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杏莉
- 作品数:7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不同倍性水稻胚乳蛋白的差异表达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以4份同源四倍体水稻和4份相应的二倍体水稻为研究材料,对其种子内清、球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了其特异性。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蛋白各组分含量与相应的二倍体相比,大部分呈增加趋势;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蛋白的亚基类型与相应的二倍体水稻基本一致,仅在全蛋白电泳和清、球蛋白电泳中各发现1条差异条带。研究结果认为:二倍体水稻经过染色体组加倍之后,同源四倍体水稻重复基因组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结果趋于“二倍化”,即与二倍体水稻表现出相似的特点,但在蛋白质表达量上前者往往高于后者。基因组多倍化对同源四倍体水稻重复基因组进化最主要的影响并不是体现在蛋白质结构上的差异,而是体现在蛋白质表达量上的差异。
- 谢慧波黄群策李国平汪杏莉叶丛云秦广雍
- 关键词:水稻多倍化胚乳蛋白蛋白含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低能N~+注入L-Ile产生菌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
- 离子注入用于微生物诱变可以在损伤轻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突变率和较宽的突变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菌种对传统诱变源的的抗性饱和等优点。
通过对L-异亮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
- 汪杏莉
- 关键词:L-异亮氨酸钝齿棒杆菌发酵
- 文献传递
- 发酵法生产L-异亮氨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6年
- L-异亮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之一,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领域。发酵法是目前生产L-异亮氨酸最主要的方法。文中分别从L-异亮氨酸的生产方法、生物合成及其代谢调控、代谢调控育种、发酵工艺的控制、提取精制方法、国内外生产现状等6个方面,对发酵法生产L-异亮氨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李光霞李宗伟陈林海汪杏莉李宗义秦广雍
- 关键词:L-异亮氨酸生物合成代谢调控发酵法
- 油脂降解菌的选育与鉴定被引量:1
- 2007年
- 从学校餐厅下水道口、油脂加工厂及屠宰场的含油废水及土壤中采集6个土样,根据油脂平板上是否有水解圈及水解圈的大小得到9株菌,复筛结果显示C-3-2菌株的降解率最大。通过对该酵母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的测试,初步鉴定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spp)。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离子束诱变,以筛选出的Candidaspp为出发菌株,经离子束辐照后得到一株高降解率的菌株。结果表明:离子束诱变后,其降解率提高了11.09%。
- 闫亚娟李宗伟李宗义刘建玲秦广雍朱海霞汪杏莉
- 关键词:脂肪酶离子束酵母菌假丝酵母属
- 工业微生物物理诱变育种技术的新进展被引量:40
- 2007年
- 物理诱变技术是当今工业微生物育种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传统的物理诱变技术主要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诱变等,它们已在包括青霉素、"-淀粉酶等几乎所有的工业微生物菌种的诱变选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多数菌株在多次重复使用传统诱变源时往往出现抗性饱和的现象。太空环境、离子束、激光等是20世纪70~80年代逐渐兴起的新型诱变技术,因它们具有诱变谱广和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菌株对传统诱变源的抗性饱和等优点,而广受工业微生物育种工作者的欢迎。现就空间、离子束、激光等诱变育种技术的作用特点、诱变机理、应用及前景进行阐述。
- 汪杏莉李宗伟陈林海刘晓波谢慧波
- 关键词:诱变育种空间诱变激光诱变
- 水稻染色体组加倍对其形态和胚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以二倍体水稻圭630为材料,利用种芽诱导法获得同源四倍体水稻材料,对其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表皮气孔的形态特征以及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观察鉴定。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圭630(4)的株高降低,茎秆粗壮,千粒重增加,穗长减少,二次枝梗较少,结实率下降,而叶片大小无显著变化;圭630(4)的胚乳蛋白各组分含量大部分呈增高趋势,但增加的幅度不一致。其中,醇溶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极显著提高。
- 汪杏莉谢慧波黄群策代西梅胡秀明秦广雍
- 关键词:同源四倍体水稻生物学性状胚乳蛋白
- 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研究方法进展被引量:37
- 2007年
-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系统的功能主体。人类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的认识随着其研究方法的发展而逐步深入。传统培养方法只能检测到活性污泥中1%~15%的微生物。随着一系列基于免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活性污泥中菌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惊人的速度被人们认识,大量依靠传统检测方法未能发现却在活性污泥中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逐渐被发现。许多模拟活性污泥菌群生存环境条件的现代培养技术开始发展,且已成功培养了一部分传统培养方法不能培养的细菌类群,这为研究基于免培养方法发现的大量新的微生物菌群的生理特性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可能,也无疑将把人们对活性污泥菌群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主要介绍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研究的一系列方法,从传统培养方法到基于免培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再到现代培养技术,着重论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研究中的进展。
- 朱海霞陈林海张大伟赵现方杨天佑陈洪卫闫亚娟汪杏莉秦广雍李宗义
- 关键词:活性污泥RRNAPCR-DGGEPCR-SSCPF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