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思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型种植体植入加载及增强支抗推上颌磨牙远移的生物力学研究
- 目的:1.通过建立微型种植体一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植入方向的微型种植体一骨界面生物力学变化,探讨微型种植体的植入方向对其稳定性的影响。2.建立单侧上颌骨、牙列及微型种植体共四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微型种植体增强支抗...
- 王汉思
-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上颌磨牙生物力学研究
- 文献传递
- 拔牙创不同愈合期对磨牙远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拔牙创不同愈合期远移磨牙时第一磨牙和双尖牙的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利用CT图片,结合MIMICS、I-DEAS软件建立3组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第二磨牙存在、第二磨牙拔除后1周(拔牙创临床愈合期)、第二磨牙拔除后3个月(拔牙创骨愈合期)3种情况,对3组模型均进行相同力值的加载和计算。结果3组模型中第一磨牙牙周膜压应力集中区分布相似,压应力集中区主要位于腭根近中面、近颊根远中面偏根分叉处、远颊根远中面颈部。3组模型中第一双尖牙近中初始位移量:模型一>模型三>模型二。第一磨牙远中初始位移量:模型二>模型三>模型一。结论拔牙后早期移动牙齿,可获得较好的支抗控制与较快的牙移动速度。
- 何淼李晓智王汉思李康宁
- 关键词:正畸学拔牙磨牙支抗
- 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咀嚼效率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舌侧集中牙合与常规半解剖牙合全口义齿修复牙列缺失后的咀嚼效能。方法选取牙列缺失患者132例,其中刃状牙槽嵴64例、低平牙槽嵴68例。刃状牙槽嵴和低平牙槽嵴的患者分别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刃状牙槽嵴患者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低平牙槽嵴患者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半解剖牙合全口义齿修复,并于佩戴义齿1、3、6、12个月时采用吸光度法检测每位患者的咀嚼效率,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义齿佩戴1个月时刃状牙槽嵴或低平牙槽嵴患者的试验组咀嚼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佩戴3、6、12个月时刃状牙槽嵴或低平牙槽嵴患者的试验组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咀嚼效率在义齿佩戴3个月时达到最大,且以后较为稳定。试验组患者中刃状牙槽嵴患者的咀嚼效率高于低平牙槽嵴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佩戴义齿3个月后,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比半解剖牙合全口义齿更高。
- 王汉思王杨
- 关键词:咀嚼效率牙列缺失
- 浅谈40例儿童鼻咽腔狭窄口腔正畸的临床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40例儿童鼻咽腔狭窄口腔正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进行鼻咽腔狭窄治疗的40例患儿,采用单牙列、双牙列口腔正畸治疗。结果显效28例,占70.0%,有效9例,占22.5%,无效3例,占7.5%,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40例儿童在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基本健康31例,占77.5%,咀嚼良好36例,占90.0%,疼痛不适2例,占5.0%。结论对儿童鼻咽腔狭窄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王汉思王杨张超
- 不同植入方向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建立简化的微型种植体-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植入方向下微型种植体-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变化,为微型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I-DEAS有限元分析软件,将微型种植体以30°角倾斜植入骨块,在保持加载力方向、微型种植体与植入处骨表面夹角不变的情况下,以植入点为圆心,微型种植体在骨平面上的投影线为半径水平旋转180°,设定0°、45°、90°、135°、180°共5个植入方向。在与植入处骨表面平行的200g力作用下,分析微型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化。结果:各组应力值及位移值的变化均符合临床生理要求,微型种植体的植入区、骨皮质区应力相对集中,Von-mises应力、拉应力、压应力分布变化总体一致,应力曲线整体呈递减趋势。在脱位力作用下,0°、45°组应力值小于其他组,0°组应力值最小,0°、45°组位移值明显高于90°、135°、180°组,90°组的位移值最小。结论:不同植入方向的微型种植体可以安全承载与植入处骨表面平行的200g正畸力。临床上选择微型种植体植入方向时,尽量减小加载力对其的脱位作用,才更有利于微型种植体的稳定。
- 王汉思李晓智李康宁曾明慧何艳
- 关键词:牙种植体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 影响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王汉思李晓智
- 关键词:支抗稳定性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治疗支抗控制临床矫治
- Tip-Edge Plus矫治技术治疗双颌前突畸形的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Tip—Edge Plus矫治技术治疗双颌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对20例双颌前突畸形患者采用Tip—Edge Plus矫治技术治疗,所有病例均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的头影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平均疗程为18个月,治疗后其覆牙合、覆盖及磨牙关系均在正常范围。相关的头影测量项目分析显示患者治疗后侧貌得到了明显改善,硬组织相关头影测量结果中SNA、SNB、U1~L1角等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软组织相关头影测量结果中鼻唇角平均增加了12°,Z角平均增加了7.26°,其他各项软组织指标也均有改变(P〈0.01)。结论:Tip—Edge技术能快速、高效地矫正双颌前突畸形。
- 曾明慧李晓智王汉思
- 关键词:双颌前突头影测量正畸
- 三种不同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楔状缺损是牙齿的唇颊面牙颈部硬组织在多种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缺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患病率高达5.3%[1].它不仅是一种口腔疾病,还严重影响了牙齿的美观性.因而正确选择修复方法对楔状缺损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要求修复时对牙髓组织的刺激性小,而且要求美观,尤其是对于前牙.……
- 曾明慧李瑛曾志华何艳王汉思
- 关键词:楔状缺损夹层技术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临床疗效
- 3D-Nurbs曲面建模法建立上颌前牙段及其牙周组织的有限元模型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建立上颌前牙段及其牙周组织的高质量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应用薄层CT技术扫描得到的牙齿及牙周组织截面影像的DICOM数据,结合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及CAD生成上颌前牙段及其牙周组织的iges曲面模型,利用Hypermesh划分网格并检查单元的质量,生成可分析的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结果和结论:建立了上颌前牙段及其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的高质量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640 396个单元,117 889个节点。这种新的建模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口腔牙体牙周等复杂组织的建模;所建模型相似性高,可供研究分析在各种不同正畸矫治力系统作用下,上颌前牙段单个牙齿或节段牙齿的生物力学规律。
- 何艳李晓智陈志雄曾明慧杨光银王汉思
- 关键词:上颌前牙有限元模型
- 微型种植体矫治双颌前突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双颌前突患者70例,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35例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的方法进行矫治,对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不进行微型种植体支持矫治,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矫治的方式进行治疗,显效22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62.9%,有效12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34.3%,无效1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2.8%,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35例患者不采用微型种植体矫治的方式进行治疗,显效20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57.1%,有效10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28.6%,无效5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14.3%,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结论采用微型种植体矫治双颌前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王汉思王杨张超
-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矫治双颌前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