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月

作品数:1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粘附
  • 4篇韧带
  • 3篇片状结构
  • 2篇电机
  • 2篇掩膜
  • 2篇掩膜板
  • 2篇阵列
  • 2篇韧带损伤
  • 2篇少年
  • 2篇手术
  • 2篇丝杠
  • 2篇徒手
  • 2篇青少年
  • 2篇抓取
  • 2篇脱位
  • 2篇微米
  • 2篇微米级
  • 2篇膝关节
  • 2篇显影液
  • 2篇模版

机构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12篇王月
  • 6篇邵金友
  • 4篇田洪淼
  • 4篇胡鸿
  • 4篇李祥明
  • 4篇王春慧
  • 3篇张亮
  • 3篇郑江
  • 2篇缪林
  • 2篇赵强
  • 2篇丁玉成
  • 2篇陈小亮
  • 2篇张咪
  • 1篇张丽
  • 1篇张宪

传媒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护理干预在自体细胞膜片移植技术治疗青少年股骨髁负重区软骨损伤的体会
目的:总结18例自体细胞膜片移植技术下治疗青少年股骨髁负重区软骨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科室2013年9月—2015年3月收治年龄处于14-24周岁、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骨软骨镶嵌式移植技术治疗的18例股骨髁负重区软骨缺...
李夏解萍王月
关键词:系统护理干预青少年
徒手与导航定位辅助重建儿童和青少年前十字韧带断裂的早期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徒手与导航定位辅助重建儿童和青少年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ligament,ACL)断裂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运动医学诊疗中心采用初次ACL全骨内重建治疗ACL断裂的患者28例,根据置入导针方式分为徒手组(依靠手术者的经验徒手置人导针)和导航辅助组(采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置人导针)。徒手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3.59±1.59)岁;导航辅助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3.27±1.66)岁。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导针置人次数、腔骨及股骨骨隧道关节内口中心点位与理想点位的距离、骨积惹率、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KT-2000韧带松弛度、下肢力线情况。结果徒手组术后随访时间为(19.9±6.3)个月,导航辅助组为(18.8±4.9)个月(t=0.546,P=0.589)。徒手组手术时间为(123.0±12.6)min,较导航辅助组的(96.4±12.9)min延长(t=5.502,P<0.001);徒手组术中透视次数为(11.8±3.1)次,高于导航辅助组的(3.7±0.8)次(t=9.434,P<0.001);导航辅助组股骨及胫骨导针置人次数均为1次,而徒手组股骨侧导针置人次数为(5.7±1.2)次、胫骨侧为(4.6±1.8)次。导航辅助组股骨关节内口中心点位与理想点位的距离为(0.87±0.20)mm,优于徒手组的(1.92+0.64)mm(t=5.816,P<0.001);胫骨关节内口中心点位与理想点位之间的距离为(1.15±0.34)mm,优于徒手组的(1.94±0.55)mm(t=4.582,P<0.001)。术后即刻MRI示导航辅助组骨骺积惹率为0(0/14);而徒手组为21%(3/14),其中单纯累及胫骨骺板2例、股骨骺板1例。术后3个月,导航辅助组的IKDC主观评分及Lysholm评分分别为(90.57±8.46)分和(86.29±5.09)分,均高于徒手组的(83.50±6.19)分和(80.93±5.93)分(P<0.05)。末次随访时的IKDC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及KT-2000韧带松弛度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梁求真郑江赵赞栋康鑫刘沛东张咪廖超凡王月张亮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导航系统
一种毫微三级的跨尺度干粘附复合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一种毫微三级的跨尺度干粘附复合结构及其制备工艺,结构包括第一级底层倾斜的毫米级片状结构,在其的倾斜表面覆盖第二级微米级柱子阵列结构,第二级微米级柱子阵列的顶部设有第三级微米级蘑菇型末端,第一级底层倾斜的毫米级片状结构为毫...
邵金友王月田洪淼李祥明王春慧胡鸿
文献传递
心理护理干预对青少年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情绪影响
目的:对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青少年的心理进行调查评分,探讨临床护理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情绪的正性影响。方法:将我科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年龄在13-20周岁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解萍李夏王月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青少年多发伤
