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红
- 作品数:30 被引量:16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环氧氯丙烷改性稻草与塑料(PE)共混的力学性能测定
- 以甲苯作溶剂,NaOH作预润胀剂和催化剂,以环氧氯丙烷为醚化剂,控温120℃对稻草粉进行醚化,反应时间6小时,得到改性稻草粉.改性的稻草粉和没有改性的稻草粉分别按不同比例与塑料(PE)共混,然后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
- 闫娟赵婷婷王育红王林山
- 关键词:稻草环氧氯丙烷力学性能塑料
- 文献传递
- 用氯化苄改性稻草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以NaOH作润胀剂及催化剂,氯化苄作醚化剂,甲苯作溶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PTC),在一定温度下对稻草进行改性·改性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氯化苄(8mL),甲苯(8mL),氢氧化钠(2g),PTC(0 01g),在105~110℃下,反应4h,即可得增重183 5%的苄基化稻草·并对改性后的稻草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差热分析,发现苄基化改性稻草的微观结构有了很大改变,能部分消除稻草的极性,在热塑性材料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牛盾王林山王育红孙挺
- 关键词:稻草氯化苄醚化热塑性相转移催化剂
- 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的相关研究及创新性方案
-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的产生量在不断的增长。为保护环境,消除水体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厂正不断地在各个城市建成并投入运行。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中水分含量达到95%~99%,只...
- 李晓娇王育红王林山
- 关键词:污泥脱水高压脉冲电场技术资源化利用
- 文献传递
- 脂化法(邻苯二甲酸酐)改性稻草的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本实验研究了用邻苯二甲酸酐对稻草进行酯化改性 ,考察了影响改性反应的主要因素 ,获得了最佳改性条件为 :邻苯二甲酸酐的加入量为稻草用量的一半 ,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相转移催化剂 ,正戊醇为溶剂、硫酸为润涨剂和催化剂对稻草进行酯化改性 ,在 1 2 0℃下 ,反应 6小时 ,其增重率可达 70 %。并对改性后的稻草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 IR) ,发现改性稻草的微观结构有了较大改变 。
- 牛盾王育红王林山孙挺
- 关键词:酯化改性邻苯二甲酸酐加入量相转移催化增重率草资源
- 稀土气态配合物LnAl_3Cl_(12)稳定性的线性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对稀土气态配合物LnAl3Cl12的稳定性进行线性分析,发现其稳定常数的对数值,与镧系离子势(Z+/r)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将镧系稀土分为两组,La-Gd和Tb-Lu;与镧系离子基态角量子数存在斜W效应,将镧系稀土分为四组,La-Nd,Pm-Gd,Tb-Ho,Er-Lu。在每一组内。
- 王林山孙艳辉王育红高荣杰
- 化学气相传输法制备无水稀土氯化物被引量:8
- 2000年
- 以化学气相传输法制取无水EuCl3,ErCl3和LuCl3。稀土氧化物为原料 ,无水氯化铝为氯化剂和传输介质。Ln2 O3与过量的氯化铝在3 0 0℃反应 ,生成LnCl3。LnCl3在高温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气态配合物 ,该配合物在低温分解。控制适当的温度梯度场 ,可实现LnCl3与其他固体分离。残余氯化铝在 2 0 0℃加热除去。产物收率 >90 % ,纯度 >99 5%。利用化学气相传输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无水LnCl3。
- 王育红王林山
- 关键词:稀土元素稀土氯化物
- 活性焦改性及脱硫效果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采用加入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对活性焦进行改性 ,研究金属氧化物的加入对活性焦脱硫性能及再生性能的影响 。
- 王育红王宏光李亚峰
- 关键词:活性焦脱硫效率金属氧化物改性烟气脱硫
- 城镇污泥堆肥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的提高,污泥量将很快突破3000万t/a,但可供填埋的场地越来越少,污泥堆肥后土地利用是城镇污泥处置的发展方向。城镇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与其化学形态有关。城镇污泥中重金属特征受污水来源影响,不同...
- 周海斌牛盾王育红王林山
- 关键词:城镇污泥堆肥重金属
- 文献传递
- 化学气相传输法制备无水氯化镥被引量:1
- 2000年
- 以化学气相传输法制取无水LuCl3 。Lu2 O3 (s)与Al2 Cl6 (g)在 30 0℃反应生成LuCl3 (s)。反应完成后 ,利用 40 0~ 1 80℃的温度梯度场 ,实现LuCl3 (s)的气相传输分离。剩余氯化铝在 2 0 0℃用Cl2 N2 混合载气去除。产物纯度 >99 9%。
- 王育红王林山苏永渤
- 利用木质剩余物和二氧化碳制备一氧化碳
- 本研究组拟分别进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与CO2的反应生成CO的实验,通过检测不同温度下反应平衡的组分及其含量,推测气化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计算得到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与CO2反应的平衡常数,进而得到反应的其他重...
- 李光禄王育红王林山
- 关键词:一氧化碳气化反应二氧化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