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宏伟
-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HR-MRI分析MCAS患者血管管壁特征与卒中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基于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分析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MCAS)患者血管管壁特征与卒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MCA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变血管是否引发卒中情况,将其分为责任血管组(引发卒中的大脑中动脉,n=100)和非责任血管组(对侧未引发卒中的大脑中动脉,n=77),比较两组大脑中动脉斑块分布情况、斑块类型、斑块强化类型、斑块强化程度及管壁参数。结果100例MCAS患者中共发现227个斑块,其中责任血管组中有106个,非责任血管组中有121个;两组均以前壁斑块最为常见,但责任血管组上壁斑块所占比例(26.42%)明显高于非责任血管组(14.88%)(P<0.05)。责任血管组不规则斑块所占比例(63.21%)明显高于非责任血管组(43.80%)(P<0.05)。责任血管组偏心性强化斑块及高度强化斑块所占比例(84.91%、53.77%)明显高于非责任血管组(30.58%、8.26%),无强化和轻度强化斑块所占比例(7.55%、17.92%)明显低于非责任血管组(16.53%、4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血管组管腔狭窄程度、最大管壁厚度、管壁面积及斑块负荷均明显大于非责任血管组(P<0.05)。结论HR-MRI可清晰显示MCAS患者血管管壁特征,有助于评估斑块稳定性和识别责任血管,对预防卒中的发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王海波王振全段宏伟杨勇政丁琦峰孙英杰周山
- 关键词:卒中
-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应用128层螺旋CT对139例临床明确诊断泌尿系结石患者分别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CT容积扫描后并运用MPR、CPR后处理技术重建图像,多方位观察患者结石及周边结构显示情况。结果:139例患者经128层螺旋CT对比低剂量扫描检出阳性结石的部位、数目、形态、大小及近段尿路梗阻及程度的显示与常规剂量完全一致,并能清晰显示,但对结石周边肾或输尿管软组织结构显示稍差,但不影响临床诊疗。结论:128层螺旋CT对比低剂量扫描检出结石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与常规剂量扫描结果一致,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疗要求,又大大减少了受检者接受辐射的剂量,是一种完全行之有效并值得推广的检查泌尿系结石的方法。
- 段宏伟张振勇
-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
-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56例临床确诊为DAI患者CT及MRI各种扫描方法或序列。结果: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对DAI病灶检出率及病灶范围的显示明显高于CT及MRI常规序列检查及DWI。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大大提高DAI病灶的检出能力,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有力的依据,是DAI患者的MRI检查常规和首选序列。
- 段宏伟张振勇刘学平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67例临床资料完整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的患者的磁共振扩散加权图像并测量病变区及正常肝组织ADC值。结果 67例肝癌病灶在扩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对病灶123个区域测量ADC值约为(0.93~1.06)×10-3mm2/s,与正常肝脏ADC值(1.63~1.82)×10-3mm2/s对比明显减低。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大大提高了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对肝癌诊断意义重大,应是肝癌患者的MRI检查常规序列。
- 段宏伟张振勇刘学平
- 关键词:肝癌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
- 术前能谱CT多参数成像对晚期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术前采用能谱CT多参数成像检查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6月在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诊断为晚期肺癌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能谱CT多参数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能谱CT多参数成像参数预测晚期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60例晚期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患者19例,非淋巴结转移患者41例;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能谱曲线斜率(λ_(HU))、淋巴结λ_(HU)/原发病灶λ_(HU)、淋巴结标准化碘密度(NIC)、淋巴结NIC/原发病灶NIC、淋巴结Neff-Z/原发病灶Neff-Z参数低于非淋巴结转移患者,原发病灶λ_(HU)、原发病灶NIC参数高于非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淋巴结λ_(HU)/原发病灶λ_(HU)、淋巴结NIC/原发病灶NIC、淋巴结Neff-Z/原发病灶Neff-Z参数评估晚期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均>0.7,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术前应用能谱CT多参数成像有助于诊断晚期肺癌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且晚期肺癌患者术前采用能谱CT多参数成像检查对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王海波段宏伟左自军丁琦峰张鹏辉
- 关键词:晚期肺癌淋巴结转移
