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手术
  • 26篇外科
  • 21篇肿瘤
  • 17篇直肠
  • 14篇肠肿瘤
  • 13篇肠癌
  • 12篇直肠肿瘤
  • 12篇静脉
  • 11篇直肠癌
  • 10篇保肛
  • 9篇动脉
  • 8篇手术治疗
  • 8篇外科缝合器
  • 8篇外科学
  • 8篇腺癌
  • 8篇缝合器
  • 8篇保肛术
  • 7篇低位直肠
  • 7篇低位直肠癌
  • 7篇外科手术

机构

  • 67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汕头市中心医...
  • 2篇中铁十二局集...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解放军第41...
  • 1篇解放军第四一...
  • 1篇武警上海总队...
  • 1篇江油市人民医...

作者

  • 67篇王为民
  • 28篇王强
  • 15篇查玮
  • 13篇何远翔
  • 10篇黄海林
  • 10篇蔡清萍
  • 8篇王元和
  • 6篇陈学云
  • 6篇徐学俊
  • 6篇胡志前
  • 5篇傅宏
  • 5篇颜荣林
  • 5篇马妙发
  • 4篇王毅
  • 4篇张伟
  • 3篇姜晓钟
  • 3篇李华宝
  • 3篇赵云富
  • 3篇许超
  • 3篇付红兵

传媒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第二届广州肿...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肿瘤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3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88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的方法评价
2008年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半内收治的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手术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6例。肿瘤下缘距肛缘5~8cm,平均7cm,瘤体直径2~5cm。结果17例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患者均保留了排便、排尿及性功能,无术后并发症。6例恶变者术后病理分期:pTisN0M0期3例,pT1N0M0期2例,pT2N0M0期1例。全组平均随访4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及其早期癌变的一种安全可靠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位于直肠中段较大的病变。
何远翔王为民查玮王强
直肠癌肛管拖出式双吻合器超低位保肛新术式被引量:11
2002年
王为民戴观荣王强王元和李琴
关键词:外科手术手术方式直肠癌
直肠前括约肌途径的直肠外科手术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的安全性和价值。 方法:自1999年12月至2006年6月采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对34例直肠病变行手术切除,其中早期直肠癌13例,绒毛状腺瘤癌变6例,绒毛状腺瘤10例,管状腺瘤...
何远翔王为民王强
关键词:直肠肿瘤保肛手术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直肠拖出双吻合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附46例报告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评价以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技术实施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1997年12月-2005年12月利用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保肛技术,对4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癌肿切除术。肿瘤下缘距肛缘4—7cm,平均5.5cm。Dukes分期:A期26例,B期16例,C期4例。结果46例均成功地保留了肛门和大便控制功能。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2%),吻合口狭窄4例(8.7%)。全组平均随访54个月,其中有2例(4.3%)局部复发。5年生存率为81.3%;无发生排尿功能障碍者;82.4%的男性患者和83.3%女性患者术后性功能良好。结论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保肛术式选择。
何远翔王为民查玮王强
关键词:外科缝合器保肛手术
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应用与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应用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技术实施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利用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保肛技术,对19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癌肿切除术。肿瘤下缘距肛缘4~7cm,平均5.5cm。Dukes分期:A期11例,B期7例,C期1例。结果19例均成功地保留了肛门和大便控制功能。术后发生1例(5.3%)吻合口狭窄。全部患者平均随访20个月,其中有2例(10.5%)局部复发,死亡1例(5.3%),18例存活至今;无发生排尿功能障碍者;83.3%的男性患者和71,4%女性患者术后性功能良好。结论直肠拖出和双吻合器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保肛术式选择。
赵晓光闫飞虎王为民付红兵查玮卞承玲
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缝合器保肛手术
重组链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重组链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8例病程2d^2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重组链激酶50万U/d,7d为一疗程的治疗,同时联合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期间观察患肢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期间有无副作用。结果本组28例中,痊愈2例,显效22例,效差4例。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重组链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好,且安全。
张伟王为民朱大乔
关键词:静脉血栓重组链激酶
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2例被引量:5
2003年
为观察断流加分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 ,总结采用联合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术(即联合术 )治疗 2 2例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均行择期手术 ,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 18例 ,再出血 1例 ,肝性脑病 1例。术前自由门静脉压 (FPP)为 ( 3.96± 0 .39)kPa ,脾肾分流术后FPP为 ( 2 .2 8± 0 .35)kPa ,断流术后FPP为 ( 2 .71± 0 .38)kPa。断流加分流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 ,又降低了门静脉压力 。
王为民王国宏查玮李俊秀徐学俊
关键词:高血压外科
阿斯匹林和纳络酮联用对感染大鼠蛋白质代谢的调理作用
2005年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环氧化酶抑制剂阿斯匹林(Asp)和β-内啡肽受体拮抗剂纳络酮(Nal)对腹腔感染大鼠全胃肠外营养(TPN)时蛋白质分解的调理作用。方法将28只成年腹腔感染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TPN组,n=9)和实验组(Asp+Nal组,n=12),对照组给予常规TPN,实验组在TPN溶液中加入注射用Asp15mg/(kg·d)和Nal注射液1mg/(kg·d),持续4d。测定实验前后体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测定每日氮平衡和尿3-甲基组氨酸(3-MH)的排出量,计算累积氮平衡和累积尿3-MH排出量。结果实验组血清学指标实验前后变化的差值比对照组显著减少,累积氮平衡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累积尿3-MH排出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联合使用环氧化酶抑制剂Asp和β-内啡肽受体拮抗剂Nal可以调理腹腔感染大鼠TPN时的蛋白质代谢,减少蛋白质丢失。
颜荣林王强陈学云王为民
关键词:蛋白质代谢阿斯匹林纳络酮环氧化酶抑制剂血清总蛋白蛋白质丢失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经验(附60例报告)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原发性小肠肿瘤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前仅确诊21例,余均误诊,误诊率达75%。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发生胰瘘1例,病人于术后11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本病少见,容易误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BUS及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邱云峰陈虹许海民王为民
关键词:小肠肿瘤外科手术
经直肠前括约肌局部切除直肠良性肿瘤12例
2009年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治疗直肠良性肿瘤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采用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对12例直肠良性肿瘤行局部手术切除。结果:12例均成功地保留了排便控制功能,无术后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经直肠前括约肌途径手术对直肠良性肿瘤是安全可行、非常有价值的手术方式。
赵伏义王为民查玮
关键词:直肠良性肿瘤手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