骨科机器人定位与传统徒手定位法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对比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对比骨科机器人定位与传统徒手定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在术中处理、术后康复、早期疗效及随访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运动医学诊疗中心在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髌骨脱位患者接受单一髌股韧带重建术42例,其中19例应用骨科机器人定位(机器人组),23例应用传统徒手定位(徒手组),对两组的术中透视次数、打入导针次数、手术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股骨点位准确性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末次受伤至手术时间、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VAS评分、术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中透视次数为(3.05±0.52)次,而徒手组术中的透视次数为(7.52±1.7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导针植入次数均为1次,而徒手组为(3.17±1.23)次。手术时间机器人组(74.21±12.6)min,较徒手组(65.35±11.79)min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股骨侧肌腱固定点与设定标准点位之间的距离为(1.01±0.26)mm,明显优于徒手组的(4.23±0.91)mm(P<0.05)。术后1个月的IKDC主观评分机器人组显著高于徒手组(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IKDC主观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定位方法均能有效重建内侧髌股韧带,但骨科机器人辅助定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比传统徒手定位的股骨侧点位更精准,术中透视次数更少、早期康复更快、创伤更小。
梁求真郑江赵赞栋刘沛东康鑫张咪廖超凡王月张亮
关键词:髌骨脱位机器人手术
一种干粘附微纳复合两级倾斜结构的制备工艺
一种干粘附微纳复合两级倾斜结构的制备工艺,先进行基底模版的制备,然后进行基底模板匀胶,再光刻显影,将掩膜板和第二步匀完胶的纳米基底模板贴紧,倾斜放于紫外光下曝光,去掉掩膜板,紫外光从背面垂直摄入曝光,然后在显影液中显影,...
邵金友丁玉成王月缪林陈小亮赵强
文献传递
关节镜下内侧副韧带锚钉缝合固定联合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治疗KD-ⅢM型膝关节脱位的疗效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内侧副韧带(MCL)锚钉缝合固定与不修复联合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治疗KD-ⅢM型(Schenck分型)膝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41例KD-ⅢM型膝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15~62岁[(37.7±13.9)岁]。21例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加MCL锚钉缝合固定(修复组);20例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MCL不予修复(未修复组)。观察围术期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关节屈伸活动度,以及末次随访时双下肢应力X线片的内侧开口距离。结果患者均获随访48~66个月[(54.4±5.1)个月]。均未见围术期并发症。两组间术前Lysholm评分、IKDC评分、VAS及关节屈伸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以上相关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修复组术后4个月和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为(69.7±5.1)分和(83.8±4.9)分,较未修复组的(61.0±5.5)分和(74.6±6.0)分显著提高(P<0.05)。修复组术后4个月IKDC评分为(71.8±4.0)分,较未修复组的(71.1±3.9)分显著提高(P<0.05);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为(82.3±5.1)分,与未修复组的(83.2±4.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组术后4个月VAS为(2.5±0.6)分,较未修复组的(3.2±1.2)分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VAS为(2.0±1.4)分,与未修复组的(2.2±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组术后个4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7.6±6.9)°和(125.9±7.8)°,较未修复组的(89.6±4.0)°和(120.9±5.2)°显著增加(P<0.05)。修复组末次随访时内侧开口距离为(2.3±0.2)mm,较未修复组的(3.1±0.2)mm显著降低(P<0.05)。结论关节镜下MCL锚钉缝合固定或不修复联合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治疗KD-ⅢM型膝关节脱位�
张亮梁求真赵赞栋康鑫任博张宪张丽王月郑江
关键词:膝损伤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
一种干粘附微纳复合两级倾斜结构的制备工艺
一种干粘附微纳复合两级倾斜结构的制备工艺,先进行基底模版的制备,然后进行基底模板匀胶,再光刻显影,将掩膜板和第二步匀完胶的纳米基底模板贴紧,倾斜放于紫外光下曝光,去掉掩膜板,紫外光从背面垂直摄入曝光,然后在显影液中显影,...
邵金友丁玉成王月缪林陈小亮赵强
文献传递
一种毫微三级的跨尺度干粘附复合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一种毫微三级的跨尺度干粘附复合结构及其制备工艺,结构包括第一级底层倾斜的毫米级片状结构,在其的倾斜表面覆盖第二级微米级柱子阵列结构,第二级微米级柱子阵列的顶部设有第三级微米级蘑菇型末端,第一级底层倾斜的毫米级片状结构为毫...
邵金友王月田洪淼李祥明王春慧胡鸿
文献传递
纳米溴化锂溶液表面张力的实验研究
为进一步揭示纳米颗粒对稳定的纳米溴化锂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Wilhelmy 平板法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分别测量了不同浓度的纯溴化锂溶液、添加分散剂(E414)的溴化锂溶液和添加分散剂(E414)+CuO 纳米颗粒的...
董佩文王刚王月李继恒张群力曾敏徐荣吉刘芳
关键词:溴化锂溶液分散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