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卉 作品数:34 被引量:135 H指数:8 供职机构: 无锡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强化谷氨酰胺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浆谷胱甘肽的水平的影响 严洁 王秋卉 许红阳 戴幼竹 杨挺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中发生CLABSI的危险因素,寻找降低其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前瞻设计,对我院重症医学科中多个监护单元所有留置CVC成人患者,按照是否发生CLABSI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针对患者一般状况、疾病... 王秋卉低表达LATS1通过抑制Hippo信号通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探讨低表达大肿瘤抑制因子1(LATS1)基因抑制Hippo信号通路对小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MSCs)分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小鼠mMSCs分为正常对照组(MSC组)、空载体对照组(MSC-GFP组)、过表达LATS1实验组(MSC-LATS1组)、空干扰病毒转染组(MSC-shControl组)、转染干扰LATS1病毒组(MSC-shLATS1组),分别构建过表达或低表达LATS1的慢病毒载体及其空载体对照并转染mMSCs.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评估慢病毒转染效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ATS1 mRNA表达,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LATS1、磷酸化YAP(p-YAP)、14-3-3蛋白表达,以明确LATS1对Hippo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用茜素红、油红O染色及qRT-PCR检测成骨转录因子Runx2、OSX及成脂转录因子C/EBPα、PPAR-γ的mRNA表达,以明确Hippo信号通路对mMSCs成骨及成脂分化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mMSCs的数量,以评估Hippo信号通路对m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评估Hippo信号通路对mMSCs水平及垂直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慢病毒载体转染mMSCs效率可达94.74%-96.10%.与MSC-GFP组比较,MSC-LATS1可激活Hippo信号通路〔LATS1 mRNA(2-ΔΔCT):4.37±0.21比1.20±0.04,LATS1蛋白(灰度值):2.21±0.06比1.09±0.10,p-YAP/YAP蛋白比值(灰度值):1.51±0.13比0.98±0.05,14-3-3蛋白(灰度值):1.92±0.18比1.10±0.09,均P〈0.05〕,抑制mMSCs成骨及成脂分化〔钙质沉积(A值):0.13±0.02比0.40±0.03,Runx2 mRNA(2-ΔΔCT):0.51±0.02比0.98±0.09,OSX mRNA(2-ΔΔCT):0.41±0.04比1.04±0.09,脂质沉积(A值):0.10±0.02比0.25±0.03,C/EBPαmRNA(2-ΔΔCT):0.33±0.03比1.11±0.09,PPAR-γmRNA(2-ΔΔCT):0.29±0.02比1.04±0.10,均P〈0.05〕,抑制4-7 d的MSC增殖及mMSCs水平和垂直迁移能力〔划痕弥合程度:(18.65±3.53)%比(40.29±1.87� 李朗 董亮 惠姣洁 高飞 王秋卉 杨岚 张江茜 严洁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增殖 迁移 强化谷氨酰胺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浆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静脉补充丙氨酰-谷酰胺对全胃肠营养支持的脓毒症患者血浆谷胱甘肽浓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脓毒症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静脉使用0.5 g/(kg·d)丙氨酰-谷酰胺,对照组仅给予8.5%复方氨基酸液,分别在用药前,第3、7、10天留取血液标本监测血浆谷胱甘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浓度,并比较两组预后的差异。结果强化谷氨酰胺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谷胱甘肽的浓度明显升高,在第7、1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前白蛋白浓度逐渐升高,C反应蛋白浓度逐步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总体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胃肠内营养的脓毒症患者强化补充谷氨酰胺可以提高其血浆谷胱甘肽浓度,降低C反应蛋白浓度,降低MODS的发生率,但并未改善白蛋白的合成能力,未能改善预后。 严洁 王秋卉 许红阳 戴幼竹 杨挺关键词:谷氨酰胺 谷胱甘肽 脓毒症 胃肠内营养 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尿液指标对心脏手术后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前瞻性研究设计记录心脏手术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6、24 h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计算出尿钠排泄分数(FENa)、尿素排泄分数(FEU)。根据患者病情演变,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将观察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76例心脏手术后患者,21例发生AKI,发生率27.6%。AKI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主动脉阻断时间、ICU住院时间均高于非AKI组,AKI组患者术后6 h尿量少于非AKI组(P〈0.05)。AKI组尿NGAL水平在术后24 h显著高于非AKI组;AKI组在术后1、6、24 h FENa均高于非AKI组;AKI组在术后6 h FEU低于非AKI组(P〈0.05)。