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英 作品数:26 被引量:170 H指数:8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山西省康复护理发展现状调查 被引量:4 2016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康复护理学科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97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在学会及各位康复专家的支持鼓励下,我国康复护理学科在理论、知识、技能、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康复护理是指在康复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与康复医师、治疗师以及其他康复专业人员。 吕慧颐 薛平 武俊英关键词:康复护理 穴位按摩联合镜像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镜像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按摩组(28例)、镜像运动组(28例)、穴位按摩联合镜像运动组(28例,简称联合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摩组与镜像运动组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FMA、BI评分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镜像运动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手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孙静 武俊英关键词:穴位按摩 脑卒中 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肥胖核心组合在慢性病病人超重和肥胖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应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肥胖综合核心组合评估慢性病病人超重和肥胖,探讨慢性病病人肥胖特征中影响健康状况的功能障碍因素。方法使用ICF综合核心组合对50例超重和肥胖慢性病病人进行评估,>10%的病人报告障碍并且与一般健康和功能变量有确切相关的条目被选出。结果 50例病人中,有8个条目被选择与功能和健康变量相关。其中,身体功能领域有6条(占全部被选择条目的75%),活动受限与参与局限性领域有1条,环境因素领域有1条。结论与功能和健康变量最相关的肥胖ICF核心条目可用于描述慢性病病人超重和肥胖的功能障碍,为临床应用ICF核心组合评估肥胖型慢性病病人的功能障碍提供了可能。 武俊英关键词:慢性病 肥胖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 对照组给予tDCS治疗, 观察组在接受HBO治疗的基础上给予tDCS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能力、平衡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神经缺损情况及表面肌电参数。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睁眼和闭眼时的重心移动轨迹椭圆面积减小, 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巴氏指数评分提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积分肌电值(iEMG)均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协同收缩率(CR)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CS联合HBO治疗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 在恢复机体平衡能力、肌肉活性方面效果显著, 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 孙静 武俊英 刘惠灵 王聪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高压氧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22年 脑卒中后偏瘫严重影响个人日常生活活动。痉挛作为偏瘫常见的并发症,是造成运动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尽管痉挛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物治疗及手术疗法等,其仍是临床治疗难点。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肌痉挛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脑卒中后肌痉挛的康复治疗提供指导。 张如芳 武俊英关键词:脑卒中 痉挛 康复 基于神经营养因子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以及与外周血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tDCS,强度2.0 mA,每次20 min,每日1次,共14次,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BI、MMSE、HAMD、SDS评分及外周血BDNF、N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MBI评分[(68.00±14.81)分]、MMSE评分[(24.85±3.12)分]较高(P<0.05),HAMD评分[(19.70±2.11)分]较低(P<0.05),外周血BDNF水平[(108.20±36.96)pg/ml]、NGF水平[(2.90±1.03)pg/ml]较高(P<0.05)。结论 tDCS可以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升高有关。 郝佳丽 李雯燕 武俊英关键词:脑卒中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抑郁 颈椎病防治中比较关键又经常忽略的几个问题 2020年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趋向久坐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颈椎病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避不开的问题。对于颈椎病的防治,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些在颈椎病防治中比较关键,而大家又经常忽略的事情。 武俊英关键词:颈椎病防治 久坐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vitalstim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vitalstim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患者营养状况、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D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实施单一vitalstim生物反馈治疗,试验组同时实施tDCS联合vitalstim生物反馈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标准吞咽功能(SSA)、中文版本吞咽功能(GUSS)、主观综合营养评价量表(SGA)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78.26%;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SSA、SGA评分及血清TNF-α、IL-2R、IL-6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GUSS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tDCS联合vitalstim生物反馈治疗DAS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缓解炎症反应,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贾锐 武俊英关键词:生物反馈治疗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炎症反应 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训练对视觉代偿依赖的影响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训练对视觉代偿依赖的影响及其在立位平衡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无前庭功能病变且具有10m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4周康复训练,并于入院时和训练4周对所有患者进行静态站立平衡测试。对重心左右偏移体重百分比(左右偏移)、重心前后偏移时间百分比(前后偏移)、重心分布(A%时间)进行训练前、后对比和睁、闭眼对比,采用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视觉对前后偏移没有影响,同时训练前后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对左右偏移有影响(P〈0.05),同时睁眼状态的左右偏移在训练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闭眼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在训练前对重心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后随着本体感觉功能改善,视觉对重心分布有影响(P〈0.05),且在睁、闭眼状态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代偿对具有步行能力但未经过训练的偏瘫患者的左右偏移有影响,但不能改善患者的重心摆动幅度,不利于患者步行;本体感觉训练可以改善立位平衡对视觉代偿的依赖,提高患者平衡功能。 许志强 武俊英 吴亚文 荣蓉 原奎关键词:本体感觉 脑卒中 感觉整合模式对偏瘫患者维持平衡的作用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为探讨感觉整合模式变化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测量了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稳定性及平衡觉三要素的参与比例。方法:符合站立条件的偏瘫患者(54.22±8.63岁)40例,利用Pro-Kine Line 254P动静态平衡仪在训练前后分别记录平板睁眼(T1)、平板闭眼(T2)、海绵睁眼(T3)、海绵闭眼(T4)四种状态下的相关指标,分析视觉、本体觉及前庭觉的变化及对平衡的影响。结果:T1状态时,移动轨迹长(Len=202.88±52.32mm)和平均移动速度(Sv=6.76±1.75mm/s)较训练前更稳定有差异(P<0.05),其他指标无差异;T2时,移动轨迹长(Len=10.45±5.66mm)较训练前更稳定有差异(P<0.05),其他指标无差异;T3时,移动轨迹长(Len=430.62±159.38mm)、运动椭圆面积(Area=430.59±318.45mm2)、平均移动速度(Sv=14.35±5.31mm/s)较训练前更稳定有差异(P<0.05);T4时,站立时间(time=28.07±5.08s)较训练前更长有差异(P<0.05),其他指标无差异。训练前视觉、本体觉、前庭觉的参与比例为31.59%、31.39%、61.05%;训练后视觉、本体觉、前庭觉的参与比例为26.11%、34.59%、58.84%。结论:不同阶段的视觉反馈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训练前视觉代偿对人体维持平衡有重要作用;训练后视觉参与比例下降,本体觉参与比例上升,提示康复训练可以改变平衡感觉整合模式,改善平衡功能,因此可将本体觉与视觉参与比例变化作为监测指标,以指导偏瘫患者康复训练。 张彪 刘鸿宇 武俊英 许志强 张科关键词:偏瘫患者 视觉 本体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