- MRI对内侧髌股韧带急性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MRI对MPFL急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43膝)MPFL急性损伤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并与关节镜或手术对照。结果:本组43例(43膝)MPFL急性损伤病例,MRI诊断为MPFL完全撕裂18例,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91.7%,准确度为88.4%;部分撕裂25例,敏感度为91.6%,特异度为84.2%,准确度为88.4%。与关节镜或手术结果相比,MRI诊断MPFL损伤一致性极佳(Kappa=0.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较准确判断MPFL急性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是MPFL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
- 王海波张振勇周山左自军刘秀民段宏伟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膝关节
- 磁共振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150膝)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I影像资料,并与关节镜或手术对照。结果本组123例(150膝)900个软骨面中,MRI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总敏感度为99.15%,特异度为98.35%,准确度为98.67%,阴性预测值为99.44%,阳性预测值Ⅰ∽Ⅳ级分别为82.35%、87.7%、94.4%、100%。与关节镜结果相比,MRI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一致性佳(Kappa=0.9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能较准确判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是软骨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
- 张振勇王海波段宏伟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软骨损伤膝关节
- 能谱CT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定性评估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定性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行胸部能谱CT增强检查的5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获得淋巴结148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66枚(转移组),非转移性淋巴结82枚(未转移组)。所有患者均行能谱CT中的宝石CT能谱成像(GSI)模式进行双期(动静脉期)增强扫描,分析能谱参数[动静脉期碘密度值(IC)、水密度值(WC)、能谱曲线斜率(λHU)、标准化碘密度值(NIC)、标准化水密度值(NWC)、标化有效原子序数(Neff-Z)]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定性评估价值。结果转移组动静脉期能谱CT参数中的IC、NIC、λHU、Neff-Z均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动脉期能谱CT参数中λHU、IC、NIC、Neff-Z的AUC分别为0.79(95%CI:0.72~0.86)、0.73(95%CI:0.64~0.82)、0.85(95%CI:0.77~0.92)、0.71(95%CI:0.63~0.79)。静脉期能谱CT参数中λHU、IC、NIC、Neff-Z的AUC分别为0.81(95%CI:0.73~0.88)、0.84(95%CI:0.77~0.90)、0.86(95%CI:0.79~0.93)、0.74(95%CI:0.69~0.82)。结论术前能谱CT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一定的定性评估价值,有利于术前明确淋巴结转移的状态。
- 丁琦峰黄文亮段宏伟刘晓梅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能谱成像
- 婴幼儿螺旋CT增强扫描的方法探讨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总结婴幼儿CT增强扫描的技术特点。材料与方法选取受检患儿58例,对比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镇静催眠药物10%水合氯醛,剂量按公斤体重计算。结果58例患儿中,49例一次检查成功,9例首次检查患儿元法镇静入睡,再次检查成功;58例患儿中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1例出现中度不良反应,均迅即处理好转,无出轻重度不良反应患儿。结论在婴幼儿的CT增强检查中,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正确使用对比剂,合理应用镇静药物,并作好对比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急救工作,完全可降低婴幼儿对比剂过敏反应的发生发生和发展,使CT增强检查顺利完成。
- 段宏伟张振勇
- 关键词:婴幼儿对比剂过敏反应CT
- 膝关节急性前交叉韧带撕裂的常见MRI征象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 :分析膝关节急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撕裂的MRI征象,提高对ACL撕裂的术前诊断和评估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急性ACL撕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MRI征象。结果:117例MRI直接征象主要为ACL纤维中断或部分不连续、弥漫性增粗并信号增高、走行异常、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间接征象主要为胫、股骨外侧髁的"对吻性"骨挫伤或骨折、后交叉韧带曲率增大、胫骨前移位、内侧副韧带损伤、内侧半月板撕裂。评估分析5种MRI直接征象得出,ACL走行异常具有相对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5种MRI间接征象均诊断特异度高而敏感度低。结论 :MRI直接征象能较准确地诊断急性ACL撕裂,并评估其撕裂程度,可作为主要诊断依据;而MRI间接征象特异度较高、敏感度相对较低,不能作为主要诊断依据,但对明确诊断具有较大帮助,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 王海波张振勇段宏伟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撕裂伤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