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乔颖

作品数:18 被引量:131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超声
  • 7篇心肌
  • 7篇心室
  • 6篇心动图
  • 6篇左心
  • 6篇左心室
  • 6篇超声心动图
  • 5篇心脏
  • 5篇三维超声
  • 5篇三维超声心动...
  • 5篇实时三维超声
  • 5篇实时三维超声...
  • 5篇描记
  • 5篇描记术
  • 4篇心动描记术
  • 4篇心室功能
  • 4篇超声心动描记
  • 4篇超声心动描记...
  • 3篇斑点追踪技术
  • 3篇斑点追踪显像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作者

  • 15篇汤乔颖
  • 14篇邓又斌
  • 9篇刘琨
  • 7篇孙杰
  • 4篇张隽
  • 4篇李阳
  • 3篇杨好意
  • 3篇黄润青
  • 2篇黄媛
  • 2篇邓琪
  • 2篇昌盛
  • 2篇张伟
  • 2篇李礼
  • 2篇周玮
  • 2篇刘红云
  • 1篇王俊力
  • 1篇黄媛
  • 1篇毕小军
  • 1篇李阳
  • 1篇王婷

传媒

  • 7篇中华超声影像...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1例及已确诊为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40例,行超声常规检查并存储患者足够帧频二维图像,其中左室长轴图像包括心尖位左室长轴观,二腔心观、四腔心观,短轴图像包括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切面观总体纵向峰值应变、径向峰值应变、圆周峰值应变;其中总体纵向峰值应变为软件自动测量得出,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的总体圆周应变及径向应变为每个切面6个节段的峰值应变的平均值。结果①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房、右房较正常对照组扩大,左室缩小,EF值减低,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峰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二维斑点追踪成像: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尖二腔心观、心尖四腔心观及心尖左心室长轴观总体纵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短轴切面平均圆周应变和径向应变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各切面总体纵向应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左心室短轴各水平平均圆周应变及平均径向应变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表明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壁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一定的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射血分数更早地检测出心肌损伤,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方法。
刘琨邓又斌孙杰王玉波毕小军杨好意王俊力汤乔颖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功能左心室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被引量:9
2013年
【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左室壁峰值收缩应变,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23例接受心脏移植患者于移植术后1月、2月、3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共57次。2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集左室的三维全容积图像,应用EchoPAc软件进行分析,获取左室壁各节段及左室壁整体的应变曲线及应变值,记录左室壁整体峰值纵向应变、圆周向应变、面积应变及径向应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脏移植患者术后与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输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壁整体峰值纵向应变在术后1月较正常组显著减低,术后2月及3月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壁整体峰值圆周向应变、面积应变、径向应变在术后1月、2月、3月均较正常组显著减低。结论移植心脏虽然左室射血分数值表现“正常”,但左室整体峰值应变仍较正常人减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可较准确地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
刘红云邓又斌刘琨李阳汤乔颖魏翔昌盛卢峡
关键词:心脏移植斑点追踪显像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分别测量24例DCM患者(DCM组)和19例健康成人志愿者(对照组)左室收缩期纵向、圆周向、径向以及面积应变峰值,比较两组左室心肌基底部、中间部及心尖部局部应变和总体应变的差异,并分析总体应变与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结果 DCM组左室心肌纵向、圆周向、径向及面积的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局部应变和心肌总体应变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对应节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左室心肌纵向、圆周向、径向以及面积总体应变均与左室射血分数有良好的相关性(r=0.873、0.862、0.885及0.894,均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可以为DCM的诊断、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提供较好的检测手段,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李阳邓又斌黄润青孙杰刘琨汤乔颖
关键词:斑点追踪技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收缩期左室心肌应变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的收缩期左室心肌应变特点。方法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对37例原发性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及27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室壁运动分析,测量左室纵向、圆周向、径向、面积应变,比较两组间各应变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各项整体应变参数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的左室整体纵向、径向和面积应变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左室整体圆周向应变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纵向、径向、圆周向应变在左室基底段、中段明显减低,圆周向应变减低仅见于基底段。左室整体纵向、圆周向、径向、面积应变与LVEF具有相关性。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可检测到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减低。
