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大勇
- 作品数:70 被引量:919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三峡水库蓄水对消落带土壤Cu、Zn、Cr、Cd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为揭示水位涨落形成系列淹水梯度对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论文采集三峡水库忠县消落带土壤,分析了不同淹水深度土壤Cu、Zn、Cr、Cd含量,并探讨了这些重金属元素物质来源及其与三峡水库水位涨落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淹水深度下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长期淹水土壤Cu、Zn、Cd含量远远高于短期淹水和未淹水土壤,Cr则在不同淹水深度略有变化;2)除Cr相对独立外,不同淹水深度下土壤SOM、p H与土壤Cu、Zn、Cd含量密切相关,但p H、SOM间仅有微弱的相关关系;3)因子分析中因子1和因子2对Cu、Zn、Cr、Cd的累计贡献率为93.47%,Cu、Zn、Cd在第一轴载荷值为0.962、0.967、0.925,Cr在第二轴载荷值为0.998。研究发现:1)重金属输入来源和流向异质性是决定不同淹水深度Cu、Zn、Cr、Cd含量差异的重要原因,长期淹水显著增加了土壤Cu、Zn、Cd含量,但对Cr效应并不明显;2)区域土壤内Cr主要来源为自然源的土壤侵蚀和母岩风化,Cu、Zn、Cd来源于人为输入的库岸输入和长江上游来水悬浮颗粒沉积,应引起足够重视。
- 杨丹谢宗强谢宗强熊高明樊大勇
- 关键词:地球化学行为淹水
- 2012–2016年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地下水位数据集被引量:2
- 2020年
- 地下水是一个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地下水位数据可为研究地下水的长期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数据集收集整理了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神农架站,SNF)采用人工记录方法观测的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地下水位埋深数据,共计1675条记录。为了便于用户了解本站地下水位的概况(如平均埋深及其变化),我们计算了神农架站地下水位埋深的平均值及其标准差、累计月动态、年际变化及趋势。地下水井设置于神农架站树木园,海拔1290 m。每天20:00测定地下水位埋深。初步分析表明,神农架站的地下水位有下降的趋势。但同期的降水量并未减少,且略有增加的趋势。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待持续观测及进一步深入分析。
- 赵常明申国珍徐文婷熊高明樊大勇周友兵葛结林谢宗强
- 关键词:地下水位北亚热带
- 2009–2016年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水分含量数据集
- 2020年
- 土壤水分含量是研究土壤水分状况和动态的基础指标,是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北亚热带地带性的植被类型。研究区域位于湖北西部神农架地区,是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集水区。本数据集收集了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中国科学院神农架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站(简称神农架站)2009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土壤水分含量数据,总数据量7425条。测定方法为时域反射法(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定点连续观测,观测深度为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观测频度为每月2次。在20 m×5 m(水平投影)的人工径流场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埋设了3根测管,共9根测管。用户可以按照观测时间、观测深度和坡位进行数据检索。初步统计表明:1)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009–2016年土壤水分含量(体积比)平均值为0.313±0.165,最大值为0.647,最小值为0.000。2)2009年(5-12月)土壤水分含水量最大,为0.342;其次2012年,为0.340。2010年最小,为0.293。3)1月土壤水分含水量最高,为0.343;其次为11月,0.342。8月土壤水分含量最低,为0.271;其次为7月,0.291。4)土壤水分含量从上层到下层逐渐增加,10–50cm土层分别为0.084(±0.070)、0.222(±0.092)、0.359(±0.108)、0.431(±0.078)和0.468(±0.065)。5)2009–2012年0–50 cm土壤平均储水量为156.99(±56.99)mm,相当于1569.9(±186.6)t/hm2。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水分含量数据库的建立与共享,为理解水利工程集水区水分涵养和水量调节功能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为理解未来全球变化条件下该类型森林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数据支撑,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和水文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森林水文学的科学研究,对推动我�
- 赵常明申国珍徐文婷熊高明樊大勇周友兵葛结林谢宗强
- 关键词:土壤水分含量TDR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北亚热带
- 克隆整合提高淹水胁迫下狗牙根根部的活性氧清除能力被引量:11
- 2011年
- 虽然国内外已开展大量关于克隆整合影响植物抗逆生理的研究,但迄今未见克隆整合是否会影响逆境下不同分株清除活性氧过程的报道。以河岸带适生克隆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为例,研究克隆植物的抗氧化生理响应,检测了狗牙根在先端淹水/不淹水、先端与基端匍匐茎连接/切断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的根部主要抗氧化酶:超氧化岐化酶(Superoxided ismutase,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力以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淹水环境中狗牙根先端的生物量和根部SOD酶活力在匍匐茎连接处理下显著高于切断处理组,同一处理的生物量以及根部APX、CAT酶活力总体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趋势;与受淹先端连接的基端分株根部抗氧化酶活力均低于切断处理组,且SOD和CAT受连接处理影响显著;淹水和切断处理显著降低先端分株的生物量,但对基端和克隆片段影响不明显。这表明淹水胁迫下克隆整合提高了其根部活性氧清除能力,显著改善了先端分株的表现。
- 李兆佳喻杰樊大勇谢宗强熊高明张想英
- 关键词:克隆整合淹水胁迫SOD
- 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光声光谱仪数据采集系统的改进被引量:5
- 2000年
- 对本室研制的用于光合作用研究的光声光谱仪的数据采集系统作了改进。采用计算机采样,提高了采样频率和锁相放大器的时间常数。实验应用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数字滤波技术、多通道采样技术、变频率采样技术。列举的实例证明,改进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光声光谱仪,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 樊大勇高荣孚
- 关键词:光声光谱仪数据采集数字滤波光合作用
- 八种短命植物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 本文对生长在新疆准噶尔荒漠中的小果菘蓝(Isatisminima Bge.)等8种短命植物(一年生3种,多年生5种)的光合动态、荧光动态的日变化以及叶表皮气孔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小果菘蓝、异喙菊(Heter...
