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军

作品数:2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手术
  • 6篇锁孔
  • 6篇锁孔手术
  • 5篇细胞
  • 5篇颅脑
  • 4篇动脉
  • 4篇入路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显微手术
  • 4篇脑膜
  • 4篇出血
  • 3篇切除
  • 3篇颅底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出血
  • 3篇脑膜瘤
  • 3篇脑损伤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动脉瘤

机构

  • 19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阜新市中心医...

作者

  • 22篇王志军
  • 10篇于春泳
  • 10篇薛洪利
  • 8篇许锋
  • 8篇梁国标
  • 8篇宋振全
  • 7篇赵明光
  • 6篇王乃耿
  • 6篇孙晓宇
  • 6篇邵双伟
  • 5篇郭学军
  • 4篇周江潮
  • 2篇潘冬生
  • 2篇蔺迪
  • 2篇陶英群
  • 2篇周江朝
  • 2篇刘民培
  • 2篇周安
  • 1篇王晓刚
  • 1篇张海峰

传媒

  • 5篇沈阳部队医药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2010中华...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息化多学科协作模式救治严重颅颌面伤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信息化多学科协作模式临床救治严重颅颌面伤。方法分析42例严重颅颌面伤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伤情特点和应用信息化多学科协作模式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头部CT扫描显示额颞叶挫裂伤32例,其中伴脑内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3例;上颌骨骨折23例,其中Le FortⅠ型5例,Le FortⅡ型8例,Le FortⅢ型10例;下颌骨骨折12例。本组恢复良好20例(47.6%),中残14例(33.3%),重残2例(4.8%),植物状态生存1例(2.4%),死亡5例(11.9%)。患者恢复原有咬合关系,无明显颌面畸型者31例(83.8%)。结论严重颅颌面伤患者伤情复杂,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应针对具体伤情采用信息化多学科协作模式救治。
赵明光郭学军宋振全梁国标王志军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
硬膜外血肿致硬脑膜静脉窦狭窄或闭塞的外科治疗被引量:8
2014年
人脑的皮层静脉缺少中膜,而且没有静脉瓣,硬脑膜静脉窦一旦受压闭塞或血栓形成,将引起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逆流,导致广范静脉性脑梗死。颅脑外伤所致的硬膜外血肿可压迫硬脑膜静脉窦使其闭塞或形成血栓。其引发的症状较为隐匿且多样,易被漏诊、误诊。
宋振全潘冬生赵明光范涤刘洋王志军
关键词:硬脑膜静脉窦硬膜外血肿静脉瓣外科治疗静脉性脑梗死血栓形成
34例颅脑火器伤特殊类型的早期诊疗被引量:1
2013年
颅脑火器伤(missile craniocerebral injury,MCI)有基本类型和特殊类型.特殊类型是指由于损伤部位的解剖和组织结构特殊性以及损伤机制的复杂性,决定了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伤情转归等方面与MCI基本类型有明显差异[1].在遵循颅脑创伤救治基本原则的同时,应针对MCI特殊类型的具体伤情采取个体化早期诊断和治疗.笔者回顾性分析我科198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4例特殊类型MCI患者,总结其早期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郭学军赵明光梁国标宋振全王志军
关键词:颅脑火器伤早期治疗方法诊疗MCI
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111例被引量:1
2010年
为探讨并总结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回顾性总结经锁孔显微手术治疗111例各个不同部位的颅底脑膜瘤,其中经额眉上或眉间上额纹切口切除双侧颅前窝底脑膜瘤25例,鞍区脑膜瘤(含鞍结节、前床突及鞍隔)23例;经额下或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8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和脑桥小脑角脑膜瘤18例;经改良的乙状窦前-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7例。15例小脑幕脑膜瘤和4例镰幕区脑膜瘤,经相应部位开颅切除。全切除肿瘤104例,次全切除7例,无死亡。结论:锁孔显微手术是切除颅底脑膜瘤的一种损伤小和效果好的方法。
薛洪利于春泳陶英群许锋邵双伟周江潮王志军王乃耿孙晓宇
关键词:锁孔手术显微手术
锁孔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111例
目的探讨并总结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经锁孔显微手术治疗111例各个不同部位的颅底脑膜瘤,其中经额眉上或眉间上额纹切口切除双侧
薛洪利于春泳陶英群许锋邵双伟周江潮王志军王乃耿孙晓宇
关键词:脑膜瘤颅底锁孔手术显微手术
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对脊髓压迫伤后神经痛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HES 130/0.4,万汶)对脊髓压迫伤后神经源性疼痛的作用。方法 SD雄性成年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第1组去除T7-8椎板后缝合作对照组,其余3组为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模型,并经尾静脉分别给予生理盐水、HES 40、HES 130/0.4处理;4组均行行为学检测后肢机械痛敏压力阈值(paw withdraw pressure threshold,PWPT)和热痛敏潜伏期(paw withdraw latency,PWL)变化;静脉注射伊文氏蓝(evens blue,EB)测脊髓组织内EB含量,观察血脊髓屏障(blood spinal cord barrier,BSCB)情况;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 HES 130/0.4可以缓解异常通透的BSCB,抑制损伤区域的炎症反应,并下调IL-1、IL-6、TNF-α表达;脊髓损伤后,PWPT和PWL明显降低,给予HES 130/0.4处理后有显著改善。结论 HES 130/0.4对脊髓损伤后并发的神经源性痛有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改善异常通透的BSCB来抑制其损伤区域的炎症反应。
刘宏波宋振全梁国标王志军赵明光赵旭雷伟李宾
关键词:炎症羟乙基淀粉
锁孔入路一期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多发动脉瘤
2011年
自2007年以来,我们采用锁孔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动脉瘤110多例,其中多发性动脉瘤11例,约占10%,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薛洪利于春泳许锋王志军王乃耿孙晓宇
关键词:大脑前循环动脉瘤多发锁孔手术
应用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探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安全性。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实验组连续3天给予G-CSF300μg/天。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并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34+和CD133+细胞计数及磁共振波普分析(MRS)评价治疗前后受损部位的N-乙酰氨基酸(NAA)含量,常规评价其功能恢复情况。监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评价其安全性。实验组治疗后CD34+、CD133+细胞计数和受损部位的NA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白细胞计数同步增加(P<0.05)。治疗1个月时实验组GCS评分较对照组略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t=0.032,P>0.05),随访3个月、6个月时GC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t=1.418,1.592,P<0.05),随访6个月时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3.576,P<0.01),实验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用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迁移至脑损伤区域并分化为神经细胞,明显改善神经功能。
薛洪利周江朝于春泳刘民培邵双伟许锋王志军蔺迪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型颅脑损伤干细胞神经功能
应用G-CSF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
<正>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不可逆性神经细胞坏死,造成各项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深入,发现骨髓干细胞是一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群,在生长和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薛洪利周江朝于春泳刘民培邵双伟许锋王志军蔺迪
文献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后外周血CD34+、CD166+与白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指继发于高血压的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高血压脑出血的...
王志军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白细胞CD34+细胞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