汤乔颖邓又斌黄润青刘琨孙杰邓琪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高血压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猪离体心脏心肌剪切模量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猪离体心脏左室壁心肌剪切模量大小的分布规律。方法取4枚新鲜离体猪心,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探头方向与左室长轴或短轴平行两种情况下,分别测量各心脏左室前壁心外膜下层、中层和心内膜下层心肌的剪切模量。结果探头方向与左室长轴平行时,测得左室前壁中部心外膜下层、中层、心内膜下层心肌剪切模量分别为(46.04±17.07)kPa,(87.70±29.67)kPa,(115.73±30.04)kPa;探头方向与左室短轴平行时,心外膜下层、中层、心内膜下层心肌剪切模量分别为(78.71±26.48)kPa,(77.08±34.00)kPa,(70.69±41.38)kPa。结论通过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得的左室壁心外膜下层、中层及心内膜下层心肌剪切模量大小不同,且同一部位心肌在切面不同时剪切模量大小也有差异。
汤乔颖邓又斌刘琨张隽黄媛孙杰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剪切模量
血管活性物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造影显影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CEUS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影强度,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对斑块显影强度的影响。方法对25只新西兰白兔行球囊扩张术,之后高脂喂养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测量不同类型斑块的增强强度,造影剂消退后分别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NA)和三磷酸腺苷(ATP),采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信号强度(A)。结果 CEUS显示A硬斑明显低于A软斑;滴注NA后A斑块及A斑块/A管腔比值低于基础造影,而滴注ATP后A斑块及A斑块/A管腔比值高于基础造影。结论血管活性物质可影响CEUS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影强度。
孙杰邓又斌刘琨张伟汤乔颖
关键词:动脉硬化超声检查血管活性物质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左室壁峰值收缩应变,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22例心脏移植受者于移植术后1月(23±5天)、2月(61±7天)、3月(104...
刘红云邓又斌刘琨李阳汤乔颖昌盛卢峡魏翔
探头扫查平面与肌纤维走行方向夹角对剪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探头扫查平面与肱二头肌肌纤维走行方向夹角对剪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20名。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探头方向与肌纤维方向夹角分别为0°、30°、60°、90°,测量距体表深度1.7cm、2.5cm处同一位点的剪切波传播速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深度为1.7cm和2.5cm,剪切波传播方向与肌纤维夹角为0°、30°、60°、90°时,剪切波传播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取剪切波方向与人体肌纤维排列的夹角为0°、30°、60°、90°时,不同深度剪切波传播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探头扫查平面与肌纤维走行方向夹角影响剪切波的传播速度,深度相同时,随着剪切波传播方向与人体肌纤维排列方向夹角增大,剪切波速度有递减趋势。传播方向一致时,剪切波在人体肱二头肌中的传播速度与深度无明显关系。
张隽邓又斌黄媛汤乔颖邓琪
关键词:弹性成像技术肱二头肌
三维近端等速表面积法测量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口面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三维近端等速表面积(3d—PISA)法测量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口面积(MVA)的准确性,并探讨应用3d-PISA法测量MVA的最佳Nyquist速度极限。方法对2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分别采用胸骨旁切面直接勾勒法、二维近端等速表面积(2d-PISA)法及3d—PISA法测量MVA,以胸骨旁切面直接勾勒法测量的MVA为参照标准,分析不同的Nyquist速度极限下上述3种方法测量MVA的异同。结果在不同的Nyquist速度极限(32cm/s、26cm/s、19cm/s)时,3d_PISA法测量的MVA均不同。在Nyquist速度极限为19cm/s时:①胸骨旁切面直接勾勒法与3d_PISA法、2d—PISA法测量的MVA差值均最小;②与2d-PISA法测量的MVA相比,3d_PISA法测量的MVA与胸骨旁切面直接勾勒法测量的MVA更接近;③2d—PISA法、3d.PISA法测量的MVA与胸骨旁切面直接勾勒法测量的MVA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r=0.89)。结论在Nyquist速度极限为19cm/s时,3d—PISA法测量的二尖瓣狭窄患者MVA与胸骨旁短轴切面直接勾勒法测量的MVA差值最小。
周玮邓又斌李阳张隽李礼刘红云刘娅妮杨好意汤乔颖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二尖瓣狭窄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的能力,并对心肌总应变矢量的大小和角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使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和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3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室的纵向、圆周向及径向应变,并通过纵向及圆周向应变计算心肌总应变矢量的大小及角度。结果三维斑点追踪测得的纵向及圆周向应变在左室整体及各短轴水平均小于二维应变,而径向应变则相反。三维斑点追踪测得的心肌应变在左室不同水平间存在差异,左室中部水平的纵向、圆周向及径向应变均大于基底部及心尖部水平,而二维应变在不同水平间的差异未显示出明显规律。通过测量的纵向及圆周向应变计算得到心肌总应变矢量大小和角度,应用三维应变计算出的心肌总应变矢量绝对值在左室中部水平最大,而总应变矢量角度在不同水平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三维斑点追踪可通过测量心肌应变对左室局部功能进行准确评价且重复性良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汤乔颖邓又斌黄润青杨好意王婷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室功能斑点追踪显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