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彩色多普勒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 1篇嗜酸性筋膜炎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系统性红斑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内皮
  • 1篇内皮功能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3篇王学青
  • 2篇张艳
  • 1篇杨一凌
  • 1篇周元媛
  • 1篇于瑞娜
  • 1篇张克敏
  • 1篇张瑞芳
  • 1篇曾庆虎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嗜酸性筋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嗜酸性筋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7例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的超声图像。
周元媛曾庆虎王学青张瑞芳
关键词:嗜酸性筋膜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颈总动脉超声表现及分析
2010年
目的应用高频二维超声及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参数,无创性评价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方法研究对象包括86例SLE患者,分为SLE1组50例(病程<5年)、SLE2组36例(病程>5年)和45例健康对照者。高频二维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并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分析β(僵硬系数)、Ep(压力应变弹性系数)、AC(顺应性)、AI(扩大指数)、PWVβ(脉搏波传播速度)。结果①SLE2组与对照组比较IMT、β、Ep、AI、PWVβ升高,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LE1组与对照组比较IMT、β、Ep升高,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LE2组与SLE1组比较IMT、β、Ep升高,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照组、SLE1组、SLE2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15.6%、28.0%和41.7%,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在颈总动脉结构方面及功能方面即有反映,且随病程进展程度加重。高频超声及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张艳杨一凌于瑞娜王学青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颈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内径及血流量,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反应性充血时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应性充血时血流量变化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评价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
张艳张克敏王学青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