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化虹

作品数:171 被引量:964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益普生腹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6篇结肠
  • 33篇结肠炎
  • 32篇溃疡
  • 30篇炎症
  • 27篇肠病
  • 25篇溃疡性
  • 24篇溃疡性结肠炎
  • 23篇炎症性
  • 22篇炎症性肠病
  • 16篇食管
  • 15篇细胞
  • 15篇肠道
  • 12篇幽门螺
  • 12篇幽门螺杆菌
  • 12篇综合征
  • 12篇胃肠
  • 12篇螺杆菌
  • 10篇反流
  • 9篇黏膜
  • 9篇胃肠道

机构

  • 151篇北京大学第一...
  • 7篇北京大学
  • 7篇北京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医院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空军总医院
  • 3篇江苏省中医院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59篇王化虹
  • 32篇刘新光
  • 27篇李俊霞
  • 21篇田雨
  • 21篇刘建湘
  • 19篇谢鹏雁
  • 14篇迟雁
  • 11篇胡伏莲
  • 11篇李懿璇
  • 10篇陈宝雯
  • 10篇滕贵根
  • 6篇田玉玲
  • 6篇郑悦
  • 5篇张维
  • 5篇刘彬彬
  • 5篇孙亚萍
  • 5篇王驰
  • 4篇冯桂建
  • 4篇成虹
  • 4篇许静涌

