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湘杂芒2号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以人工远缘杂交新品种湘杂芒2号(Miscanthus sinensis×lutarioriparia)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发芽床、光照、贮藏条件、带颖壳与去颖壳等处理对芒属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湘杂芒2号种子在15和45℃条件下不发芽,在变温条件下(20℃/30℃)发芽率最高,为96%;纸上发芽的平均发芽率最高,为94%;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差异均不显著;在4℃的冰箱冷冻和在室温下非密封保存1年后,平均发芽率超过85%,而在-20℃条件下保存1年后萌发率为0;种子去颖壳后发芽率由66%提高到86%。该结果能为芒属植物种苗繁殖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 王禹易镇邪王学华易自力
- 关键词:生物能源育苗技术
- 芒属能源植物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繁殖与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是芒属能源植物走向大规模生产应用的技术基础。文章探讨了目前芒属能源植物的繁殖方式,从种植方式及时间、种植密度、水肥管理和收获期4个方面对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分析了其产业化生产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旨在为芒属能源植物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商业化生产难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 王禹易自力易镇邪王学华
- 关键词:能源植物繁殖技术栽培技术
- 3种催熟剂对芒属植物的催熟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以五节芒02142(Miscanthus floridulus)和杂交种湘杂芒2号(M.sinensis×M.lutarioriparius)为材料,比较了3种催熟剂(农挞、乙烯利及二者的混合制剂)对芒属植物的催熟效果。结果表明,3种催熟剂均明显降低了芒属植物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其中农挞与农挞-乙烯利混合制剂效果相当,而乙烯利效果最差;3种催熟剂均明显促进了芒属植物植株脱水,其中农挞-乙烯利混合制剂效果最好,乙烯利效果最差,但与农挞配制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对芒属植物植株氮、磷和钾含量的影响上,乙烯利多表现出增大作用,而农挞与农挞-乙烯利混合制剂则表现出明显降低作用,以农挞(10mL.L-1)+乙烯利(2mL.L-1)处理的效果最好。综合来看,农挞-乙烯利混合制剂催熟效果最佳,且最佳浓度为农挞(10mL.L-1)+乙烯利(2mL.L-1)。
- 易镇邪王禹王学华屠乃美易自力
- 关键词:催熟剂催熟效果
- 收获期对芒属植物杂交种生物产量与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2013年
- 以3个芒属植物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了收获期对芒属植物杂交种植物学性状、生物产量与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的推迟,3个品种生物产量均呈下降趋势,湘杂芒2号和湘杂芒3号自10月20日开始显著下降,而湘杂芒1号自11月20日才开始显著下降,至12月20日,3个品种生物产量仍在40 t/hm2以上,至次年1月20日,3个品种生物产量分别为40.6,38.8,31.6 t/hm2;3个品种叶片SPAD值与植株含水量均从10月20日开始表现下降趋势,但二者的显著下降时期均存在品种间差异;3个杂交种的氮、磷、钾含量自10月20日开始下降,但氮、钾含量的大幅度下降时期具有品种间差异。3个杂交种平均来看,氮磷钾含量分别从10月20日的1.1%,0.15%,0.76%下降到1月20日的0.32%,0.07%,0.20%。综合叶片SPAD值、植株含水量、生物产量、植株氮磷钾含量与累积量等因素,湘杂芒2号适宜收获期应在11月20日以后,而湘杂芒3号与湘杂芒1号应在12月20日以后。
- 易镇邪王禹林聪王学华屠乃美易自力
- 关键词:收获期生物产量氮磷钾含量
- 芒属能源植物种子适宜采收时期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为确定芒属植物种子的适宜采收时期,研究了采收时间对3个芒属植物野生材料与3个芒属植物人工杂交种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芒属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芽比等影响显著,根据以上指标确定了各材料种子的适宜采收时间,A0104、湘杂芒3号为11月20日,A0107、B0605、湘杂芒1号为12月20日,而湘杂芒2号为1月20日。
- 易镇邪王禹王学华屠乃美易自力
- 关键词:种子发芽特性采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