术后24 h尿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为1.000,诊断点为36.9 ng/mL,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术后1 h FENa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最佳诊断值为1.8,敏感度为 0.851,特异度为0.782;术后6 h FEU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7,最佳诊断值为26.5,敏感度为 0.952,特异度为1.000。结论 术后6 h FEU和24 h 尿NGAL超出诊断值对心脏手术后并发AKI具有早期评估价值,6 h FEU可作为AKI早期诊断指标。 金科 王秋卉 董亮 严洁动态动脉弹性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后血压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2017年 目的评价动态动脉弹性(Eadym)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并发休克患者减少去甲肾上腺素(NE)剂量后血压反应性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纳入82例拟减少NE剂量的CABG术后并发休克的患者。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PiCCO)监测并记录减少NE剂量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参数与变量,将平均动脉压(MAP)下降≥15%定义为血压有反应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Eadym预测减少NE剂量后血压反应性的临床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2例患者,有反应组36例,无反应组46例。有反应组Ea如低于无反应组(P〈0.05)。以Eadvn≤0.96评价减少NE剂量后血压反应性,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87.0%。结论在CABG后并发休克患者应用NE时,Eadym能够预测减少NE剂量后的血压下降。 梁锋鸣 王秋卉 许红阳 杨挺 董亮 金科 严正 严洁关键词:动脉 一种用于重症科的快速降温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症科的快速降温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端为弧形结构,本体的顶端两侧均固定有冷风机,冷风机的底端中间位置连接有垂直设置的排气管,本体的内部顶端设有水平设置的腔体,排气管的底端穿过本体的顶端延伸至腔... 王秋卉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32例CVC-RI确诊患者的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以及引起CVC-RI的相关因素。结果32例CVC-RI患者中,共分离出菌株3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株,革兰阴性菌10株,真菌11株;置管7天后CVC-RI发生率逐渐增高。与对照组比较,CVC-RI组患者年龄较大(P<0·05),住院时间、导管留置入时间较长(P<0·05),入科时APACHEⅡ评分较高(P<0·05),血清白蛋白和Glasgow评分较低(P<0·05),给予胃肠内营养者较少(P<0·05),气管切开数较多(P<0·05)。结论对于住院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低、APACHEⅡ评分较高、Glasgow评分较低、行胃肠外营养及高龄气管切开患者,尤其应注意CVC-RI的发生;重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应根据已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叶文 王锦权 陶晓根 范骁钦 王秋卉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淋巴瘤进展并发致死性酸中毒一例 2007年 患者,男,28岁,2005年4月根据病理诊断为鼻腔淋巴瘤NK/T细胞型ⅠA期,行局部放疗加CHOP方案化疗6周期,肿瘤完全缓解。2006年6月出现颈部及左上腹部隐痛。PET—CT示:双侧颈部、纵隔内、腹膜后、盆腔及腹股沟见数枚淋巴结略肿大SUV稍增高,脾脏SUV8.6;骨髓及血液检查未见异常,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仅见少量不成熟淋巴细胞。给予干扰素治疗后出现头痛、纳差、心慌、呕吐进行性加重。9月19日晨出现嗜睡,血糖6.6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9mmol/L, 王秋卉 王锦权 赵劲松 陶晓根 承韶晖关键词:鼻腔淋巴瘤 酸中毒 淋巴结穿刺 颈部肿大 并发 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在脓毒症免疫麻痹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外周静脉血CD4+CD25+CDl27^lowTreg比例在免疫麻痹中的作用,探讨其对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脓毒症患者40例为脓毒症组、健康成人20例为对照组,分别在病程第1、3、5、7天采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25+CDl27^lowTreg和HLA—DR/CDl4+水平,并记录临床数据。根据HLA—DR/CD14+单核细胞比例〈30%分为免疫抑制组(〈30%)和非免疫抑制组(〉30%),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在第1、3、5天,脓毒症组患者CD4+CD25+CDl27^low Treg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变化与HLA—DR/CDl4+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免疫抑制组CD4+CD25+CD127^lowTreg比例高于非免疫抑制组(P〈0.05)。入组时CD4+CD25+CD127^lowTreg和HLA—DR/CDl4+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CD4+CD25+CD127^lowTreg可能通过下调HLA—DR/CDl4+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其表达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关。 王秋卉 严洁 高飞关键词:脓毒症 调节性T细胞 免疫麻痹 流式细胞术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