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国祜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肝
  • 2篇乙肝后肝硬化
  • 2篇酸钠
  • 2篇疗效
  • 2篇肝后
  • 2篇肝硬化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衰竭
  • 1篇脾功能
  • 1篇脾功能亢进
  • 1篇吲哚氰绿
  • 1篇脱氧核苷酸钠
  • 1篇疗效分析
  • 1篇疗效评价
  • 1篇慢性
  • 1篇慢性肝
  • 1篇慢性肝功能衰...
  • 1篇亢进
  • 1篇功能亢进

机构

  • 3篇贵州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洪国祜
  • 2篇罗新华
  • 2篇罗燕
  • 1篇邵和军
  • 1篇邓蕊

传媒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脱氧核苷酸钠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钠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4例肝功能异常的乙肝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脱氧核苷酸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其还原性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肝功能储备等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用脱氧核苷酸钠进行治疗的患者肝脏炎症反应程度明显降低,肝脏合成功能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改善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有明显的效果。结论:脱氧核苷酸钠在乙肝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人群的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罗燕洪国祜邓蕊罗新华
关键词:脱氧核苷酸钠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斑蝥酸钠维生素B6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原发性肝癌患者104人3月,其中采用基础内科治疗患者41人及采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联合基础内科治疗患者63人,运用统计学方法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
邵和军洪国祜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斑蝥酸钠维生素B6疗效
吲哚氰绿清除实验与慢性肝功能衰竭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吲哚氰绿清除实验与肝功能衰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3例慢性乙肝患者,62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肝功能衰竭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吲哚氰绿清除率(ICGR15)、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CHOL)、胆碱酯酶(CHE)、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等常规临床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模型筛选提示肝功能衰竭的关键指标。结果 TBIL水平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ALT、PA、CHOL、CHE、PT、ICGR15均可以作为提示肝功能衰竭的关键指标;ICGR15与患者年龄、PT值呈正相关(r=0.316、0.517,P<0.05),与患者PA、CHOL、CHE呈负相关(r=-0.476、-0.321、-0.527,P<0.05),与ALT无密切关联(P>0.05)。结论 ICGR15可以作为诊断肝功能衰竭的关键参考;可以较好地反应肝脏合成功能。
罗燕洪国祜罗新华
关键词:乙肝后肝硬化慢性肝功能衰竭吲哚氰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