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卉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大麦
  • 6篇花叶
  • 6篇花叶病
  • 6篇黄花叶病
  • 5篇花叶病毒
  • 5篇黄花叶病毒
  • 4篇大麦黄花叶病
  • 3篇大麦黄花叶病...
  • 3篇大麦品种
  • 2篇地理分布
  • 2篇毒病
  • 2篇抗病
  • 2篇病毒
  • 2篇病毒病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粘菌
  • 1篇真菌
  • 1篇植物病毒
  • 1篇植物病毒病
  • 1篇植物病害

机构

  • 9篇浙江省农业科...

作者

  • 9篇阮义理
  • 9篇王卉
  • 7篇邹皖和

传媒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大麦科学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4篇199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麦成熟胚培养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1993年
接种和培养了17个冬大麦品种的成熟胚,比较了培养基、接种方法及不同2,4-D 浓度对大麦成熟胚培养的影响,发现大麦基因型间诱导愈伤有明显差异;二棱大麦品种诱导愈伤的频率明显高于四棱和六棱大麦品种。种子接种比离体成熟胚接种出愈率高;2,4-D 浓度在1—8mg/l 范围内对诱导愈伤无差异。另外还比较了不同来源的愈伤块形态结构上的差异.
王卉阮义理
关键词:大麦
植物病毒病的风轮状内含体被引量:2
1993年
在目前公认的34个植物病毒组中,有25个病毒组的病毒能在寄主植物中产生内含体。能否产生内含体及内含体的形态结构是病毒组的主要特征之一。植物病毒内含体最早由steere williams于1953年在感染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烟草叶片中观察到,呈晶板状(Crystalline plates)。以后人们渐渐认识到内含体与病毒病害密切相关,但从发现至今近40年内,对内含体的产生及其功能仍不很清楚。
王卉阮义理
关键词:植物病害病毒病
我国真菌传大小麦病毒病的地理分布被引量:8
1997年
作者于1990~1995年调查我国大、小麦各生态区,共计20个省、市、区,116个县、市的大麦黄花叶病、小麦黄花叶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和小麦土传花叶病的分布区域。结果表明,3种真菌传病毒病其分布仅限于冬麦区。大麦黄花叶病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钱塘江流域和东部沿海。小麦黄花叶病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大渡河、青衣江,黄河中、下游及其支流渭河流域、淮河流域。小麦土传花叶病仅局部冬麦区发生,与小麦黄花叶病混合并发。3种病害的分布范围为北纬28~37°50′东经102~122°40′之间。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
关键词:大麦黄花叶病土传花叶病地理分布
大麦黄花叶病毒的新抗源
1995年
作者继80年代后,对一些国内农家大麦品种和新引进的国外大麦品种,进行了抗黄花叶病毒的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我国农家大麦品种257份,日本品种42份,欧、美品种84份,合计383份。早熟3号为感病对照品种。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
关键词:大麦黄花叶病毒抗源
日本和西欧大麦品种对我国大麦黄花叶病的抗感性反应被引量:1
1994年
据39个日本大麦品种和48个西欧大麦品种对中国大麦黄花叶病毒(Ba YMV)分离物的抗病性反应得出,抗日本BaYMV的大麦品种,多数也抗中国的BaYMV,少数为感。感日本BaYMV的大麦品种,多数也感中国的BaYMV,仅少数为抗病,说明中、日两国BaYMV分离物的致病性差异较小。抗西欧BaYMV的大麦品种,对中国的BaYMV,多数品种为感,少数品种为抗。感西欧BaYMV的大麦品种,多数也感中国的BaYMV,少数品种抗。说明中国和西欧两地区BaYMV分离物的致病性差异较大。中国BaYMV分离物的致病力和日本的相似,都比西欧的BaYMV分离物要强。作者还讨论了造成BaYMV致病性差异的可能原因。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石岑陈和
关键词:大麦黄花叶病毒
我国禾谷多粘菌地理分布和生理分化研究
1999年
调查我国26 个省、市、自治区,93 个县市,183 个取样点,1 373 个大、小麦根样本。根据休眠孢子出现频率(有休眠孢子样本数/总样本数)和每克麦根休眠孢子数,将我国禾谷多粘菌的分布区分为3 个,多菌区包括江、浙、沪、皖、赣、湘、鄂和鲁的大部分和川、陕小部分,冀个别地区;少菌区包括豫大部和晋、甘小部或个别地区;其余地区为无菌区。分布区主要在长江、黄河和淮河中下游流域。禾谷多粘菌的分布范围比大麦黄花叶病等 3 种病毒病的分布更广泛。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
关键词:禾谷多粘菌地理分布生理分化
浙、苏、沪的大麦黄花叶病毒对日、英、德部分大麦抗病品种的致病性研究
1993年
我国大麦黄花叶病以浙江、江苏和上海3个省市为重。为了探明这3个省市的大麦黄花叶病毒对来自日本、英国和德国的部分大麦抗黄花叶病品种的致病性,于1990—1993年进行了本研究。材料和方法供试日本抗病品种31个,英国和德国抗病品种26个,分别在浙江省嘉善、宁波、浦江、江苏省盐城和上海市等5个病圃(分离物),进行了自然诱发测定,于发病盛期调查株发病率和严重度,并用血清ELISA法检测品种感病情况。发病级别:无症状,且血清检测为阴性的品种为免疫(Ⅰ),株发病率<5.0%为高抗(HR),株发病率>5.1%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石岑陈和
关键词:大麦黄花叶病毒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评价大麦品种对黄花叶病毒的抗性
1995年
选用国内外大麦种质资源384份,分别种植于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的3个病圃中。用F(ab’)2-ELISA检测带毒情况,并进行田间发病率调查。结果有364份大麦品种经血清学检测与田间发病相符,发病轻重与植株内病毒含量基本一致。另有20份大麦品种经检测为阳性,但田间未查到明显病株,为隐症带毒。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
关键词:ELISA大麦黄花叶病毒抗病性
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毒主要分离物对大麦品种致病性的研究
1993年
大麦黄花叶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大麦的重要病害,造成严重减产。我们以往初步研究认为,我国各地大麦黄花叶病毒对大麦品种的致病性存在差异。近年日本和西欧等报道,本病毒具有不同株系。为了探明我国该病毒致病性的分化,进行本研究,现将结果报道于后。一。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黄水淼
关键词:大麦黄花叶病病毒分离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