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珊
- 作品数:23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逆行胆胰管造影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和转归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AP)治疗效果,进一步把握ERCP的适应证.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4例AP病例按照不同病因分为2组,分别为胆源性胰腺炎(ABP)和非胆源性胰腺炎.每组分为保守治疗(对照组)和ERCP治疗(治疗组)两部分,比较2组重症胰腺炎(SAP)发生率的差异,以及不同疗法对AP的腹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全组114例患者,保守治疗55例,ERCP治疗59例,保守治疗组重症化发生率为27%(15/55),ERCP治疗组重症化发生率为12%(7/59),两组比较重症化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ABP对照组和治疗组重症化发生率分别为30%(8/24)和10%(3/30),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时间较短;非胆源性胰腺炎对照组和治疗组重症化发生率分别为23%(7/31)和14%(4/29),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患者淀粉酶正常时间(6.92d±2.26d)和住院时间(8.1d±3.04d)较对照组淀粉酶正常时间(8.85d±3.08d)和住院时间(10.3d±3.80d)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RCP对ABP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以减少轻型胰腺炎(MAP)向SAP转化,减少SAP的发生率,对非胆源性胰腺炎也有治疗作用,缩短住院时间.
- 张俊旺李素平师水生毓珊齐莹
- 关键词:逆行胆胰管造影急性胰腺炎疗效转归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2例
- 2001年
- 王美玲毓珊李慧芳
-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病因病理
- 聚桂醇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一例
- 2012年
- 患者男,47岁,有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史8年,2008年曾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行内镜套扎治疗。2010年12月28日因呕血、黑便2d入我院,行急诊胃镜检查,见距门齿36.0cm处食管曲张静脉破裂,活动出血(图1)。立即于出血点近口侧约1.0cm处向血管内注射聚桂醇10.0ml(图2),注射后出血停止。止血后胃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20cm处,可见4条蓝色曲张静脉,食管下段曲张静脉迂曲,
- 毓珊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诊胃镜检查血管内注射内镜套扎治疗
- 钛夹联合尼龙圈技术在内镜诊治中的应用
- 段水竹毓珊刘庆彤王慧敏王源王丽萍王守桃齐莹吴永芬师水生
- 多发性骨髓瘤伴肠道淀粉样变性一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患者女,67岁,主因纳差3个月,加重伴腹胀半个月入院。入院体检:轻度贫血貌,舌体肥厚可见齿痕,心、肺、腹、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3g/L,肝功示白蛋白24.7g/L,连续3次大便潜血阳性,血沉、肾功能、心肌酶学、肿瘤系列、甲状腺系列、胃镜和胸部CT未见异常。
- 薛刚张圣雪毓珊吕彩霞王琦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性肠道神经系统查体轻度贫血大便潜血
- 羽毛球拍线圈套碎石治疗胃石症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胃石症是消化系统少见病,多见于我国北方地区。山西省居比有喜食黑枣、柿子及山楂的习惯,为胃石症高发地区。
- 薛刚毓珊
- 关键词:胃石症疗效观察碎石治疗羽毛球高发地区
- 经内镜放置空肠营养管治疗非恶性幽门梗阻被引量:5
- 2003年
- 毓珊陈小冰
- 关键词:内镜空肠营养管质子泵抑制剂
- 早期微小胃癌1例诊治
- 段水竹师水生毓珊刘庆彤王慧敏
- 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变迁
- 2002年
- 陈小冰毓珊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病原学流行病学
- 血清胃蛋白酶原对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黏膜不同病理状态下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作为临床筛查胃癌标志物的可能性及定量范围。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法检测63例胃黏膜非典型增生、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7例胃癌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的含量,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并对3类病变进行等级分组,比较PG水平在组间和组内差异。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152.00μg/L)比较,萎缩性胃炎、非典型增生和胃癌患者PGⅠ水平中位数值分别为124.01、91.23和71.2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P=0.0170;Z=-3.42,P=0.0014;Z=-3.57,P=0.0009)。PGR水平M值分别为7.61、5.21和4.32,低于健康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8,P=0.0029;Z=-3.17,P=0.0002;Z=-2.89,P=0.0001);PGⅡ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典型增生和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与萎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2,P=0.0024;Z=-3.62,P=0.0009);PGⅡ和PG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PGⅠ水平在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3个级别小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P=0.4143;χ2=1.67,P=0.1368);而PGⅠ在非典型增生组,轻中度呈下降趋势,重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3,P=0.0430),PGⅡ水平和P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以正常组和胃黏膜非典型增生组的血清PGⅠ和PGR所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82和0.831;以血清PGI≤72.12μg/L和PGR≤4.32作为临界值筛查胃黏膜非典型增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48%和76.31%。结论①随胃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增加,PGⅠ水平和PGR呈下降趋势,PG有可能作为胃黏膜恶性变的筛查标记物。�
- 张俊旺甄俊红师水生毓珊王守桃齐莹
-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类癌前状态荧光免疫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