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松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银行
  • 3篇信贷
  • 2篇地理距离
  • 2篇信贷配给
  • 2篇信息不对称
  • 2篇机构撤并
  • 2篇撤并
  • 1篇贷款
  • 1篇低消费
  • 1篇地方政府
  • 1篇信用
  • 1篇信用缺失
  • 1篇银行分支机构
  • 1篇银行改革
  • 1篇银行机构
  • 1篇银行机构撤并
  • 1篇银行信贷
  • 1篇政府
  • 1篇商业银行
  • 1篇审视

机构

  • 7篇暨南大学
  • 3篇新疆财经大学

作者

  • 7篇王松华
  • 3篇周亚军
  • 3篇何问陶

传媒

  • 1篇商业时代
  • 1篇审计与经济研...
  • 1篇财经理论与实...
  • 1篇价格月刊
  • 1篇贵州财经学院...
  • 1篇财会月刊(中...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地缘信贷配给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撤并,导致银企间距离增大,从而对城镇及农村地区贷款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建立模型,提出了两个假设,并对大型商业银行乡镇企业贷款数据(衡量贷款区域集中度)和银行不良贷款率二者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成强正相关,从而证明了由银行机构撤并导致的银企间地理距离的增大使得信息不对称加重和银行对企业实施地缘信贷配给的假设。
何问陶王松华
关键词:机构撤并信息不对称地理距离
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撤并、信息不对称、地理距离与地缘信贷配给被引量:1
2008年
国有银行机构撤并导致的银企距离增大影响城镇及农村地区银行贷款规模,通过建立模型,提出了两个假设。对国有银行乡镇企业的贷款额(衡量贷款区域集中度)和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二者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二者成强正相关,假设得到证明,即:由银行机构撤并导致的银企间地理距离的增大使得信息不对称加重;银行对企业实施地缘信贷配给。
何问陶王松华
关键词:机构撤并信息不对称地理距离
经济转轨中我国信贷配给双重性问题研究
1998年我国放开了信贷额度限制,开始实行信贷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因此本文研究的时间区间是从1998年至今。在回顾和评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西方信贷配给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信贷配给双重性进行研究后,...
王松华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信贷信贷配给金融干预
地方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与信贷配给区域分化——基于面板数据的模型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政府干预产生的信贷配给在我国三大经济区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两个命题。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模型对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政府隐性干预和信贷配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中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私营和个体单位的贷款支持,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配给;在西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贷款支持,时私营个体经济单位的配给。
何问陶王松华
关键词:信贷配给面板数据
以新的视角审视我国低消费的形成被引量:1
2008年
笔者认为我国消费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小,高储蓄率只是一个次要原因,工资、投资性收入以及政府转移对国民收入比率下降才是主要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王松华周亚军
关键词:GDP
企业信用缺失对信贷市场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构建了信用缺失条件下的信贷市场福利模型,同时对福利损失的大小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针对信用缺失的治理提出了个人建议。
王松华周亚军
关键词:信用缺失福利损失不良贷款率
国有银行改革相关理论评述
2008年
本文针对学术界争论已久的国有银行改革问题进行了综述,对市场结构观、产权制度观、公司治理观、增量改革观、行政干预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作了分析,认为各种观点并不是割裂的,之间的区别仅仅是改革的次序和切入点不同。
王松华周亚军
关键词:国有银行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