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后适应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缺血后适应和缺血预适应均是人体天然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均可以减轻再灌注损伤的多种触发因素,从而减轻缺血组织的损伤,减少凋亡,缩小梗死体积。由于缺血预适应需要在缺血前施予,而实际临床工作中很难预测到急性缺血事件的发生,因此它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缺血后适应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较易操作,自从2003年Zhao等进行犬实验并提出缺血后适应的概念以来,缺血后适应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师的关注。
- 王涛金辉刘小永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缺血后适应线粒体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26例高危冠心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评价高危冠心病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有效性、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2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血管重建术或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作血流动力学支持,记录临床、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多支冠脉病变、高危险评分等高危因素。21例进行经皮冠脉介入、冠脉搭桥或溶栓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平均时间为91.7小时±13.5小时,有效率为76.9%(22/26),病死率为34.6%(9/26)。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安全、可靠,与冠脉血管重建术联合运用于高危冠心病患者,可减轻血流动力学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 潘家华王涛喻卓郭涛刘红明周学才
-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病死率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在高危冠心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评价高危冠心病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有效性、并发症、病死率。方法35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血管重建术或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作血流动力学支持,记录临床、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多支冠脉病变、高危险评分等高危因素。21例进行经皮冠脉介入、冠脉搭桥或溶栓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平均时间67.5±12.5小时。有效率为82.8%(29/35),病死率40.0%(14/3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安全、可靠,早期运用于高危冠心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可减轻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 潘家华王涛喻卓郭涛刘红明周学才
-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冠心病介入治疗病死率
- 胃大部切除术并发胆囊结石成因探讨被引量:5
- 1994年
- 本文就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结石19例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讨论,认为其发病成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胃术后胃肠激素的改变,胆道炎症,机械因素,以及术时损伤迷走神经肝支。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瘀滞、胆汁成份改变、胆道炎症而结石形成。文章对其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
- 文慧媛王涛
- 关键词:胃切除胆结石并发症
- 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 目的:探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我科共收治的24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随访1-53个月;根据是否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将...
- 冯曜宇郭修海蔡红波赵凌峰王涛杨斌金辉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疗效评价
- 周围静脉损伤性疾病的防治——附127例诊治体会
- 目的:周围静脉损伤性疾病临床多见,且有相当部分是医疗诊治过程容易出现的继发性甚至是医源性操作失误或损伤。本文希望从血管专科审视角度剖析下述病例,旨在提高医疗同行对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和防治水平,提供借鉴用于指导临床。
...
- 金辉蔡红波王涛王荩
- 关键词:血管外科静脉留置导管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冠心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06年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心脏辅助装置之一,本文就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作用机制,在不同病变中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以及作为辅助和过渡治疗,在各种高危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 王涛潘家华喻卓
-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