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义霞
- 作品数:45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氯原酸对成骨细胞Ⅰ型胶原及骨钙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探讨陆英作为骨折常用中草药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和相关机理。以陆英提取物氯原酸(chlorogenic acid,简称CHA)对成骨细胞的作用为研究模型,通过提取纯化获得原代成骨细胞,并经细胞活性观察、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分别对CHA作用于成骨细胞后,检测成骨细胞活性及CHA对成骨细胞生长及Ⅰ型胶原及骨钙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mol/L,100μmol/L CHA能促进成骨细胞钙化结节形成,且能促进I型胶原基因持续增长;在培养第3d时,CHA对骨钙蛋白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陆英有效成分氯原酸能明显增强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和骨钙蛋白基因的表达,合成和分泌骨基质,具有一定的成骨活性。
- 张珠尹美珍易继凌王永红殷义霞
- 关键词:氯原酸成骨细胞骨钙蛋白
- 一种多孔碳纤维担载高分散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碳纤维担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贵金属纳米颗粒周围原位生长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基于有机框架材料的限域效应稳定贵金属纳米颗粒,防止金属纳米颗粒团聚,进而以聚丙烯腈作为碳源,利用静电纺丝法...
- 殷义霞姚远阳晓宇肖宇轩
- PNGF复合材料的神经生长因子缓释性能被引量:9
- 2010年
- 应用自行设计的RGD接枝的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复合聚乳酸、β-磷酸三钙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制备神经生长因子缓释材料(PNGF)。在体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对NGF的释放量进行检测,并应用PC-12细胞培养法检测NGF活性。结果显示,NGF能够持续释放达到30 d,且保留80%以上的比活性,第26 d释放的NGF依然能够显著提高PC-12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的存活。
- 万志涛殷义霞王永红严琼姣袁琳李世普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缓释ELISAPC-12细胞
- 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 2008年
- 以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和丙交酯为起始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的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共聚物(PRGD)。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氨基酸分析、接触角测试、MTT实验和环境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RGD接枝量为6.9~14.3μmol/g;PRGD膜和聚乳酸(PLA)膜的水接触角分别为43.63°和62.45°;PRGD膜表面黏附的嗅鞘细胞较PLA组活性高,细胞密度大,生长状态好。PRGD较PLA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和神经细胞亲和性,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
- 严琼姣李世普殷义霞李娟
- 关键词:RGD细胞亲和性
- PLGA/FK506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PLGA/FK506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形成水相,将PLGA、FK506依次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然后将油相逐滴缓慢...
- 李宾斌殷义霞陈皓冰戴红莲王欣宇
- 文献传递
- 双氯芬酸钠-壳聚糖缓释膜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均匀试验设计优选双氯芬酸钠-壳聚糖缓释膜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该载药膜体外释放度方法学研究,测定其体外释放度,利用模型方程对累计释放率数据进行拟合,探讨其体外释药机理。结果表明,双氯芬酸钠-壳聚糖缓释膜最优制备工艺为壳聚糖浓度为30 mg/m L、壳聚糖分子量为40万、双氯芬酸钠投药量为0.60 g、乙酸浓度为3%。体外释放度方法学研究可靠,双氯芬酸钠-壳聚糖缓释膜可实现长期缓慢释药,体外释放符合Hixcon-Crowell溶蚀方程。
- 杨艾玲殷义霞张庆霞魏君梅林凤杰
-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壳聚糖缓释膜体外释药
- 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金属单质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光还原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金属单质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光还原制备方法。所述二氧化钛/石墨烯/金属单质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为由弯曲纳米片组成的微球,具有类绣球花的花状分级结构,石墨烯包覆在弯曲纳米片组装的二氧化钛微球...
- 李元洲阳晓宇殷义霞胡洁唐宇千何莉陈欣怡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的培养嗅鞘细胞方法(英文)
- 2009年
- 为了建立一种新的培养嗅鞘细胞的方法,从而为神经诱导修复材料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本研究取新生鼠的嗅球最外两层经胰蛋白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经差速贴壁法纯化,观察并记录其形态特征;经HE染色以及神经生长因子蛋白受体p75(NGFR-p75)和S-100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并计算其纯度。结果显示,获得的嗅鞘细胞突起呈双极或三级,p75和S-100阳性细胞纯度达到91%。上述结果提示该方法经济易行,所获得的嗅鞘细胞纯度高、活性好。
- 殷义霞李世普袁琳刘婷万志涛
- 关键词:嗅鞘细胞原代培养纯化免疫组化染色
- 新型神经导管复合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容性被引量:4
- 2013年
- 背景: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塑性以及一定的机械强度。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纯化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或浸提液共同培养作为实验组,并以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观察细胞在复合材料上的生长、存活及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MTT检测结果显示,共培养5,7d,实验组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法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表面生长良好,胞体发出多个突起,并交织成网状,呈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表现。可见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优良的载体用于构建人工仿生神经。
- 胡辉张伟才黄继锋严琼娇殷义霞李世普
- 关键词:材料生物相容性Β-磷酸三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组织工程
- 一种缓释型透明质酸基可注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目前脊髓损伤后水凝胶注射是常用的方法,但大多数可注射水凝胶采用化学交联方法聚合,凝胶形成过程中所引入的毒性物质不利于脊髓修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生长因子缓释的可注射水凝胶,首先将NGF加载于PLGA缓释微球中,然后包封...
- 殷义霞魏瑞鹏邵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