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瑛

作品数:46 被引量:444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土壤
  • 12篇小麦
  • 9篇籽粒
  • 7篇秸秆
  • 7篇秸秆覆盖
  • 6篇淀粉
  • 6篇有机碳
  • 6篇保护性耕作
  • 5篇玉米
  • 4篇烟草
  • 4篇水稻
  • 4篇水稻籽粒
  • 4篇土壤呼吸
  • 4篇垄作
  • 4篇灌浆
  • 3篇稻穗
  • 3篇蒸腾
  • 3篇田间
  • 3篇土壤酶
  • 3篇土壤碳

机构

  • 42篇河南科技大学
  • 8篇西南大学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 1篇河南省农学会

作者

  • 46篇熊瑛
  • 22篇李友军
  • 21篇吕强
  • 12篇陈明灿
  • 6篇赵全志
  • 6篇付国占
  • 6篇王龙昌
  • 5篇尹飞
  • 5篇杜娟
  • 5篇张伏
  • 5篇张赛
  • 5篇骆炳山
  • 5篇焦念元
  • 5篇吕瑞珍
  • 4篇张亚坤
  • 4篇刘素云
  • 4篇付三玲
  • 4篇周泉
  • 3篇杜相革
  • 3篇马超

传媒

  • 6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作物杂志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钾及其互作对两种质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7
2006年
在大田条件下对弱筋小麦豫麦50和强筋小麦郑麦9023的主要基础品质性状、粉质及拉伸特性和淀粉糊化特性的氮、钾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氮、钾肥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的主要基础品质性状、粉质及拉伸特性的调节效应大于对弱筋小麦豫麦50的调节效应,而对淀粉糊化特性的调节效应则是豫麦50大于郑麦9023。增施氮肥降低了两种质型小麦的籽粒硬度,提高了籽粒的面筋含量,对两种质型小麦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和弱化度及拉伸面积和延展性呈正效应;增施钾肥显著提高了郑麦9023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对豫麦50的粉质仪参数呈负效应,而对郑麦9023呈正效应。氮钾配合施用提高了两种质型小麦的吸水率、弱化度,显著提高了籽粒面筋含量,特别是强筋小麦郑麦9023的含量,显著提高了郑麦9023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增加了两种质型小麦籽粒的延展性,降低了小麦籽粒的拉伸阻力和最大抗阻;对于淀粉糊化特性,增施氮、钾肥及氮钾配合施用对豫麦50呈正效应(除稀懈值外),施氮的效应最大;增施氮、钾肥及氮钾配合施用增加了郑麦9023的稀懈值,而对其余淀粉糊化特性指标呈负效应,氮钾配合施用的影响最大。
李友军熊瑛骆炳山
关键词:小麦品质性状
不同灌浆时期土壤水分对水稻籽粒灌浆性状的调控效应被引量:3
2011年
以粳稻品种新丰2号为材料,采用桶栽,研究了灌浆不同时期土壤水分对籽粒含水量、粒重和充实度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灌浆速率快速增加期与相应粒位籽粒快速脱水期同步,强势粒在花后10~20 d灌浆速率较高,粒重和充实度增加迅速,而弱势粒则在花后15~20 d和花后25~30 d;籽粒含水量与粒重及充实度的关系因粒位和灌浆时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花后5 d和花后15~40 d,弱势粒含水量与其粒重及充实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花后10~25 d,强势粒含水量与其粒重和充实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花后5 d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花后15~25 d适度控水可同时提高强、弱势籽粒的粒重及充实度。
吕强赵全志熊瑛宁慧峰杜相革
关键词:水稻籽粒含水量粒重籽粒充实度水分调控
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对烟草生长及耕层环境的影响被引量:30
2010年
采用大田栽培,研究了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对烟草生长及耕层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处理明显提高了烟草产量和中上等烟比例,其中产量和上等烟比例分别较对照提高12.3%和14.8%,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微生物土壤改良剂能明显改善旺长期土壤耕层的物理性状和生态环境,土壤相对含水量及土壤温度明显增加,0-20 cm耕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微生物土壤改良剂明显改善烟株各生长阶段的生物学性状,其处理烟株的株高、茎粗及节距在旺长期和圆顶期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叶间距分布更趋合理,抗倒伏性增强。第12、13、14和15位叶片的长、宽及面积在团棵期、旺长期和圆顶期均表现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处理烟株高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处理烟株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极显著低于对照,其中发病指数较对照降低19.3%。
李彰熊瑛吕强石秋环李友军
关键词: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烟草
绿肥间作和秸秆覆盖对冬季油菜根际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19
2016年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农田土壤呼吸成为农业碳排放的主要途径,而绿肥对抑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有巨大潜力.在我国西南紫色土地区,有关绿肥间作条件下的农田土壤呼吸特征尚不明确.通过绿肥紫云英与油菜间作,重点研究了秸秆覆盖条件下紫云英与油菜间作对冬季油菜根际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覆盖相比,隔根方式成为影响油菜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绿肥间作使油菜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秸秆覆盖可促进油菜田间土壤呼吸,而绿肥间作抑制了油菜田间土壤呼吸,土壤呼吸受油菜生育阶段影响较大,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总体特征,且与土壤温度之间表现出回归式抛物线关系,根际呼吸在油菜生长后期成为土壤呼吸的主要成分.
周泉王龙昌熊瑛张赛杜娟赵琳璐
关键词:紫云英油菜碳通量
彩色小麦与普通小麦产量形成差异及其生理基础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通过3个彩麦品种与3个不同品质类型的普通小麦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及其生理基础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小麦产量低的原因在于子粒产量形成关键期,其光合生产能力及物质转运能力差;而根系吸收能力及子粒库容活性不是限制因素,且彩色小麦在生育后期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表现在"源—库—流"系统均有较强的活性。
吕强熊瑛马超陈明灿付国占李友军
关键词:彩色小麦群体光合速率伤流子粒含水量
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效益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对华北平原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了秸秆不还田翻耕、秸秆还田翻耕、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免耕4个处理。结果表明:从冬小麦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情况和产量、产值来看,多数性状表现为秸秆还田翻耕>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免耕;从劳动生产率来看,秸秆还田免耕的劳动生产率最高为24.48%,其次为秸秆还田翻耕,再次为秸秆还田旋耕,对照的劳动生产率为最低;从产投比来看,秸秆还田旋耕处理的经济效益较好,适宜推广。
李春霞王俊忠李友军李胜利杨艳萍熊瑛陈阜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冬小麦
不同质型小麦淀粉品质的形成及施肥调控
