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颉慧
- 作品数:16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淮南子·缪称训》征引子思《累德篇》考
- 2007年
- 郭沂先生在《〈淮南子.缪称训〉所见子思〈累德篇〉考》一文中指出,《淮南子.缪称训》除首尾两段为编者所加前言、后语外,其他部分是子思《累德篇》佚文。虽然《淮南子.缪称训》多处引用《子思子》,但其主体部分有很多语句明显是道家者语,不可能全部出自儒家书《子思子》。现有资料不能证明它的主体部分就是《累德篇》佚文。
- 杨颉慧
- 关键词:《淮南子》
- 略论中国古代的井神信仰被引量:3
- 2011年
- 井神信仰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水井崇拜。西汉时期,井神被国家列入"五祀",此后时废时立。在民间,井神一直受到了人们的普遍信奉。井神的形象复杂多变,有士大夫、女神、童子、龙王等多种形象。井神的职责也逐渐扩大,不仅仅限于管理井水。有很多关于井神的民俗,有些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 杨颉慧
- 关键词:信仰
- 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看汉初法典的儒家化被引量:7
- 2006年
- 长期以来学界认为,中国封建法典的儒家化始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新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记录了从西汉建立到吕太后二年西汉政府陆续颁行的法令。从《二年律令》来看,西汉初期的法典就已经融入了儒家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同罪异罚、维护孝道、救助贫穷、养老制度、宽刑主义五个方面,其中同罪异罚、维护孝道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直接源自秦律。事实上,儒学对秦朝和汉初的政治生活并非全无影响。
- 杨颉慧
- 关键词:《二年律令》法典儒家化
- 数字化时代高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被引量:1
- 2015年
- 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历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数字文献已经成为历史学研究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传统的历史专业教学根本没有数字文献方面的内容,历史专业学生缺乏数字文献使用技能。调整高校历史专业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信息能力,是数字化时代高校历史专业教学亟须进行的改革。
- 杨颉慧
- 关键词:数字化历史专业教学改革
- 论先秦“水”的哲学意蕴被引量:5
- 2006年
- “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隐喻,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先秦时期,“水”的哲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宇宙论、人生哲学、人性论、政治哲学这四个方面。“水”不仅是世界的本原,还有人格化、伦理化的特点。
- 杨颉慧刘明
- 关键词:哲学先秦
- 张家山汉简中“隶臣妾”身份探讨被引量:11
- 2004年
- 本文利用张家山汉简对汉初 (汉文帝刑法改革前 )“隶臣妾”的身份进行了探讨。“隶臣妾”是一种刑徒 ,刑期有限 ,同时具有官奴隶身份 ,但又不同于奴隶社会中的奴隶。
- 杨颉慧
- 关键词:张家山汉简刑徒刑罚制度
- 《淮南子》法律思想探讨
- 2016年
- 《淮南子》是对先秦以来诸多学派法律思想的一次全面总结和创造。《淮南子》学说体系以道家的"天道"观为哲学基础,发扬原始道家的民主主义精神和传统的民本思想,批判地继承了法家的法、术、势理论,是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一个发展高峰。然而它在融汇各派学说的同时,未能真正解决各种学说之间的矛盾,这造成了它在法、术、势的关系,法与仁义、礼的关系等问题上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
- 杨颉慧
- 关键词:《淮南子》仁义
- 先秦行神祭祀杂考被引量:1
- 2016年
- 行神掌管出行事宜,是先秦时期人们经常祭祀的家居小神之一。先秦时期行神祭祀分为常祭和散祭。常祭在冬天举行,散祭则于每次出行前举行。祭祀行神的散祭又可分为释币于行和軷祭两种。冬季祭祀行神用羊,释币于行不用牲,軷祭用犬。这几种祭祀所祭祀的行神是相同的。軷祭中的犯軷仪式不是祭祀行神而是一种巫术。
- 杨颉慧
- 关键词:巫术
- 从两汉人名看汉代的神仙信仰被引量:6
- 2007年
- 汉代人名中有大量反映长寿、长生观念的用语,而且其时代集中在西汉武昭宣三朝。这反映了神仙信仰的社会影响在武昭宣时期发展到顶峰,此后逐渐衰落。神仙信仰在汉代的盛衰有着复杂的原因。
- 杨颉慧
- 关键词:人名神仙信仰汉朝
- 社会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及路径被引量:16
- 2014年
- 虽然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参与度非常之低,这大大影响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要作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必须真正建立起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这就要求政府从多方面着手组织、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
- 杨颉慧
- 关键词:文化遗产社会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