SVM算法,建立产能变化与潜在影响因素间的联系,对2011-2013年验收项目的产能影响特征进行预测和评估。研究表明:(1)在确定已知样本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未知样本集各项特征基于SVM模型进行预测的拟合效果可达到全局最优;(2)"十二五"前期,农用地整治后实现产能水平提升、产能波动减小、产能潜力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的项目比例分别为88.18%、66.41%、81.55%和3.59%;(3)农用地整治对产能提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长江中游平原、江南丘陵、南岭丘陵、粤西贵南等地区产能提升较为显著,松嫩三江平原和辽宁平原丘陵区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范业婷金晓斌项晓敏杨绪红黄学锋周寅康
关键词:产能变化NDVISVM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