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陵 作品数:46 被引量:29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理学 更多>>
农杆菌介导法将转录因子ABP9转化大豆及遗传转化条件优化研究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人类的主要食用蛋白和工业原料的来源。近些年随着我国水土资源的严重流失,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大,大豆的生产受干旱、盐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产量很不稳定,产品已远远不能自给。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手... 王昌陵关键词:大豆 农杆菌介导法 转录因子 文献传递 根癌农杆菌介导大豆转化LePT1基因的研究 2014年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大豆胚尖的遗传转化方法将番茄的LePT1基因导入辽豆17基因组中,以期获得能够高效利用磷素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种。PCR结果表明,T0和T1代植株基因组均扩增出1.6 kb的目的条带,测序并进行在线Blast比对表明该条带与LePT1基因相同,与试验预期相一致。结果表明LePT1基因已成功转入T0代植株,并在T1代大豆基因组中稳定遗传。 张兴政 王昌陵 卢福荣 韩阳 宋书宏关键词:大豆 根癌农杆菌介导 大豆钾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09年 从钾肥促进大豆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植株的抗旱、抗病虫害、抗倒伏等抗逆性进行综述,并阐述了钾肥对大豆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总结了大豆的需钾特性,为钾肥在大豆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闫春娟 宋书宏 王文斌 曹永强 董丽杰 王昌陵关键词:钾营养 大豆 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大豆花粉萌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大豆花粉萌发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蔗糖,Ca2+源为CaCl2,有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为GA3;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选取的8个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出3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初始pH、蔗糖和GA3,且3个因素在PB设计的水平范围内对响应值的影响均为正效应。 王昌陵 宋书宏 孙旭刚 王文斌关键词:萌发 PLACKETT-BURMAN设计 影响因素 高产条件下大豆品种辽豆32产量构成与干物质分配特性分析 2023年 分析高产大豆品种辽豆32在辽宁朝阳、阜新、沈阳、铁岭和丹东等地区的产量表现及其在不同产量水平下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明确高产条件下该品种的产量构成与干物质分配特性,为辽宁省大豆高产创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朝阳地区通过密植和高肥处理,在14784株/667m^(2)密度条件下获得了352.73 kg/667m^(2)产量,相比于其他4个地区常规条件下产量提高36%~112%。不同产量水平下辽豆32的株型、产量结构和干物质分配特点存在显著差异。辽豆32在高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株高和主茎节数,并且在主茎第13~16节位间具有较多的着荚数,同时具有较高的每荚粒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高产条件下高密度群体导致辽豆32表现为主茎优势型,植株干物质主要积累于主茎着荚及其籽粒中,主茎着荚及籽粒干物质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常规密度群体。辽豆32主茎和分枝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在适宜地区构建高密度群体是获得高额产量的重要基础。 王昌陵 李盛有 曹永强 王文斌 宋书宏关键词:大豆 高产 高产创建 不同耐旱型大豆生理特性对不同降雨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7 2018年 为明确不同耐旱基因型大豆生理性状对不同降雨气候条件的响应,田间条件下,以耐旱型品种辽豆14和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为研究对象,探讨半干旱地区阜新和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对两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分别比较大豆植株V4、R2、R4和R6时期的叶绿素含量、株高、植株各部位鲜重、干重。结果表明:一般而言,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种植的大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半干旱地区阜新。一般情况下,植株根、茎、叶、叶柄和豆荚的含水量均表现为,同一时期,同一品种,沈阳的值高于阜新,但部分取样时期处理间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品种对根含水量的影响则因取样时期和地点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大豆植株茎、叶、叶柄、豆荚的含水量均表现为,同一时期,同一地点,耐旱品种辽豆14的值高于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但多数情况下处理间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植株各部位器官生物量的变化表现为,除R4期植株的根生物量和茎生物量、R6期的豆荚生物量表现为,同一品种辽豆14阜新种植高于沈阳种植,且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时期各器官的生物量均表现为,同一品种辽豆14或者辽豆21,沈阳种植均高于阜新种植。成熟期大豆植株的器官分配比例表现为:子粒>荚皮>根、茎。子粒的分配比例为,辽豆14>辽豆21;而荚皮、根、茎的分配比例则为,辽豆21>辽豆14。大豆单株荚数与产量变化相一致。干旱胁迫降低了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却提高了百粒重。辽豆14的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均高于辽豆21,但百粒重却低于辽豆21。