- 樊大勇谭敦炎邱娟
- 关键词:短命植物气孔调节光化学活性光合生理生态
- 文献传递
- 植物叶片横截面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测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叶片横截面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测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定装置包括显微镜、激发光源、斩波器、CCD图像采集装置和计算机;待测叶片放置在所述显微镜上,所述激发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所述斩波器进入所述显微...
- 付增娟樊大勇张淑敏谢宗强李荣贵
- 文献传递
- 水淹条件下三峡水库消落带常见草本植物的分解被引量:9
- 2014年
- 对三峡水库消落带10种常见的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进行模拟淹水试验,研究水淹条件下植物分解释放氮磷规律和分解速率与植物组织内营养元素及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物种分解速率不同,水花生的分解速率最大,分解速率常数k=0.0228 d-1,莠竹最小,k=0.0029 d-1,但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的分解速率差异不显著.一年生草本与多年生草本氮磷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中,双穗雀稗和鬼针草对水体氮磷含量影响最大;水花生氮释放能力较强,但对水体磷含量影响最小;水体中总氮、总磷含量与植物分解速率、植物体分解初始C含量、C∶N、木质素∶N呈显著负相关,与植物体K、Ca、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 袁庆叶谢宗强杨林森熊高明李兆佳樊大勇
- 关键词:消落带富营养化氮磷释放
- 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22
- 2014年
- 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的机理可以揭示植物光合电子流与光强、植物捕光色素分子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该文讨论了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的特性以及捕光色素分子的物理性质,并利用此模型拟合了山莴苣(Lagedium sibiricum)、一年蓬(Erigeron annuus)和紫菀(Aster tataricus)的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的曲线。由此模型不仅可以得到植物的最大光合电子流、饱和光强、初始斜率等参数,还可以获得捕光色素分子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和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捕光色素分子数对光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随光强的增加,山莴苣的捕光色素分子的有效光能吸收截面下降最快,紫苑的下降速度最慢;山莴苣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捕光色素分子数增长速度最快,紫苑的增长速度最小。捕光色素分子的有效光能吸收截面随光强增加而下降、处于最低激发态的捕光色素分子数随光强增加而增加的特性将减少其光能的吸收和激子的传递,因而有利于减少强光对植物产生的光伤害。
- 叶子飘胡文海肖宜安樊大勇尹建华段世华闫小红贺俐张斯斯
- 神农架米心水青冈-曼青冈群落的地形异质性及其生态影响被引量:20
- 2004年
- 地貌单元和地形的局部变化严重制约着光照、温度、水分甚至土壤资源的再分配 ,从而对植被的分布产生影响。以永久性监测样地为基础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模拟 0 .96 hm2样地的地形表面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分析了米心水青冈 -曼青冈群落的地形异质性状况 ,并结合群落调查的结果探讨了地形因素对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样方的平均坡度在 18.2~ 74 .6°之间。坡向可以分为南坡、西南坡及东南坡 3部分 ,坡度及坡向差异显著。对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及群落的物种组成进行半方差分析 ,发现三者的空间异质性尺度分别为 2 85 .8m,2 80 .5 m及 6 .1m。地形因素的变化尺度远大于植被组成的变化 ,说明小尺度下地形因素不是影响群落内种群分布格局的唯一因素。坡度和坡向因子的块金值分别为 2 1.8及 4 98.0 ,说明两者在小尺度下的某些过程不能忽视。植物与地形因素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的种对地形的适应性不同 ,群落中的 2 4种主要植物可以分为 4个生态种组。因此 ,群落的物种组成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在地形变化中得到反映。
- 张谧熊高明陈志刚樊大勇谢宗强1
- 关键词:米心水青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