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向槐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药学会肝炎用药研究基金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衰竭
  • 4篇肝衰
  • 4篇肝衰竭
  • 2篇乙型
  • 2篇人工肝
  • 2篇细胞
  • 2篇功能衰竭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 2篇肝功能衰竭
  • 2篇肝衰竭患者
  • 2篇肝炎
  • 1篇单药治疗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浆置换联合...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微量
  • 1篇阳性

机构

  • 6篇佛山市第一人...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王向槐
  • 3篇赖春颜
  • 2篇梁敏锋
  • 2篇叶一农
  • 2篇龙辉
  • 2篇严海明
  • 1篇刘全妹
  • 1篇陈笑芬
  • 1篇罗红涛
  • 1篇林小清
  • 1篇吴奎海
  • 1篇李宗良
  • 1篇白红莲
  • 1篇杨光
  • 1篇林小清
  • 1篇龙辉
  • 1篇孙婧
  • 1篇陈建华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器官移植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接受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平均每日脑脊液引流液量为(298±105)ml,儿童平均每日脑脊液引流液量为(176±93)ml,成人平均持续引流天数为(20±6)d,儿童平均持续引流天数为(20±14)d。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后患者的脑脊液WBC、RBC计数及蛋白定量呈下降趋势,脑脊液生化的葡萄糖、氯化物呈上升趋势;此外持续腰大池引流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颅内高压,减少甘露醇的应用剂量。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中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是安全、有效的。
赖春颜梁敏锋王向槐龙辉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腰大池引流颅内高压脑脊液
舒适护理在肝衰竭患者组合型人工肝围治疗期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衰竭患者组合型人工肝围治疗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180例肝衰竭患者按治疗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围治疗期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围治疗期舒适度[94.4%(85/90)]、满意度[97.8%(88/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1%(64/90)、85.6%(77/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实施促进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有利于人工肝治疗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林小清陈笑芬王向槐
关键词:病人满意度舒适护理
肝衰竭、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微量元素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肝衰竭、肝硬化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方法应用微量元素分析仪,检测26例肝衰竭患者、23例肝硬化患者及20例对照者血清中的5种微量元素(Cu、Zn、Ca、Mg、Fe),比较肝衰竭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间各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衰竭组及肝硬化组的血清锌、钙、镁、铁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患者血清铜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衰竭及肝硬化患者存在微量元素紊乱情况。
赖春颜李宗良王向槐
关键词:微量元素肝衰竭肝硬化
人工肝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衰竭的病死率极高,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报道,美国急性肝衰竭成人患者的自然生存率约为45%,接受肝移植的比例仅占25%[1]。在我国,由于伦理、技术、经济等诸多原因,接受肝移植的患者比例更低。肝源紧缺、术后细胞因子失衡等问题限制了手术的开展。人工肝能清除肝衰竭患者体内的毒素,改善肝移植术前后细胞因子平衡,提高患者生存率,从而成为部分终末期肝病患者过渡到肝移植的桥梁。目前在乙肝肝衰竭发病机制的各种理论中,细胞因子的作用逐渐受到肯定和重视,新的细胞因子在乙肝肝衰竭中的潜在功能也在进一步研究中。鉴于细胞因子的变化与肝衰竭的进展或转归之间有着内在关联,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探索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机制有着重要的价值。
王向槐罗红涛
关键词:人工肝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肝移植细胞因子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疗效比较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酯(ADV)初始联合治疗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耐药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HBeAg阳性CHB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服用LAM(100 mg/d)和ADV(10 mg/d),1次/d,疗程为48周;单药组服用ETV(0.5 mg/d),1次/d,疗程48周。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HBeAg转阴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在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8,P>0.05),但治疗36周时单药组ALT复常率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2,P<0.05)。治疗12和48周时,两组间的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7、1.976,P>0.05),治疗24和36周,单药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0、9.164,P<0.05)。两组间的HBeAg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耐药,安全性良好。结论治疗48周时,LAM与ADV初始联合或ETV单药治疗HBeAg阳性CHB均具有较好的疗效;ETV单药治疗容易较早出现ALT复常和HBV DNA阴转;两组药物安全性好、耐药率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严海明陈建华叶一农龙辉王向槐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IL-17和IL-6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对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6的影响。方法 30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单次治疗。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IL-17、IL-6浓度,同时记录血清ALT、TBil等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衰竭组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分别为(123.5±23.0)pg/ml、(110.0±18.5)pg/ml,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5±6.3)pg/ml、(27.8±5.9)pg/ml和正常对照组(34.7±3.3)pg/ml、(12.1±5.1)pg/ml,P均<0.001;治疗后血清IL-17、IL-6水平分别为(84.7±21.4)pg/ml、(75.8±16.6)pg/ml,较治疗前下降(t=35.1,P<0.001;t=33.4,P<0.001);与好转组相比,人工肝对恶化组血清IL-17、IL-6清除效率降低(t=3.8,P<0.05;t=3.9,P<0.05);人工肝对血清IL-17、IL-6清除效率均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0.53、P=0.003;r=-0.43,P=0.01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能有效降低肝衰竭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其对IL-17、IL-6的清除效率可能与患者预后有关。
王向槐叶一农梁敏锋林小清刘全妹白红莲龙辉严海明孙婧杨光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
佛山市52例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加强非牧区临床医生对布鲁杆菌病的认识,为早期诊断布鲁杆菌病,防止误诊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血培养为布鲁杆菌的52例住院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感染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71.15%),40~70岁年龄段患者占76.9%,职业分布前三位是退休或家务人员(23.08%)、饮食业(19.23%)、屠宰销售业(15.38%)。98%病例为急性期病人,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92.30%)、关节痛(44.00%)、脾大(31.00%)、淋巴结肿大(23.08%)等。实验室检查腺苷脱氢酶升高者占84.62%,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血沉升高者分别占88.46%、82.69%、69.23%。结论非牧区城市的布鲁杆菌病例呈散发,临床表现复杂,累及多器官。临床医生需注意非畜牧业的人群发病,防止误诊。该病急性期患者治疗不规范,易致病情反复,迁延为慢性。
赖春颜王向槐吴奎海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疾病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