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英
- 作品数:91 被引量:1,863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 南水北调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扩散影响的调查被引量:78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与扩散的可能性,提出防止血吸虫病传播扩散的防范措施。方法 收集有关南水北调工程进展和影响血吸虫病传播扩散的主要因素资料,座谈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防范设想。结果 新建工程对原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情扩散问题,主要出现在江苏段工程中的苏中里下河地区、引江济淮工程的安徽巢湖地区、引江济汉工程的湖北四湖地区。而对南水北调能否引起钉螺北移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钉螺有可能向洪泽湖、巢湖周围地区扩散。结论 东线工程中,如能结合血防工程,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否则,极有可能造成已控制地区重新出现血吸虫病流行。
- 周晓农王立英郑江郭家钢赵勇进廖洪义黄安生朱荫昌徐兴建蔡刚高扬梁幼生张晓波黄轶昕
- 关键词:南水北调血吸虫病扩散
- 全国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终期评价被引量:24
- 2002年
- 目的 通过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健康教育干预 ,提高目标人群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减少目标人群因生产和生活性接触疫水的行为 ,促进开展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方法 在项目省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 ,以基线调查比较干预后目标人群知识、态度等指标 ,疫水接触行为采用追踪记录法和现场观察法。结果 1998年黄陂县全国试点目标人群血防知识、态度、行为等指标均达到85 %以上 ,≤ 15岁低年龄组人群血吸虫查病阳性率明显比高年龄组人群低 ;1998年项目省试点县终期评估抽样调查人群相关知识及格率明显提高 ,人群减少接触疫水行为正确率显著增加。结论 以健康教育广泛传播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不仅能增强目标人群的血防意识 ,改变接触疫水的行为 ,还能有效地促进实施周期性化疗 ,环境局部灭螺、安全供水和粪便管理等防治血吸虫病综合措施。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控制血吸虫病的一种主要措施之一 。
- 孙建国王立英李江虹郝阳李雨波李方波
- 关键词: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终期评价
- 青海省称多县牧业村包虫病流行现状调查被引量:5
- 2010年
- 称多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东与四川省毗连,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8%。称多县是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1]。本研究对称多县包虫病的流行现状进行了调查。
- 付青韩秀敏王立英桑巴代阳马霄王永顺伍卫平
- 关键词:包虫病
- 一种检测囊型包虫病的免疫层析试条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囊型包虫病的免疫层析试条及其制备方法。该试条包括滤血膜样品垫、紧密连接于所述滤血膜样品垫的含有抗棘球蚴抗原优势特异抗体亚类的抗体标记胶体金探针的金标垫、与所述金标垫紧密连接的纤维素膜和紧密连接于所述纤...
- 高春花汪俊云杨玥涛石锋朱慧慧王立英
- 文献传递
- 2005年全国急性血吸虫病疫情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描述和分析2005年全国急性血吸虫病(急血)和突发疫情的特点和流行趋势。方法根据急血周报告、零报告制度,对网络直报数据和突发疫情报表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全国共报告急血病例564例,其中确诊病例460例,临床诊断病例104例。湖区5省报告515例,山区2省49例。血吸虫病突发疫情6起,病例55例。全国报告输入性病例3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2%。全国急血病例以散发为主,但突发疫情较为集中。急血病例多为农民和中小学生,主要感染方式为生产生活和嬉戏接触疫水。结论长江流域的江洲湖滩地区是急血、特别是突发疫情的重点地区,应该做好重点人群的防护。
- 郑浩李石柱王汝波徐志敏牛红峰吴晓华夏刚王立英周晓农郭家钢
- 关键词: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流行病学
- 一种犬棘球绦虫粪抗原快速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犬棘球绦虫粪抗原快速检测方法,采用多克隆抗体可有助于放大低表达水平的靶蛋白信号,解决ELISA方法敏感性差的问题;采用胶体金试纸条法,操作简单,便于非专业人员使用,携带方便,解决实验条件要求高、检测时间长...
- 韩帅伍卫平郑灿军薛垂召王莹王立英刘白雪王旭蔡辉霞
- 文献传递
- 棘球蚴病严重程度的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自创建日期至2016年8月公开发表的关于棘球蚴病临床表现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利用R 3.2.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棘球蚴病分型、脏器出现率、严重程度分级及其构成和病死率。结果共纳入165篇文献,总计18 613例患者。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分别占93.74%(17 447/18 613)、5.78%(1 076/18 613)。病灶出现率最高的脏器为肝(63.70%,11 857/18 613),其次为肺(24.13%,4 492/18 613)。棘球蚴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轻(中)症、重症,分别占6.17%(1 139/18 458)、66.12%(12 204/18 458)、27.71%(5 115/18 458),多房棘球蚴病的严重程度高于细粒棘球蚴病(χ2=164.560,P<0.05)。棘球蚴病术后1年病死率为0.83%(155/18 613),其中多房棘球蚴病术后1年病死率为2.27%(19/842),高于细粒棘球蚴病的0.70%(102/14 587)(χ~2=24.811,P<0.05)。提示棘球蚴病以肝为主要病灶器官,多房棘球蚴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均高于细粒棘球蚴病。
- 张梦媛王立英官亚宜伍卫平
- 关键词:棘球蚴病META分析
- 我国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分布首次调查被引量:47
- 2009年
- 目的调查我国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借用主要中间宿主螺类有效累积温度模型参数,预测和绘制我国主要中间宿主螺类及广州管圆线虫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地图。根据绘制的预测地图,以区域抽样法,按栅格总数5%比例进行随机抽样。随机抽取55个调查点于2006年9~10月开展主要中间宿主分布及感染率调查。结果我国大陆潜在分布小管福寿螺的有19个省(市、区),其中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8个省(区)已证实有小管福寿螺自然分布。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7个省(区)有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其中,福建建瓯、江西兴国、浙江瑞安、湖南汝城、广东化州、广西上思和海南五指山等地的小管福寿螺自然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6.6%、19.9%、16.0%、5.0%、6.3%、39.1%和25.0%。结论证实小管福寿螺自然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的7个省(区)均存在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
- 张仪吕山杨坤刘和香胡铃李莉莎邓卓晖张鸿满胡锡敏姚立农曾小军李正祥陈朝王立英周晓农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地理信息系统
- 青南高原多房棘球绦虫中间宿主分布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
- 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是一种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动物或人体内而致的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我国的西部地区,严重影响着我国西部地区的人群健康和经济发展。多房棘球绦虫...
- 王立英
- 关键词:泡型包虫病多房棘球绦虫中间宿主环境因素
- 文献传递
- 新疆喀什黑热病高流行区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掌握新疆喀什黑热病高流行区的黑热病发病特征,为该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在喀什地区伯什克拉姆乡选取近年来黑热病发病人数位居前3位的3个大队进行入户普查,统计分析黑热病累计发病人群特征。结果 1990年以来该地区人源型黑热病的累积发病率为6.44%(310/4810)。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人群间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下降。结论喀什地区为黑热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低年龄组人群仍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 王立英伍卫平官亚宜付青童苏祥侯岩岩伊斯拉音·乌斯曼凯赛尔曾祥嫚
- 关键词:黑热病累积发病率发病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