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胜付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艺术

主题

  • 3篇音乐
  • 2篇著作
  • 2篇晚期
  • 2篇弦乐
  • 2篇梅西安
  • 2篇管弦
  • 2篇管弦乐
  • 1篇倒装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意义
  • 1篇学术著作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歌曲
  • 1篇音乐创作
  • 1篇音乐系
  • 1篇音乐学
  • 1篇音乐学研究
  • 1篇音乐研究
  • 1篇史学
  • 1篇史学价值

机构

  • 7篇广东技术师范...

作者

  • 7篇汪胜付

传媒

  • 2篇天津音乐学院...
  • 1篇交响(西安音...
  • 1篇音乐生活
  • 1篇黄钟(武汉音...
  • 1篇音乐教育与创...
  • 1篇人民音乐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布里顿《战争安魂曲》的曲式结构分析
2011年
《战争安魂曲》是布里顿晚期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对这部恢宏巨作的曲式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指出该作品在曲式结构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曲式结构原则,并列、再现、回旋、变奏等原则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作曲家创作性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曲式原则结合加以综合运用,形成富有新特点的边缘曲式、变体曲式。
汪胜付
关键词:安魂曲套曲边缘曲式
梅西安晚期管弦乐作品的创作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文章选取了国内20 世纪法国作曲家奥利维耶·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在70 年代以后创作的晚期管弦乐作品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了梅西安晚期的六部管弦乐作品的在创作上的主要特点与整体特征.首先,在结构思维上主要体现出多材料、多色彩并置与对称性.其次,在音乐创作上受到了更宽泛的“联觉”影响.再次,晚期六部管弦乐作品充分表现出鸟歌的交响性.最后,这六部管弦乐作品深远地受到宗教题材影响.
汪胜付
关键词:管弦乐结构思维联觉
再现原则在梅西安晚期管弦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再现原则是曲式组合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成为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常用的创作手法。本文对20世纪音乐大师奥利维耶·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的晚期管弦乐创作中再现原则的综合运用进行探究。值得一提的是,在他晚期管弦乐创作中多部再现和对称倒装再现结构以及借鉴诗歌、戏剧结构的回旋与再现结构的创造性运用使得这一曲式结构原则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变化。
汪胜付
关键词:梅西安
艺术歌曲《党的颂歌》的音乐创作特色
2019年
一、《党的颂歌》的创作背景与时代意义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无论是在新中国的诞生,还是在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以及新时代的改革创新进程的历史阶段,都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一大批歌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歌曲.
汪胜付
关键词:艺术歌曲音乐创作
一部史学价值多重、意义深远的学术著作——戴定澄《二十世纪澳门天主教音乐——独特历史背景下的作曲者与作品》述评
2015年
《二十世纪澳门天主教音乐》以其全面、深刻、新颖、独到的学术视野为学界呈现了二十世纪澳门天主教音乐文化的整体面貌、音乐创作及其审美趣味,填补了国内外多年来澳门音乐史学领域的空白,是澳门二十世纪天主教音乐史研究的重大发现和卓著贡献,标志着澳门本土音乐理论体系研究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全书构思立意新颖、史料珍贵翔实,分析深刻透彻、结论精妙独到、史学价值多重、学术意义深远。
汪胜付
关键词:史学价值学术意义
澳门城市音乐研究的全新视野——戴定澄教授澳门城市音乐系列著作述评被引量:1
2017年
城市音乐学作为音乐人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本世纪初进入音乐学者们的学术视野。音乐学者戴定澄教授自2003年踏上澳门本土起即开始关注当地城市音乐学研究,以全新的视野和角度对澳门城市音乐学进行了翔实的考证与梳理,十年磨砺,结出硕果。戴教授十多年来辛勤耕耘,陆续出版了个人专著《音乐教育在澳门》《音乐表演在澳门》《音乐创作在澳门》《澳门音乐简史》《二十世纪澳门天主教音乐——独特历史背景下的作曲者与作品》(中、英文版)、《澳门城市音乐文化研究》,
汪胜付
关键词:音乐系城市音乐研究音乐学研究著作
秋思
2017年
汪胜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