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道斌

作品数:60 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科研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0篇肿瘤
  • 23篇胃癌
  • 21篇胃肿瘤
  • 19篇免疫
  • 15篇细胞
  • 13篇组织化学
  • 10篇免疫组织
  • 10篇癌组织
  • 9篇免疫组织化学
  • 7篇蛋白
  • 7篇胃癌组织
  • 7篇抗原
  • 6篇粘液
  • 6篇上皮
  • 6篇基因
  • 6篇表达及意义
  • 5篇化学研究
  • 4篇电镜
  • 4篇鼠肝
  • 4篇病理

机构

  • 50篇安徽医科大学
  • 15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安徽省卫生防...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临泉县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淮南市...

作者

  • 60篇王道斌
  • 30篇吴继锋
  • 20篇张红
  • 19篇杨光霖
  • 14篇秦蓉
  • 9篇苏英豪
  • 5篇杜卫东
  • 4篇赵文娣
  • 4篇陈乔尔
  • 3篇盛霞
  • 3篇吴继峰
  • 3篇宋育林
  • 3篇胡乃中
  • 3篇许建明
  • 3篇张秀庭
  • 3篇马伟
  • 3篇查正伟
  • 3篇杨慧媛
  • 2篇李杨
  • 2篇杨枫

传媒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临床与实验病...
  • 7篇中国组织化学...
  • 3篇安徽医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癌症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新消化病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9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5篇1992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管状腺癌碱性磷酸酶电镜酶细胞化学研究
1992年
碱性磷酸酶(AIP)是近年来利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研究较为广泛的细胞膜标志酶之一。该酶多位于小肠微绒毛、肾小管刷状缘等处,常与物质的吸收和转运功能有关,并能通过控制细胞内核苷酸的量间接调节DNA的合成及参与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分化过程。胃癌细胞AlP超微结构水平的定位观察国外报道不一,国内目前研究较少。作者利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对人胃管状腺癌细胞AlP进行了定位观察,探讨胃管状腺癌细胞的组织发生。
杜卫东杨光霖王道斌董聿明胥爱莲
关键词:胃肿瘤腺癌电镜碱性磷酸酶
胃癌组织形态、粘液类型及CEA表达和肿瘤异质性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应用粘液组化及免疫组化方法对104例胃癌的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的组织形态、粘液类型、CEA分布及生物学行为等均存在着异质性,总的可概括为分化水平和功能水平两大方面。提示在肿瘤诊治过程中,判断肿瘤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及对治疗的敏感性均应考虑到肿瘤的异质性。
吴继锋张红苏英豪王道斌
关键词:胃癌癌胚抗原粘液组织化学
Snail基因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观察Snail mRNA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6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同时取8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运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 mRNA的表达。结果(1)Snail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83.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1.25%)(P<0.05);高、中分化组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2)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率(7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P<0.05);高、中分化组Snail 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 mRNA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3)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37.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00%)(P<0.05);高、中分化组E-cadherin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E-cadherin蛋白阳性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均无关(P>0.05);(4)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snail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4,P<0.05);Snail蛋白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4,P<0.05)。结论(1)E-cadher-in蛋白低表达与Snail蛋白高�
吴继锋马伟张红秦蓉赵文娣王道斌
关键词:E-CADHERINSNAIL原位分子杂交胃肿瘤
传染性出血坏死性肠炎伴肾小管坏死
2004年
目的 探讨传染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病机制。方法 对 1例患病死亡者的尸检资料进行眼观、光镜、电镜检查 ,结合流行病学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病变主要表现为节段性出血性坏死性空回肠炎及肾小管上皮弥漫性变性坏死和早期修复性改变 ,伴有肝、肺、脑等器官中毒性损害性病变。结论 传染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可能系EHECO15 7∶H7通过其志贺样毒素。
