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科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人脸
  • 1篇对齐
  • 1篇人脸识别
  • 1篇人脸图像
  • 1篇身份
  • 1篇身份鉴别
  • 1篇身份鉴别系统
  • 1篇生物特征
  • 1篇视频
  • 1篇特征提取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分类
  • 1篇终端服务
  • 1篇终端管理
  • 1篇流形
  • 1篇模态
  • 1篇基于视频

机构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樊科
  • 2篇蒲晓蓉
  • 2篇黄东
  • 1篇周毅
  • 1篇张禄平
  • 1篇李鹏

传媒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三模态生物特征持证人身份鉴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模态生物特征持证人身份鉴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用于身份鉴别的终端设备硬件装置、终端管理软件、终端服务软件和中心服务软件四大部分。终端设备主要用于采集个人的身份证信息、静态指纹特征图像、声音信号和视频人脸...
蒲晓蓉张禄平黄东樊科周毅李鹏
文献传递
基于视频的人脸特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人脸图像数据在原输入空间中通常具有极高的维度(大多高于104)。研究表明,人脸图像数据(尤其视频人脸图像)中往往隐含着极低维的子流形。目前,利用局部信息进行高维图像数据判别分析,已日渐获得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利用视频图像间...
樊科
文献传递
类内子流形局部间隔对齐的人脸图像判别方法
2010年
提出利用类内子流形对高维人脸图像进行判别分析的新方法,沿对齐的类间局部间隔法向扩展类内子图,获得一系列线性投影,并正交化线性投影得到一组子空间的正交基向量。使用局部相邻关系增大类间差异,并将类内结构保存到与类间间隔区域对齐的子空间中,能有效降低因人脸图像拍摄角度、姿态、光照、眼镜和性别等因素导致的数据多模态或低维流形的高曲率对识别性能的影响。在Yale Face Database B和UMIST face database上进行的实验证明,较之LPP和FDA等方法,该方法能更加可靠地保留类内和类间的子流形结构,且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
蒲晓蓉樊科黄东
关键词:人脸识别特征提取图像分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