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远
- 作品数:21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手术选择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复合全麻方式对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的有效性 方法 随机选择2017 年6 至2018 年12 月我院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108 例,男患者44 例,女患...
- 杨静远
- 关键词:老年患者腹横肌平面阻滞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
-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布比卡因临床麻醉应用安全有效的麻醉效果。方法 以双盲随机方法分三组 ,分别应用 0 .375 % ,0 .5 %的罗哌卡因 ,0 .375 %的布比卡因行乳腺手术。分析两种不同浓度的药物对血压、心率、呼吸抑制、肌松效果的影响。结果 两种浓度的罗哌卡因与 0 .375 %的布比卡因比较 ,血压、呼吸抑制影响小 ,而且起效快。 0 .5 %的罗哌卡因阻滞范围、肌松效果优于 0 .375 %的罗哌卡因。结论 两种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安全有效 ,麻醉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 王双燕孙红阚红莉侯文杰杨静远
-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乳腺手术安全性血流动力学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颅内肿瘤切除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对应用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两种药物对接受颅内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接受颅内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芬太尼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采用舒芬太尼对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彻底苏醒时间和术后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舒芬太尼对接受颅内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杨静远
- 关键词:芬太尼舒芬太尼颅内肿瘤切除术麻醉
- 七氟醚预处理对化疗后肺癌单肺通气的肺保护作用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化疗后肺癌单肺通气(OLV)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探讨七氟醚的肺保护机制。方法择期化疗后肺癌患者40例,ASA分级I~Ⅲ级,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I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插入双腔管,经纤支镜定位后行机械通气。I组OLV前行吸入七氟醚预处理,给予吸入1.0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30min后停用。Ⅱ组OLV前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麻醉。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单肺通气后30min(T2)、单肺通气后60min(T3)、术毕(T4)四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结果两组患者T1时间点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Ⅱ组比较,I组T2-T4时点IL-1β显著性降低(P〈0.05),IL-10显著性升高(P〈0.05);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抑制化疗后肺癌单肺通气时IL-1β的释放,促进IL-10的生成和释放。且不影响氧合功能,最终对单肺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王东昕杨静远刘卓
- 关键词:七氟醚预处理细胞因子氧合功能
- 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用于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目的 应用丙泊酚、硫喷妥钠、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以了解三种药物对高血压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寻求较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法。方法 全组60例病人随机分三组,每组20例。D组丙泊酚组,静注丙泊酚2.5mg·kg^(-1);S组硫喷妥钠组,静注硫喷妥钠4~5mg·kg^(-1);E组依托眯酯组,静注依托眯酯0.4y~0.5mg·kg^(-1),三组同时静注维库溴胺、芬太尼。自诱导开始至10分钟内记录:注药后1分钟,置喉镜暴露声门时,插管后5分钟SBP、DBP、HR、ECG的测定值。结果 D组诱导后SBP、DBP较E组和S组明显降低(P<0.01),而HR变化无差异。插管时E组和S组的SBP、DBP较D组上升明显有显著差异(P<0.01)。另外还显示单次静脉注射诱导剂量的丙泊酚后DBP下降较SBP明显。结论 丙泊酚用于高血压病人的全麻诱导,有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使高血压病人能平稳的度过全麻诱导期。注药后无蓄积作用,苏醒时病人意识清楚,麻醉深 浅度调节方便,是较理想的全麻诱导药物。
- 王双燕杨静远阚红莉郝谱孙红王泓雪冯延宏倪春艳
- 关键词:高血压静脉麻醉丙泊酚
- 持续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瑞芬太尼以其优良药代动力学特性,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但大剂量使用后,会出现痛觉过敏的现象[1,2].表现为难以控制的疼痛、寒颤、躁动等不良反应,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危及围麻醉期安全.盐酸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具有抗交感神经活性并能产生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本研究观察在创伤较大的开胸肺叶切除术中持续输注小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大剂量使用瑞芬太尼麻醉苏醒期痛觉过敏的影响,为右美托咪定在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杨静远刘继鑫王东昕
- 关键词:痛觉过敏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小剂量麻醉后盐酸右美托咪定
- 达芬奇机器人妇科肿瘤手术麻醉体会
-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观察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全身麻醉下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实施妇科手术42例,包括子宫肌瘤核出术、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
- 杨静远
- 关键词:麻醉管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妇科肿瘤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后痛觉过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预防老年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后痛觉过敏的效应。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手术老年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并吸人七氟醚,维持BIS40~60。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自控镇痛(PCIA)。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后1h、4h、24hVAS和BCS评分;比较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首次PCIA按压时间及术后PCIA按压次数。结果两组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与Ⅱ组比较,Ⅰ组术后1、4hVAS评分显著降低;BCS评分显著升高;术后躁动、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首次PCIA按压时间明显延长;PCIA按压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后痛觉过敏现象,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
- 王东昕杨静远姜新刘卓
- 关键词:痛觉过敏瑞芬太尼
- 气管、隆突成形术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气管隆突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气管下段癌行袖式切除及癌灶旷置、右支气管胸壁造口术各 1例 ;双侧隆突切除术 7例 ,单侧隆突切除术 5例 ,其中保留术侧部分肺叶 3例 ,切除术侧全肺 9例。 结果 无术中死亡 ,术后围手术期死亡 1例 ,1年内死亡 4例 ;生存 1年 9例 ,生存 3年 4例 ,生存 5年 1例。1例死于与术中麻醉管理有关 ,5例死于心脑血管意外及肺功能衰竭 ,6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 气管隆突手术创伤大、难度高 ,并发症和复发率高、生存率低 ,因而正确掌握适应证 ,简化手术操作 ,术中麻醉师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 ,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 ,辅以有效的放疗。
- 华新民刘建阳王启文徐立任宪伟刘炀高锐刘宇光王双燕杨静远
- 关键词:肿瘤气管隆突外科手术
- 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对比被引量:2
- 2015年
- 芬太尼是现阶段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麻醉性镇痛药物,镇痛效果显著[1],然而在静脉注射给药后,芬太尼容易诱发呛咳反应[2]。芬太尼诱发呛咳多于给药之后短时间内出现,可致使患者腹内压、眼内压及颅内压等明显升高,对手术开展及手术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有研究[3]称全麻前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可对芬太尼诱发呛咳发挥有效抑制作用,笔者对全麻前给予氯化钠、
- 倪春艳于晓东刘继鑫杨静远
- 关键词:麻醉性镇痛药物静脉注射给药眼内压支气管平滑肌腹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