传媒

  • 11篇中华消化杂志
  • 9篇中华医学杂志
  • 9篇中国医药导刊
  • 8篇世界华人消化...
  • 8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临床荟萃
  • 5篇中国实用内科...
  • 5篇中华炎性肠病...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胃肠病学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4篇中国医刊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肠外与肠内营...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婚姻与家庭(...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祝您健康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13篇2017
  • 15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12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粪便钙卫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预测复发的价值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和预测复发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UC病人49例、结肠息肉38例和对照组133例,均行结肠镜检查,于检查前1 d内留取粪便,采用ELISA法测定粪便钙卫蛋白的含量。UC临床分级采用Mayo疾病活动指数(UCAI),评价粪便钙卫蛋白测定作为判断UC活动性的指标,随访UC病人2年内的复发情况,评价粪便钙卫蛋白对UC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UC组病人活动期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息肉组(P<0.01);粪便钙卫蛋白水平与UC活动性、是否达到黏膜愈合及UC的复发显著相关。结论:粪便钙卫蛋白的含量与UC活动度呈正相关,可客观反映UC的炎症活动及黏膜愈合情况,预测UC的复发。
沈姞李俊霞王化虹谢鹏雁刘新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钙卫蛋白预测复发
胃轻瘫的发病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胃轻瘫是一组以无机械性梗阻的胃排空减缓为主要特点的慢性症状性疾病。由于发病机制不明,治疗方式多为基于经验的姑息性治疗,疗效欠佳且不能改变疾病自然病程。充分认识疾病本质是胃轻瘫治疗的关键,现就近年来胃轻瘫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白歌王化虹
关键词:发病机制胃轻瘫姑息性治疗疾病本质机械性梗阻疗效欠佳
电针猫足三里穴对下食管括约肌压力调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研究电针(EA)猫足三里穴对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的影响,探讨足三里穴与食管动力调节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8只健康家猫行内镜检查,确定无镜下食管病(炎)。随机分为足三里穴组、非经非络穴组。应用加拿大E-7-1-1-1-2-5-5-5型8通道细微注水测压管和荷兰UPS-2020型食管测压系统测定猫LESP。[结果]EA猫足三里穴和非经非络穴期间和停止后,LESP较EA前均有显著性升高,足三里穴组EA期间LESP由(16.21±5.49)mmHg(1mmHg=0.133kPa)升高至(23.14±8.81)mmHg(P<0.01),EA停止后LESP升至(25.50±6.73)mmHg(P<0.01);非经非络穴组EA期间LESP由(15.64±3.61)mmHg升至(18.93±5.57)mm-Hg(P<0.01),EA停止后LESP升至(20.43±5.24)mmHg(P<0.01)。EA足三里穴对LESP的升高程度在EA期间和停止后均明显高于非经非络穴(P<0.05)。[结论]EA健康猫足三里穴可以升高LESP,对下食管括约肌具有良性调理功能,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张晓艳谢鹏雁王化虹刘建湘刘彬彬牟向东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穴下食管括约肌压力
功能性便秘结肠动力学改变初探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为了解功能性便秘的结肠动力学变化。方法:对24例便秘患者和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远段结肠气囊扩张及腔内压力测定。结果:便秘组中6例(6/24)在降结肠、3例(3/24)在乙状结肠气囊扩张时出现了气囊远侧结肠收缩,而对照组中未见这一现象。便秘组中10例在降结肠或乙状结肠气囊充气达60ml即产生腹胀或腹痛等不适感觉,而对照组在气囊充气达60ml时亦无不适感觉。结论:远段结肠收缩不协调可能是功能性便秘产生原因之一,而便秘伴随症状的产生则可能与结肠收缩不协调和对气囊扩张敏感性增高有关。
刘建湘刘新光王化虹陈宝雯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结肠动力气囊扩张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VT)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 14例MVT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 腹痛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 ,急性MVT 10例均表现为剧烈腹痛 ,其中 9例有肠梗阻或腹膜炎的表现。慢性MVT主要表现餐后腹痛、体重下降等。本组病例均有伴随疾病存在。抗凝保守治疗和手术是MVT的主要治疗手段。结论 MV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临床上极易误诊。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李俊霞贺蕾刘新光郑悦王化虹
关键词: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合并症
炎症性肠病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背景随着我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的上升,炎症性肠病相关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情况值得关注。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4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内镜随访的39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发生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为结局事件,以患者的病程为时间变量,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39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13例发生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2例、克罗恩病1例;腺瘤样病变或肿物(ALM)10例、异型增生相关病变或肿物(DALM)3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炎症性肠病家族史、疾病活动程度和疾病复发情况与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有回归关系(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无炎症性肠病家族史者、中度活动者及疾病偶发患者的累计生存率高于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者、重度活动者及疾病频发/持续活动患者(χ~2值分别为4.631、7.382、13.438,P值分别为0.031、0.007、〈0.001)。10例ALM患者中9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1例多发ALM患者行全结肠切除;3例DALM患者1例行全结肠切除,2例因病情较重或全身情况差未行手术治疗。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结肠隆起型异型增生的发生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影响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疾病活动程度和疾病复发情况。
田雨李俊霞田原刘冠伊王化虹刘新光
关键词:肠炎克罗恩病增生
褪黑激素对大鼠远端结肠运动的影响
徐玲王化虹陈宝雯
关键词:结肠运动
文献传递
电针足三里穴对猫食管体动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电针健康猫足三里穴对食管体部运动的影响,研究足三里穴与食道动力调节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家猫28只,均行内镜检查,确定无镜下食管病(炎),随机分为足三里组、非经穴组各14只,分别应用食管测压系统测定电针双侧足三里穴与非经穴前后猫食管体部下段及上段蠕动波压力(KEPP)及传导速度。结果:电针前及电针期2组食管体部KEPP及传导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电针停止后60min,足三里组食管体部下段KEPP及传导速度较电针前明显升高(88.9±23.3mmHg与75.6±19.8mmHg,3.6±1.7cm/s与1.7±0.5cm/s,均P<0.05),非经穴组各时段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电针健康猫足三里穴可引起食管体部下段蠕动波压力及传导速度显著增加,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张晓艳谢鹏雁王化虹刘建湘牟向东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食管体部
人抗菌肽LL-37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炎症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LL-37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09/2008-12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UC患者32例,并按UC疾病活动指数(UCDAI)分为轻、中、重度活动组;选择同时期行结肠镜发现有结肠息肉的患者为对照组;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不同疾病活动度UC患者的炎症结肠黏膜中LL-37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4)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LL-37在正常结肠黏膜和炎症黏膜中的表达部位;用炎症因子体外刺激结肠上皮细胞,观察其对LL-37表达的影响.结果:活动期UC患者炎症结肠黏膜中LL-37和炎症因子的表达较正常黏膜增高(LL-37:4.97±6.95,31.46±10.74,75.50±13.19vs0.27±0.45;TNF-α:97.04±23.74,201.07±33.46,290.81±30.45vs72.82±18.85;IL-1β:72.98±38.03,153.46±22.68,211.34±25.12vs38.56±10.38;IL-4:26.04±12.47,46.38±15.12,46.94±16.53vs19.34±11.61,均P<0.05),且随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而增高,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γ=0.965,0.940,0.628,均P<0.01);LL-37表达于人正常结肠黏膜和UC患者炎症结肠黏膜的表层上皮,另外在UC患者炎症黏膜中浸润的大量炎症细胞内存在高表达;体外炎症因子刺激并不能上调结肠上皮细胞中LL-37的表达.结论:抗菌肽LL-37在活动期UC患者炎症结肠黏膜中的高表达及其与炎症因子呈正相关,提示其参与了UC的免疫炎症过程,但其机制可能与结肠上皮细胞无关.
李懿璇王化虹迟雁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
乳酸杆菌和幽门螺杆菌
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乳酸杆菌不但具有高效体外抑杀HP的能力,而且在体内能够明显降低HP的感染密度和减轻炎症。乳酸杆菌可通过与胃上皮细胞和胃黏液素结合干扰幽门螺杆菌和胃上皮细胞的交互作用,在肠胃粘膜表面定植占位,构成生理屏...
王化虹孙晶雪胡伏莲
关键词:胃肠道疾病乳酸杆菌幽门螺杆菌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