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欢 作品数:22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K-MB、cTn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在非ST段抬高ACS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钙蛋白(cTn)不一致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并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其中的价值。方法:NSTE-ACS患者320例,根据标记物特征分为4组:CK-MB-/cTn-组,CK-MB+/cTn-组,CK-MB-/cTn+组,CK-MB+/cTn+组;根据RDW值大小将其分为高RDW组(H-RDW组:RDW>14.5%)和低RDW组(L-RDW组:RDW<14.5%)。分析各组院内心力衰竭(心衰)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24.4%患者存在CK-MB与cTn结果不一致,其中CK-MB-/cTn+占15%,CK-MB+/cTn-占9.4%,两者RDW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述4种组合中,患者住院期间心衰的发生率分别是3.4%、4.4%、6.3%和10.3%,死亡率分别是0.63%、0.94%、1.25%和2.81%;H-RDW与L-RDW组院内心衰发生率分别为16.9%和7.5%,死亡率分别为3.75%和1.8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不论CK-MB阳性与否,cTn+的NSTE-ACS患者急性期内心脏事件风险均明显增加,而单独的CK-MB阳性对于短期内心脏事件的判断价值有限。RDW水平升高的NSTE-ACS患者急性期内心脏事件风险明显增加,RDW可作为新的危险分层重要标记物。 陈永战 王桂法 李雪娟 林永青 林茂欢 黄图城 罗年桑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钙蛋白 红细胞分布宽度 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010年 氯吡格雷是心血管领域一个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CURE等多项随机对照研究已经奠定氯吡格雷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患者,指南要求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坚持至少1年,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再发,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 . 林茂欢 王景峰关键词:氯吡格雷 质子泵抑制剂 相互作用 支架内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 冠状动脉支架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型糖尿病分布及脂毒性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其继发的脂毒性在临床上具有扩张型心肌病(DCM)特点的心肌病变分布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具有扩张型心肌病变特点患者共259例,分析其T2DM患病情况及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了解T2DM及FFA对DCM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DCM患者,特别是继发性者,具有较高的T2DM患病率,合并T2DM及高FFA水平的DCM患者心功能较差。结论 DCM患者具有较高的T2DM患病率及其继发的脂毒性,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张海峰 黄图城 林茂欢 王景峰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2型糖尿病 脂毒性 心功能 以转录因子AP-1为靶点的decoy ODNs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AP-1decoy ODNs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细胞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5%胰酶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目,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胶原合成,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的AP-1decoy ODNs对AngⅡ诱导的CFs增殖,胶原的合成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CFsMTT比色法显示10-7mmol/LAngⅡOD490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451±0.014和0.342±0.096,n=9,P<0.05);100nmol/L和200nmol/L组的OD490值分别为0.329±0.04和0.214±0.25,均较AngⅡOD490值显著降低(P<0.05);AngⅡ作用24h后能够显著增加CFs胶原合成,decoy ODNs可以抑制这种作用,其中100nmol/L和200nmol/L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FCM细胞周期分析表明,AngⅡ作用24h后能够明显增加S期细胞百分率(21.93±0.71%和10.93±0.2%,n=6,P<0.01),随着decoy ODNs浓度增加,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其中100nmol/L和200nmol/L作用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突变的decoy ODNs对CFs的增殖及胶原合成均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AP-1decoy ODNs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和胶原的合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CFs细胞周期有关。 谢双伦 王景峰 聂如琼 袁沃亮 李飞 林茂欢关键词:心肌成纤维细胞 激活蛋白1 胶原 高血清尿酸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侧枝循环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SUA)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Vs)的关系。方法:ACS病人根据Rentrop评分系统对冠脉侧支血管进行分级。Rentrop 0级定义为无CCVs(A组),Rentrop等级≥1认为有CCVs(B组),其中Rentrop 0-1级被定义为不良CCVs,Rentrop等级≥2被定义为良好CCVs。分析SUA水平与ACS患者CCVs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初步纳入ACS患者786例,符合本研究的非糖尿病、非高血压的ACS患者299例,其中A组156例,B组143例;不良CCVs组和良好CCVs组患者分别为223例和76例。CCVs不良和良好地建立均与低水平的SUA显著相关(P<0.01)。结论:高SUA水平可能是影响ACS病人CCVs建立的重要因素。 