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祖武
- 作品数:88 被引量:3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湖北省血防专业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现状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湖北省血防专业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现状,为规范血吸虫病实验室检测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湖北省各级血吸虫病实验室标准,从2013至2015年对全省60个血防专业机构开展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逐个跟踪核查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结果各机构管理体系已全覆盖并正式运行,发现不符合项588项,不符合率为19.60%。在6个方面的标准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与实施、仪器设备要求的不符合率较高,分别占38.10%(224例)、23.81%(140例)。结论实验室管理体系为湖北省血吸虫病实验室的管理起到重要的质量保障作用。
- 郑朝晖秦俊陈莉朱红唐丽涂祖武曾明星孙茜蔡顺祥
- 关键词:血吸虫病实验室
- 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对感染曼氏血吸虫小鼠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了解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对小鼠曼氏血吸虫作用的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12个实验组及1个对照组,以皮下注射的方法,每鼠接种约80条尾蚴,接种尾蚴46d后,分别以蒿甲醚或青蒿琥酯灌胃治疗,第1天,分别以400、300、200mg/kg的剂量1次灌胃;第2~7天,则每天分别按以上剂量的半量灌胃,7d灌胃的总剂量分别为1600、1200、800mg/kg。总量1剂组,在第7天,分别按1600、1200、800mg/kg剂量1次灌胃。另设感染阳性对照组,不加治疗。结果蒿甲醚7日疗法1600、1200、800mg/kg剂量组减虫率分别为53.0%、49.0%和53.0%,减雌率为78.0%~82.0%,总量1剂组效果与7日疗法基本相同。青蒿琥酯7日疗法相应剂量减虫率分别为16.0%、37.0%和49.0%。结论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对小鼠曼氏血吸虫具有一定的杀虫效果,蒿甲醚在疗效和毒性方面稍佳。
- 涂祖武Juerg UtzingerJacques Chollet肖树华Marcel Tanner
- 关键词:曼氏血吸虫蒿甲醚青蒿琥酯
- 15例脑型血吸虫病误诊原因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脑型血吸虫病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收治误诊的15例脑型血吸虫病人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15例脑型血吸虫病中,误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11例、癫痫4例,误诊时间最长9年,最短12天。结论脑型血吸虫病易误诊,应加强疫区非血吸虫病防治医院的临床医务人员血防知识培训和居民健康教育,重视病史采集,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 徐肇纲王友斌涂祖武
- 关键词:脑型血吸虫病误诊救治措施
- 2013年湖北省血防专业机构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血防专业机构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效果与现况,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建立、完善诊断质控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座实验室按照自查、现场操作考核、实验室现场考核的程序进行考评,并对各项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实验室检测人员平均为(7.00±1.58)人,其中市级血防机构实验室高级职称平均人数多于县级(t=5.563,P<0.05);平均房屋(3.20±1.64)间,平均面积(117.00±88.29)m2。现场操作考核总分平均(96.40±4.49)分;实验室现场考核总分平均(106.60±6.15)分,其中环境与设施条件、质量体系文件管理与实施分别为实验室现场考核得分最高项(19.60±0.55分)与最低项(15.70±2.39分)(F=2.869,P<0.05)。结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各地应继续加强检测人才梯队建设,强化检测水平的维持和提升,重视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 朱红郑朝晖唐丽蔡顺祥黄希宝涂祖武秦俊曾明星孙茜刘建兵
- 关键词:血吸虫病实验室
- 湖北省2009年急性血吸虫病疫情报告被引量:1
- 2010年
- 朱惠国肖瑛涂祖武苏正明蔡顺祥黄希宝余芳
- 关键词:急性血吸虫病疫情报告发病状态疫情状况
- 湖沼型流行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试点费用-效果评价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短期的费用-效果。方法对8个血吸虫病流行村(试点村)2006-2009的防治措施、经费投入及防治效果进行调查,用项目前与项目实施后人群及家畜感染率每下降1%所需费用及总费用/综合指数作为分析指标,进行费用-效果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各试点村疫情及人口数、人均收入等因素,综合防治效果好,且经费投入低的是蒿州、皇屯及刘园村;南城、宝塔、渡口村综合效果指数较高,但其费用/指数也偏高;水府、洗马村费用/指数较低,但其综合效果指数也偏低。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在湖沼型流行区短期的费用效果明显,但如何结合当地疫情及社会、经济条件开展高效的项目投入,以有限的经费投入在远期产出更大的血防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 朱红陈冬峨黄希宝蔡顺祥涂祖武陈艳艳利国高华曹慕民代凌峰周晓蓉肖瑛
-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染源湖沼型
- 湖北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中期效果评估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评价湖北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中期效果。方法采取以人畜查治病、钉螺控制、晚期血吸虫病救治、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等措施,实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评价防治效果。结果 2004-2008年全省共查病11 063 267人,治疗血吸虫病1 053 051人,扩大化疗5 055 932人。检查家畜(耕牛)1 240 986头,治疗病畜49 710头,扩大化疗800 741头。累计开展药物灭螺98 512.48 hm2,环境改造灭螺29 899.25 hm2。9个试点村及12个重流行县(市、区)以点带面开展了传染源控制措施。至2008年底,全省人、畜(耕牛)感染率分别降至1.71%、2.20%,较2004年分别下降56.15%、64.69%。钉螺面积徘徊在7.55亿~7.99亿m2之间。期间全省达到了疫情控制标准,另3个县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4个县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结论湖北省通过实施以人畜查治病、控制钉螺、晚期血吸虫病救治、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及措施,如期实现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中期目标。
- 朱红刘建兵蔡顺祥黄希宝肖瑛涂祖武周晓蓉张聪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有螺环境野粪检测对血吸虫病传染源监测的作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价有螺环境野粪检测对血吸虫病传染源监测的作用,查找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按水系抽取湖北省荆州市沮漳河滩、嘉鱼县长江外滩、天门市汉北河滩、钟祥市长寿河滩4个人、畜常到的有螺环境,开展钉螺调查和野粪血吸虫病传染源监测。结果 4处环境均有钉螺分布,均有家畜放牧,且有牛和(或)羊粪便污染有螺环境,4处环境均查到阳性牛粪,总的孵化阳性率合计为47.62%。结论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螺环境牛粪孵化血吸虫毛蚴阳性较高,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 涂祖武李博单晓伟朱红蔡顺祥
-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传染源
- 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以机代牛意愿调查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养牛户对以机代牛意愿及影响因素,基层干部对以机代牛工作的认知及工作难点,为开展以机代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血吸虫病重疫区22个县、每个县选取9个村共400养牛户进行问卷调查;选取1个开展了以机代牛的县的基层干部进行现场访谈。结果共调查8239户养牛户,愿意以机代牛的占56.51%,不愿意以机代牛的占43.49%;不同地区间以机代牛意愿相差很大,最高是77.45%,最低仅27.65%;经过统计分析,对养牛户淘汰牛意愿影响差异有显著性的因素是村疫区类型、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田块分布结构、养牛主年龄;疫区基层干部对以机代牛工作有较高的认识。结论以机代牛可先在群众意愿较高的地区整体推进,然后全面推进。
- 蔡顺祥朱惠国黄希宝朱红涂祖武荣先兵彭孝武
-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区意愿
- 血吸虫毛蚴观察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吸虫毛蚴观察装置,包括底板、观测镜、立柱、载物台、光源、背景板;观测镜设在底板上,观测镜的物镜呈水平方向,观测镜可沿物镜方向移动;立柱固定在底板上,载物台设在立柱上并可沿立柱上下移动,光源设在立柱顶部...
- 涂祖武蔡顺祥杨光斌唐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