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琨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急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奥运期间北京市医疗急救调度对策研究:附5年同期调度数据分析
- 2010年
- 120指挥调度系统是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日常急救及突发事件中发挥指挥调度功能,同时也具有急救信息的收集处理功能。
- 樊琨王克英王雪里红
- 关键词:奥运医疗急救调度
- 北京市突发事件中成批伤病的特点研究及救治分析
- 目的:从突发事件中找出特点和趋势,为北京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及现场救治提出相应的对策.
方法: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北京市2000~2005年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将其中发生3人以上伤...
- 樊琨王雪里红吴贵苹孙卫莉于岚王洪源
- 关键词: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急诊医学CO中毒交通事故
- 文献传递
- 爱通立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 目的:评价爱通立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六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剂量。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rt-PA0.9 mg/kg,B组rt-PA 0.7mg/kg, C...
- 王雪里红曾红樊琨王克英左鹰王沈燕胡南李学英赵永春王洪源
- 文献传递
- 急诊常识问与答
- 2008年
- 突发急病怎么办?
病人突然发病,遇到下列情况,需要马上到急诊就医:
1.突然神志不清、抽搐;
2.剧烈胸疼、大汗,喘憋;
3.呼吸困难、严重哮喘;
4.咯血、呕血或黑便;
5.头晕,视物旋转,一侧肢体麻木无力;
- 樊琨王雪里红
- 关键词:急诊突然发病神志不清肢体麻木
- 北京市城区120急救需求量区域和时间分布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总结北京市城区120急救需求区域、时间分布规律,为优化急救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北京市2010年120急救需求量及未满足量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北京市六大城区120急救需求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西城区、东城区、石景山区。120急救需求量均在4:00~5:00最少,此后逐渐增多,在9:00~10:00达到最高峰,以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区在20:00~21:00形成第二个小高峰,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在21:00~22:00形成第二个小高峰。各城区120急救需求未满足量在4:00~6:00最少,此后逐渐增多,在11:00~12:00达到最高峰,以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均在19:00~20:00形成第二个小高峰。朝阳区急救需求未满足量最多,石景山区最少。结论北京120院前急救需求具有区域、时间分布特点,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急救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市民急救呼叫需求。
- 郭增勋于海玲鲁强陈丽冰樊琨
-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资源分配
- 北京市突发事件中成批伤病的特点研究及救治分析
- 目的:从突发事件中找出特点和趋势,为北京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及现场救治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北京市2000-2005年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将其中发生3人以上伤亡的事件即定...
- 樊琨王雪里红吴贵苹孙卫莉于岚王洪源
- 关键词:突发事件救治
- 文献传递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63
- 2006年
-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6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剂量。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rt-PA0.9mg/kg,B组rt-PA0.7mg/kg,C组为对照组,不用rt-PA;每组又各分为两个亚组,低分子肝素组(A1、B1、C1)和非低分子肝素组(A2、B2、C2)。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及Barthel指数(BI)评定溶前及溶后24h、3d、7d、90d的疗效。结果90d各组的有效率:A组79.80%,B组86.55%,C组63.70%;90d显效率:A组68.75%,B组74.85%,C组42.05%;90d痊愈率:A组46.05%,B组39.45%,C组21.10%;90d病死率:A组11.76%,B组10.39%,C组18.03%;以上各项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低分子肝素组与非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总出血发生率:A组20.59%,B组18.18%,C组0;各组48h内脑出血率:A组8.82%,B组6.49%,C组0;14d脑出血率:A组10.29%,B组7.79%,C组0;各项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状性脑出血率:A组1.47%,B组2.60%,C组0,A+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分子肝素组与非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d重度致残率+病死率:A组23.52%、B组22.08%、C组32.79%,A+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t-PA6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0d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rt-PA6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溶栓剂量0.7mg/kg与0.9mg/kg疗效基本相同,对于部分高龄体弱的中国人,0.7mg/kg可能更为安全经济。
- 王雪里红曾红樊琨王克英左鹰王沈燕胡南李学英赵永春王洪源
-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脑梗塞
- 北京市突发事件中成批伤病的特点及救治研究被引量:36
- 2006年
- 目的 从突发事件中找出特点和趋势,为北京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及现场救治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北京市2000-2005年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将其中发生3人以上伤亡的事件即定为成批伤病,再从中随机抽取了1646份急救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京市发生成批伤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伤亡人数也由2000年的641人增加到2005年的1201人。外伤事件有增加的趋势,CO中毒呈下降的趋势,6年中所有事件类型中,交通事故所占的比例最多。虽然伤亡人数逐年增加,但死亡所占比例却呈下降趋势(X^2=128.67,P〈0.001)。伤亡人中男性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X^2=30.11,P〈0.001)。伤亡人中18~40岁者占73、3%。在不同季节中,除冬季为c0中毒高发季节外,春夏秋三季中均为交通事故所占比例最高。平均反应时间(从呼叫受理至急救车到达事发现场的时间)由2000年的15.6min缩短到2005年的12.2min。结论 北京市突发事件最显著的特点是逐年增多,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北京外来人口的逐渐增加,以及日益加快的城市建设,打架斗殴及工伤事故有了明显增加。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多,道路的拥挤,交通事故始终占有较高比例。由于城市危旧房的改造,冬季c0中毒事件呈下降趋势。伤亡人中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在18~40岁之间,反映了城市青壮年多发创伤的特点。随着急救站点的逐渐增加,平均反应时间的逐渐缩短,虽然受伤人数明显增加,但死亡人数却没有明显增加,导致死亡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 樊琨王雪里红吴贵苹孙卫莉于岚王洪源
- 关键词:突发事件救治
- 完全性房室阻滞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及不合并右室梗死病人的预后意义
- 1999年
- 目的 确定完全性房室阻滞(CAVB)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伴有或不伴有右室梗死(RVI)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65 例AIMI病人临床资料,222 例无合并RVI的病人(Ⅰ组),43例合并RVI病人(Ⅱ组),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合并CAVB再将其分为两个亚组(无合并CAVB组(Ⅰa、Ⅱa组)及合并CAVB组(Ⅰb、Ⅱb 组))。选择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AIMI合并CAVB明显增加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P< 0.01;AMI合并RVI虽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2)溶栓治疗显著降低AIMI住院期间死亡率,特别是AIMI同时合并RVI和CAVB的病人,P< 0.05;(3)与CAVB、RVI并存的AIMI以心脏合并症及CK峰值居高,住院死亡率显著为特点。结论 AIMI合并CAVB及RVI表现出极高的心脏合并症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可能是梗面积较大的结果,但是RVI及CAVB的协同作用可能是影响AIMI预后的另外因素。
- 贾佳祁芳李宗浩樊琨耿聆
- 关键词:房室阻滞预后
- 从奥运急救对建立院前急救培训长效机制的思考
- 运用奥运院前医疗急救培训经验,坚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标准与规划相结合;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以强化院前急救培训作为推进院前急救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制定院前急救培训规划,加强急救
- 刘晖万立东贾佳樊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