陈永战 黄图城 林茂欢 林永青 罗年桑关键词:血清尿酸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双中心回顾性的方法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患者14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Rentrop and Cohen分级法对侧支循环形成情况进行分级,并根据分级水平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0级与1级)与侧支循环良好组(2级和3级)。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饮酒、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钙蛋白T浓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吸烟、糖尿病及血肌酐、空腹血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闭塞支数比例及靶血管闭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Rentrop and Cohen分级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估算的肾小球率过滤(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eGFR)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1.24,95%CI:1.12~1.41)及eGFR(OR=1.12,95%CI:1.23~1.52)入选回归方程。结论合并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差,而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可能是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重要因素。 方崇峰 李雪娟 林茂欢 陈样新 罗年桑 唐礼江 江建军 聂如琼 刘品明 王景峰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侧支循环 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 闭塞病变 心脏的门老了 2013年 就像每个房子都有门一样,人的心脏也有门——瓣膜。瓣膜的正常开闭是心脏正常泵血功能的保证。有些老人家去体检,或者因为心口不舒服去作心脏彩超时,就会被告知,心脏的门老了。而这种情况在医生那里或者心脏彩超报告单上的表达是:心脏瓣膜钙化。心脏的门老化了,就是心脏病吗?这些老化了的门,还能不能修? 黄至斌 林茂欢关键词:心脏正常 心脏瓣膜钙化 心脏彩超 泵血功能 报告单 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贫血患病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住院患者贫血患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0年来符合入选条件的住院CHF患者相关资料,了解贫血(Hb<120 g/L)的患病率,比较贫血与非贫血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多因素Logistic分析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66例患者,平均年龄65(S=14)岁,平均Hb128(S=20)g/L。贫血患病率为32.58%。与非贫血患者相比,贫血的CHF患者多见于女性、年龄大、体质量低、合并高血压、基础病为冠心病,下肢水肿、肺水肿和胸腔积液更常见,eGFR、血浆白蛋白(ALB)低于非贫血组,而SCr、BUN、平均LVEF高于非贫血组,同时贫血组住院时间延长。贫血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9.7%vs 5.3%,P=0.03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OR=2.87,P<0.001)、年龄增加(每5岁,OR=1.09,P=0.02)、NYHA分级升高(OR=1.27,P=0.029)以及SCr升高(每10μmol/L,OR=1.08,P<0.001)是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F患者贫血的患病率较高,尤其在女性、高龄、心衰程度重以及肾功能下降患者,贫血增加CHF住院期间病死率。 林茂欢 林国垣 刘品明 黄至斌 王景峰关键词:心力衰竭 慢性 贫血 患病率 NT-proBNP与心肌缺血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NT-proBNP与冠心病心肌缺血间的关系。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73例冠心病患者入院NT-proBNP浓度,对其中37例行择期PCI的患者再检测术前、术后24小时NT-proBNP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血NT-proBNP浓度随着临床分型、冠脉受累支数、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择期PCI术后血NT-proBNP浓度降低,术前lg(NT-proBNP)为(2.85±0.74)pg/ml,术后lg(NT-proBNP)为(2.64±0.77)pg/ml(P<0.01)。结论NT-proBNP与冠心病心肌缺血间存在密切的关系,NT-proBNP是冠心病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一个有效标志物。 林茂欢 王景峰 刘香梅 黄至斌 谢双伦 周淑娴 聂如琼关键词:钠尿肽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 血管成形术 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生活应激评定的相关性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中青年患者(年龄≤55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生活应激事件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疑诊冠心病的164例中青年患者以标准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计算机定量分析系统(QCA)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计算其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根据CAS分为3组:轻度狭窄组(n=74),中度狭窄组(n=60),重度狭窄组(n=30)。采用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量表(LCU)对每位患者生活事件心理应激加以评分。结果:3组患者的LCU分别为:3.8±3.4,8.9±3.7和12.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U随着CAS的增加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r=0.41,P<0.05),LCU>300是冠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OR=9.05,P=0.001)。结论:生活应激是中青年冠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俞洋 林茂欢 王洁 邓小琴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血管造影术 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