于2002~2004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地采用了不同质型小麦品种即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温麦4号利弱筋小麦豫麦50,系统研究不同质型小麦产量与淀粉品质的形成及其生理基础,并探讨了氮、磷、钾单施及其配施对强筋小麦和...
熊瑛
关键词:小麦淀粉酶活性施肥调控
文献传递
保护性耕作下蚕豆田土壤呼吸及碳平衡特性被引量:7
2017年
土壤呼吸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为探讨垄作和覆盖对旱三熟蚕豆田土壤呼吸的影响,测定了平作(T)、垄作(R)、平作+半量覆盖(TS1)、垄作+半量覆盖(RS1)、平作+全量覆盖(TS2)、垄作+全量覆盖(RS2)6种处理下的西南紫色土丘陵区蚕豆/玉米/甘薯旱三熟体系中蚕豆生长季节的土壤呼吸变化,分析了蚕豆田碳平衡特性。结果表明,蚕豆生长季节农田土壤呼吸随作物生长一致,呈先增加后减弱的变化趋势,变化范围为0.885~10.213μmol/(m^2·s)。全生育期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TS2>RS2>RS1>TS1>T>R;分别为4.096,3.780,3.441,3.104,2.850,2.439μmol/(m^2·s),较平作不覆盖处理增加了43.7%,32.6%,20.7%,8.9%,-14.4%。垄作显著降低了蚕豆农田土壤呼吸速率,而秸秆覆盖显著提高土壤呼吸速率,且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呼吸总量存在差异,表现为成熟期<苗期<鼓粒期<分枝现蕾期<开花结荚期,其中开花结荚期约占50%;利用根排除法测得蚕豆田根系呼吸占土壤呼吸比例变幅为19.49%~54.23%,利用回归分析法测得结果为37.02%~60.64%,二者均值分别为38.62%和49.12%。不同耕作和覆盖处理下蚕豆田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碳汇,净碳汇为857.26~2236.25kg/hm^2。与平作不覆盖相比,RS2、TS2、RS1、TS1、R分别较平作不覆盖处理T高出160.86%,101.44%,30.78%,47.63%,110.41%,差异达显著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垄作和秸秆覆盖有利于蚕豆田生态系统的碳汇,以垄作+全量覆盖的效果最好。
熊瑛王龙昌赵琳璐杜娟张赛周泉
关键词:土壤呼吸根系呼吸碳平衡蚕豆保护性耕作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Patterns on Carbon and Nitrogen Components of Tobacco Topsoil被引量:5
2014年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ertilizing ways and dynamic changes of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in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of tobacco in Guizhou,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variations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and their ratio of tobacco-topsoil in organic fertilization pattern and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pattern (No fertilizer as control) by pot experiment.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patterns on soil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The content of DOC,DON,TOC and TON in tobaccotopsoil was decreased with the advancing of growth period in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pattern.In the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pattern,the accumulation of DOC and TOC wa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and the accumulation of DON and TON was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2) The TOC content at the different growing stage and DOC content at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 of tobacco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organic fertilization patterns.The accumulation of DON and TON in the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patter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rganic fertilizer pattern and control at the rosette stage and vigorous stage.In the harvest period,the content of DOC,DON,TOC and TON of tobacco-topsoil in the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and organic fertilization patter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3)The DOC/DON ratio and the TOC/TiON ratio was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advancing of growth period in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pattern,but they were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in the organic fertilization pattern and CK.The DOC/DON and TOC/TON ratio of tobacco-topsoil in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patterns was showed as Y J> CK> CG at the different growing stage.The experiment results revealed that:The organic fertilization pattern may improve significantly the accumulation of DOC,DON,TOC and TON of tobacco-topso
吕强熊瑛许灵杰赵二卫杨双剑
关键词:TOBACCO
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以强筋型小麦郑麦9023、中筋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型小麦豫麦5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水化合物、淀粉及其组分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的蔗糖含量均随灌浆进行呈降低趋势,葡萄糖含量在灌浆前期亦呈逐渐降低趋势。郑麦9023以花后6 d籽粒果糖含量最高,而后逐渐降低;豫麦50和温麦4号籽粒的果糖含量亦在花后6 d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至花后24 d时略有升高,而后又迅速降低。郑麦9023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6和18 d,且第1个峰值显著高于第2个;而豫麦50和温麦4号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2 d。随着灌浆的进行,不同类型小麦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豫麦50明显高于郑麦9023和温麦4号。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3类小麦AGPP活性的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8 d,UGPP和SSS活性的峰值,温麦4号分别出现在花后12和18 d,豫麦50和郑麦9023则分别出现在花后18和12 d。
李友军熊瑛骆炳山
关键词:碳水化合物合成酶籽粒灌浆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