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松 作品数:6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HBV侵犯PBMC致线粒体功能改变 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探讨HBV侵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对其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HBsAg阳性6个月以上,无肝炎症状及体征,肝功正常患者58例.多聚酶链反应检测PBMC中HBVDNA,噻唑兰(MTT)比色法测线粒体功能.HBsAg、HBeAg检测用固相放免法检测.结果慢性HBV感染者58例,PBMC中检出HBVDNA31例(535%),PBMC中HBVDNA阳性组MTT比色法查线粒体功能的A(OD500nm)值明显低于HBVDNA阴性组(005±003vs029±007,P<001).结论慢性HBV感染时,HBV常侵犯PBMC,并导致PBMC线粒体功能降低、能量代谢异常.这可为HBV慢性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 张树林 吴宁强 梁雪松 狄鹏超关键词: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线粒体功能 HCV感染致肝细胞损伤的机理 1996年 1988年美国Chiron公司研究小组成功地将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病毒基因克隆并命为丙型肝炎病毒HCV后,对HCV感染的认识日新月异。HCV感染后临床表现较复杂,且慢性化率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LC)的重要病因,与肝癌HCC的发生有关,因而HCV感染发病机理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课题,并已取得一定成绩。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免疫发病机理在丙肝发病中的作用 病毒侵入机体后,宿主会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限制和清除病毒。 梁雪松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损伤 病理学 Relation between the viremia level and live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CV infection 1996年 Abstract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HCV viremia and HCV_related chronic liver disease. METHODS\ Serum hepatitis C virus(HCV) RNA in 27 patients with chronic HCV infection was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by competi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RT_PCR). 张树林 梁雪松 蔺淑梅 秋鹏超关键词:丙肝病毒 病毒 丙型 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1995年 目前认为丙型肝炎发病与病毒直接作用和宿主免疫反应有关。免疫机理尤其是细胞免疫是导致肝损伤,特别是慢性损害的主要原因,而病毒直接损伤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丙型肝炎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梁雪松关键词:丙型肝炎 病理学 肝损害 HCV不同编码区抗体在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中的变化 被引量:4 1996年 采用含HCV不同编码区三种重组抗原(C22,C33c,C100-3)的重组免疫印迹试验,对20例接受干扰素(IFN)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相应的三种抗体进行动态监测,同时观察HCVRNA及ALT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CVRNA持续清除与C33c及C100-3抗体滴度的持续下降及转阴有关(P值分别<0.01及<0.005),与C22抗体变化无关(P>0.05);IFN治疗后ALI稳定正常与HCV病毒血症清除之间无相关性(P>0.05)。提示动态观察抗-C100-3及抗-C33c可预测CHC病人IFN治疗后病毒血症的变化,而IFN治疗后ALT转为稳定正常不一定预示病毒血症消失。 蔺淑梅 张树林 狄鹏超 梁雪松关键词:丙型肝炎 HCV 干扰素 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法在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 1996年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是诊断HCV感染敏感、特异的手段,常规多聚酶链反应(PCR)只能定性不能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血症(HCV RNA)水平。近来发展的定量PCR法(倍比稀释法、竞争法、掺入法等)已用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增进了对丙型肝炎的认识。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梁雪松关键词:丙型肝炎 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