本研究结果明确了耐旱型大豆应答干旱胁迫的生理优势,丰富了辽宁省大豆抗逆栽培的理论知识。 闫春娟 王文斌 曹永强 孙旭刚 宋书宏 王昌陵 张立军关键词:生理特性 大豆 降雨特征 大豆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2007年 大豆分子育种代表了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通过综合利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模拟与遗传育种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大豆分子育种可对大豆从表型到分子等多个层次进行遗传操作,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最终实现大豆品种的定向遗传改良。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的开创者,将国内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国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由于知识所限对未提及的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此致歉。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大豆分子育种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距普遍存在,然而,有些分子育种相关研究如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等方面则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笔者认为,大豆分子育种正朝着遗传图谱信息多元化、基因发掘规模化、分子育种技术高效化、分子育种理论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邱丽娟 王昌陵 周国安 陈受宜 常汝镇关键词:大豆 分子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转基因育种 基因组学 生物信息学 基于嫁接评价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对籽粒产量的贡献 2020年 利用嫁接技术创造的试验平台评价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对地上部籽粒产量的贡献能力,并明确其与根系性状的关系,为大豆根系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22份辽宁省育成大豆品种作为砧木,分别与辽豆21接穗进行嫁接,分别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测定根系性状以及籽粒产量,并以辽豆21自身嫁接作为对照,将各嫁接植株的增产比定义为根系贡献值。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植株的籽粒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正常供水条件下22份大豆品种的根系贡献值为-33.61%~26.77%,而水分胁迫下根系贡献值为-29.26%~62.80%。在正常供水下,大豆根系贡献值与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组织密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但与根系干质量和根冠比呈极显著负相关。水分胁迫下,大豆根系贡献值与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干质量、根冠比和根系组织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由此说明,能够以较少的干物质投入形成发达的根系的大豆种质资源对于大豆高产、抗旱育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李盛有 曹永强 王昌陵 张立军 武丽石 张丽 陈艳秋 王文斌 宋书宏关键词:大豆 嫁接 根系 籽粒产量 水分胁迫 基于嫁接技术评价不同耐旱型大豆根系对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2020年 为阐明不同耐旱型根系的生理特征及其对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从而为大豆根系改良和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嫁接技术,以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作为共同接穗,分别与22份辽宁省育成大豆品种砧木嫁接,评价22份根系对植株抗旱性的贡献能力。采用盆栽试验,在结荚期设置正常供水(80%田间持水量)和干旱胁迫(50%田间持水量)处理,控水后15 d测定根系生理性状,成熟期根据产量性状计算各嫁接植株的耐旱隶属函数值。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植株的耐旱隶属函数值为0.23~0.84,根据聚类分析将22个品种砧木分别划分为6个干旱敏感型、10个中间型和6个耐旱型。正常供水条件下,不同类耐旱型砧木的根系伤流液重量和根系活力无显著差异,但干旱胁迫下表现为:耐旱型>中间型>干旱敏感型。干旱胁迫下,嫁接干旱敏感型砧木的大豆植株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大,而嫁接耐旱型砧木的大豆植株则仍能维持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由此说明,干旱下耐旱型根系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从而能够提高大豆植株的抗旱性。 李盛有 孙旭刚 王昌陵 曹永强关键词:大豆 嫁接 根系 抗旱性 光合能力 水钾耦合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下不同生育时期水分状况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营养生长期涝害能一定程度上增加蛋白质含量外,开花期和结荚期土壤干旱或涝害胁迫均降低了蛋白质及脂肪的含量;钾肥有提高大豆脂肪、降低蛋白质含量的趋势,但只有在水分供应适宜时,钾肥效果才显著。各生育时期土壤干旱或涝害胁迫均影响大豆产量的形成,但干旱引起的减产程度要大于涝害。干旱胁迫对各生育时期引起的减产程度表现为:结荚期>开花期>营养生长期;而涝害胁迫对各生育时期所引起的减产程度则是相近的。无论何生育时期控水,本试验中产量最优的处理是W 2K3(适宜水分+0.136 gK2O/kg土),而经济系数最优的处理是CK(适宜水分+0.068 g K2O/kg土)。钾肥能促进大豆子粒产量的形成,但只有在营养生长期控水条件下,钾肥才显著地影响大豆产量的形成,而开花期、结荚期控水,钾肥的产量效应并不显著;开花期、结荚期控水条件下,水钾互作都显著地影响大豆子粒产量的形成,但营养生长期控水条件下水钾互作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差异。 闫春娟 韩晓增 宋书宏 王文斌 武丽石 王昌陵关键词:生育时期 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