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娜
- 作品数:18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医联体背景下的薪酬制度改革研究
- 2018年
- 医联体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医疗模式,形成整体托管、技术帮扶、专科联盟等效果明显的对口支援模式。在不断改革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在医联体背景下的薪酬制度需要采取一定的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医联体背景下的薪酬制度改革。
- 王冠卓刘大旭穆阳王佳娜
- 关键词:薪酬制度
- 基于PBL法教学理念探索高校实验技术人员人才培养模式被引量:3
- 2017年
-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应该以提升实验技术水平作为总目标,将实验研究作为内容标准,如何在实现过程中体现三维实验目标,并将实验内容涵盖相关教学内容,是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其中,重新认识高校实验的功能,并合理设计三维目标、系统探究实验,是实验的重点。本人在高校实验教学过程中,尝试性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下面就基于PBL的高校实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出相关理论探讨和经验总结。
- 王佳娜王冠卓王佳天李文秀
- 关键词:高校实验技术人员
- 基于GC-MS的2型糖尿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对比研究,探讨T2DM的致病机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多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2018年6—7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收集的健康组(60名)、T2DM组(100例)的血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基于GC-MS的T2DM血浆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确定了血浆中L-丙氨酸、乳酸、L-缬氨酸等10种差异代谢物。结论基于代谢组学的GC-MS检测分析得出T2DM患者与健康组代谢模式有明显差异,与糖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代谢途径相关。
- 王佳娜薛傲张悦王岩姚远张宁刘斌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
- 壮骨冲剂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骨钙素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壮骨冲剂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影响,为预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6月龄SD雌性大鼠采用假手术和摘除卵巢手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按一定剂量给用药组灌服壮骨冲剂,西药组灌服尼尔雌醇,假手术组、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3个月后处死大鼠,眼球取血,测定血清骨钙素水平。同时取大鼠双侧股骨用于测定BMD。结果:壮骨冲剂可减缓大鼠摘除卵巢后骨量的丢失,使去卵巢大鼠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升高(P<0.05)。结论:壮骨冲剂通过对钙调激素分泌释放的调节,使骨量的丢失减少,对绝经后的骨质疏松起到防治的作用。
- 王佳娜沈建军雷霞弓箭李建民
- 关键词:骨钙素骨密度骨质疏松症
- 浅谈高校临床医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被引量:3
- 2012年
- 在高校进行教学、实验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学实验室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临床医学实验室模式不能适合高校的发展,更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传统医学科研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并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医学实验室应该加大管理力度,改进实验室管理模式,统一医学科研实验设备,以此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 王佳娜雷霞高慧英弓箭
- 关键词:实验室
- 医学本科院校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策略研究
- 2024年
- 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院校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医学教育改革要求,各高校都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多数医学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方法进行实验课教学,不能满足新时期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本文梳理了医学本科院校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从多个角度全面深入探究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创新策略,旨在探索一种新的适合学生特点的实验技能培养模式。
- 雷霞姜家雪宋世懿姚壮王佳娜
- 关键词:医学教育改革高素质医学人才实验技能培养
- 思维导图法应用于药理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实践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法,验证其应用于药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可行性。方法以两个专业400余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思维导图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通过统计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满意度,进行教学效果比较。结果实验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不同专业学生中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思维导图法在药理学教学中能提高教学效果。
- 雷霞刘海洋王佳娜孙桂华刘明马育轩雷加勇
- 关键词:思维导图药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 蒺藜皂苷对人黑素瘤A375细胞酪氨酸酶和小眼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蒺藜皂苷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A375细胞酪氨酸酶活性、TYR和MITF mR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蒺藜皂苷作用于A375细胞48 h后,应用左旋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375细胞TYR和MIT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应用蒺藜皂苷处理后,酪氨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当达到100μg/m L和200μg/m L时,有统计学差异。TYR和MITF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蒺藜皂苷可能通过增强A375细胞TYR和MITF mRNA的表达,以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素合成,从而为蒺藜皂苷的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
- 张丽宏安丽凤黄敬文鲁光宝刘海洲王佳娜王英莲王兴焱
- 关键词:蒺藜皂苷酪氨酸酶MITF
- 刺齿凤尾蕨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乙醇提取刺齿凤尾蕨药材,提取物依次经过有机溶剂萃取,聚酰胺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色谱分离得到10个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NMR)和质谱(ESI-MS)技术鉴定获得的化合物分别为geopyxin B(1),geopyxin E(2),ent-11α-hydroxy-18-acetoxykaur-16-ene(3),ent-14β-hydroxy-18-acetoxykaur-16-ene(4),neolaxiflorin L(5),ent-3β,19-dihydroxy-kaur-16-ene(6),ent-3β-hydroxy-kaur-16-ene(7),7β,17-dihydroxy-16α-ent-kauran-19-oic acid 19-O-β-Dglucopyranoside ester(8),crotonkinin C(9)和crotonkinin C(10)。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刺齿凤尾蕨中获得。体外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和2对Bel-7402细胞具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7.50,10.60μmol·L-1;化合物1和2对Hep G2细胞具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6.68,11.80μmol·L-1。
- 王佳娜张艳宋丽艳彭玉勃李文静
- 关键词:体外抗肿瘤活性
- 当归/蒺藜不同配比对过氧化氢诱导实验性白癜风豚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考察当归蒺藜不同配比对实验性白癜风豚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过氧化氢脱色法制备白癜风豚鼠模型,当归蒺藜液治疗50 d后,对受试区皮肤的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估,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MAO、Ch E和TYR活性,L-DOPA氧化法测定皮肤TYR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皮肤黑色素的分布情况。结果:应用当归蒺藜液处理后,受试区皮肤逐渐开始着色,血清MAO活性下降,Ch E和TYR活性均有所提高,皮肤TYR活性增加,黑色素的分布明显增多,均有统计学意义,以当归蒺藜(2:1)组最佳(P<0.01)。结论:当归蒺藜不同配比对实验性白癜风豚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MAO、Ch E和TYR活性,增加皮肤黑色素的分布,从而促进皮肤着色实现的。
- 张丽宏安丽凤黄敬文鲁光宝刘海洲王佳娜王兴焱王英莲
- 关键词:当归蒺藜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