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广剑

作品数:85 被引量:37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常州四药临床药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9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主题

  • 28篇精神分裂症
  • 28篇分裂症
  • 15篇受体
  • 12篇基因
  • 11篇抑郁
  • 10篇量表
  • 9篇多态
  • 9篇多态性
  • 9篇抑郁症
  • 9篇新兵
  • 8篇症状自评
  • 8篇症状自评量表
  • 8篇色胺
  • 8篇羟色胺
  • 8篇细胞
  • 8篇精神病
  • 8篇精神分裂症患...
  • 7篇血浆
  • 7篇海洛因
  • 7篇海洛因依赖

机构

  • 78篇解放军第10...
  • 5篇江苏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马鞍山市中心...
  • 1篇解放军92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苏州市广济医...

作者

  • 84篇汪广剑
  • 30篇余海鹰
  • 29篇王焕林
  • 28篇赵汉清
  • 21篇高志勤
  • 21篇张理义
  • 19篇仲爱芳
  • 13篇陈方斌
  • 12篇宋梓祥
  • 11篇瞿发林
  • 11篇范庆祝
  • 10篇闫同军
  • 9篇汪卫华
  • 9篇过伟
  • 9篇胡传荣
  • 9篇赵彬
  • 9篇张书友
  • 9篇毕银花
  • 8篇陆伟玲
  • 7篇苏宗荣

传媒

  • 14篇四川精神卫生
  • 12篇临床精神医学...
  • 7篇中国健康心理...
  • 6篇中国行为医学...
  • 6篇河北精神卫生
  • 5篇中华精神科杂...
  • 5篇山东精神医学
  • 4篇精神医学杂志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国外医学(精...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人民军医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7篇2001
  • 7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某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出院的79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793例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8.0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上呼吸道占22.60%,下呼吸道占43.50%)和泌尿道(23.73%)为主。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基础疾病、疾病严重程度、意识状态、应激性溃疡及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等密切相关。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重点监控。
陆伟玲邵亚琴汪广剑
关键词:脑卒中医院感染
海洛因依赖患者血浆精氨酸加压素水平的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高志勤余海鹰刘龙林张书友汪广剑陈方斌范庆祝高柏良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血浆精氨酸加压素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6年
检测了40例精神分裂症息者血精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急性期SIL-2R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此结果表明血清SIL-2R检测有利于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演变及治疗效果。
汪广剑范庆祝徐乐平邵亚琴薛蕴妆张冬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某部新兵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调查某部集训新兵的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状况简表(SF-36)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某部新兵517例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集训新兵躯体疼痛维度分值非常显著低于地方居民常模(P<0.01),SF-36总分及其余7个维度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地方居民常模(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饮酒进入以SF-36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饮酒。结论:某部集训新兵生活质量总体较好,但仍需科学施训、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并积极干预。
赵彬王焕林高志勤余海鹰过伟毕银花汪广剑
关键词:生活质量新兵影响因素
性病疑病症主要临床表现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调查
2005年
朱银霞汪广剑
关键词:性病疑病症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迷信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1999年
检测22例迷信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SIL-2R),结果显示:迷信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迷信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发作期SIL-2R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此结果表明迷信所致障碍免疫功能与症状演变有关。
汪广剑赵汉清
关键词:迷信白细胞介素-2受体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冲动和自杀行为与血浆瘦素及总胆固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自杀行为与血浆瘦素及胆固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06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Beck绝望量表(BHS)进行评定;按有无冲动、自杀行为分为自杀组(24例)、冲动组(31例)、非自杀非冲动组(以下简称患者对照组,51例),32名体检职工为正常对照组,所有人组对象(患者在服药前)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血浆瘦素和总胆固醇。结果(1)正常对照组[(4.8±0.9)mmol/L]和患者对照组[(4.3±1.1)mmol/L]总胆固醇均高于自杀组[(3.7±1.0)mmol/L]及冲动组[(3.6±1.0)mmol/L;P〈0.05—0.01],而冲动组与自杀组之间、正常对照组与患者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血浆瘦素[(13.4±6.7)μg/L]高于患者对照组[(8.9±3.8)μg/L]、自杀组[(6.7±2.6)μg/L]及冲动组[(5.6±4.2)μg/L;P〈0.05~0.01],患者对照组高于自杀组及冲动组(P〈0.05),而自杀组与冲动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组的血浆瘦素及总胆固醇均与BMI呈正相关(r=0.49—0.64;P〈0.01);自杀组、冲动组的血浆瘦素和总胆固醇与PANSS阳性分、PANSS攻击分、BPRS分、HAMD分、BHS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35~-0.72;P〈0.05—0.01);患者对照组的血浆瘦素、总胆固醇与PANSS攻击分、BPRS分、HAMD分、BHS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29~-0.48;P〈0.05—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自杀行为及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浆瘦素及总胆固醇有一定的相关性。
汪卫华赵汉清白战生汪广剑宋梓祥阎同军蔡占魁刘丽薛蕴庄仲爱芳汪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自杀瘦素胆固醇
某部2013年新兵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某部2013年新兵的睡眠质量状况。方法采用自制的新兵心理卫生调查问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某部200名2013年新兵进行调查测试。结果2013年新兵的睡眠质量异常检出率为17.01%,高于正常男性群体和2010年新兵(P=0.001);2013年新兵的主观睡眠质量(SSQ)、入睡潜伏时间(sL)、睡眠干扰因素(Sdi)、应用催眠药物(USM)、白天功能障碍(DD)分值及PSQI总分均高于正常男性群体(P〈0.05,P〈0.01);睡眠效率(HSE)低于正常男性群体(P〈0.05),2013年新兵的SL、HSE、Sdi.及PSQI总分高于2010年新兵(P〈0.01),睡眠时间(Sdu)分值低于2010年新兵(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自愿入伍(P〈0.001,OR=8.782。95%CI=3.860~19.979)、认为不适应部队生活(P〈0.001,OR=6.731,95%CI=2.943—15.392)为2013年新兵睡眠质量异常的显著危险因子。结论2013年新兵的睡眠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应当给予持续关注;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助于良好的睡眠质量。
杨春赵汉清余海鹰高志勤汪广剑
关键词:新兵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心理卫生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精神障碍5例报告
1996年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精神障碍5例报告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730050)李超解放军常州第102医院庄晋瑛,汪广剑浙江省丽水地区第二医院杜钦成,张雪芳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氏病,临床上并不罕见,因常伴发育精神症状,而易被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疾病。本文报告5...
李超庄晋瑛汪广剑杜钦成张雪芳
关键词:精神病肝豆状核变性病例报告
抑郁症患者睡眠行为及睡眠生理障碍的研究被引量:46
2000年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行为及睡眠生理的变化。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 32例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行为障碍和睡眠生理进行调查 ,检测其全夜多导睡眠图 ,并与 2 1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1)抑郁症组的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障碍及睡眠过多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0 0 1) ;(2 )与对照组比较 ,抑郁症组存在睡眠潜伏期长 [(36 1± 17 2 )min],醒觉时间、觉醒次数、醒觉睡眠比高 ,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低 (P <0 0 5~ 0 0 1) ,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短 [(6 1 8± 31 2 )min]等。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行为与睡眠生理相一致的异常改变 ,其睡眠障碍的病理机制可能同源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余海鹰崔庶王宏汪广剑张理义陈方斌高志勤范庆祝高柏良
关键词:抑郁症睡眠障碍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