龚西騟吴继锋闵大六王道斌陈柯胡闻
关键词:传染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肾小管坏死病理变化发病机制
肺曲菌球病6例报告
1997年
<正>肺曲菌球病是肺实质的真菌感染。我院自1980年4月至1993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肺曲球病6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32—53岁,平均44.67岁.主要症状为咯血5例,从痰中带血到1000ml以上大咯血不等,其他症状有反复咳嗽、胸痛、乏力和低热等。病程50天~8年,平均22.4个月.既往病史3例有肺结核,1例肺脓疡,病变部位均与现病灶一致。5例病人经抗感染、抗痨治疗2个月至8年,平均22个月。全部病例均摄X线胸部平片,2例加作胸部CT,病灶位于左上肺3例,右上肺2例,右下肺1例,4例有典征的“半月征”。有3例反复查痰拽霉菌均阴性。全部行肺叶切除术,术前误诊为肺结核2例,肺癌1例。术后无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于在诚周汝元王道斌
关键词:肺曲菌球病病例报告
腮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被引量:1
1997年
腮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吴继锋张王海王保太王道斌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合肥230032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3岁。左颈上包块4月,渐增大,经抗炎治疗无效。细胞学穿刺诊断为“粘液表皮样癌”收住院。病程中无发热、头痛、呕吐,亦无鼻塞、流涕及耳...
吴继锋张王海王保太王道斌
关键词:腮腺肿瘤淋巴上皮病变
胃癌印戒细胞电镜酶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对胃癌印戒细胞5种细胞器标志酶(ALPase,ACPase,G6Pase,TPPase和CCOase)进行超微水平的定位观察,探讨胃癌印戒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发生机理.方法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5例印戒细胞癌,2例伴有印戒细胞的粘液腺癌进行5种细胞器标志酶的电镜观察.结果胃癌印戒细胞粘液的合成、分泌和消化功能增强,相应细胞器数目增多,酶活性增强,其中尤以ACPase,TPPase为显著.癌周间质缺乏胶元纤维.结论胃癌印戒细胞在功能上属高分化,但其形态与功能不协调,出现了畸形分化.其侵袭力强、转移率高的原因与癌细胞分泌的酶对细胞连接的影响和溶解癌周间质密切相关.
杨光霖董聿明杜卫东苏英豪张红吴继锋王道斌胥爱莲
关键词:胃肿瘤印戒细胞酶学细胞化学
ras产物P_(21)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1998年
为了解P_(21)表达在估计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及其预后,用癌基因ras产物P_(21)的单克隆抗体SCI—oncogema 1及ABC免疫酶标染色法,对36例膀胱癌和9例正常膀胱粘膜进行了P_(21)检测,结果表明,癌组织中P_(21)表达均为阳性,还发现随着膀胱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P_(21)表达亦增强。提示P_(21)表达与膀胱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蒋云仙郭临江山施浩强张洪福王道斌
关键词:膀胱肿瘤RAS基因P21基因
SPAR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检测SPARC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8例胃癌和89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PARC的表达情况。结果SPARC主要表达在胃癌的间质细胞,少数表达在胃癌细胞。SPARC在胃癌组织间质细胞的阳性表达率(88·0%)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14·1%)(P<0·01)。肿瘤细胞SPARC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各病理因素均无相关性;而间质细胞SPARC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相关性,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均无相关性。结论SPARC在胃癌间质过度表达可能促进胃癌的转移,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李杨吴继锋张红秦蓉王道斌
关键词: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肿瘤转移
转录因子Ets-1与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Ets-1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7例胃癌及癌旁组织、2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ts-1和MMP-9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Ets-1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72/97)、75.3%(73/97),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0.2%、18.6%)及正常胃黏膜组织(17.9%、14.3%)(P<0.01);而在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两者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Ets-1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Ets-1和MMP-9的高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位置均无关(P>0.05)。Ets-1和MMP-9的表达成正相关(r=0.700,P<0.01)。结论Ets-1和MMP-9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可能是Ets-1促进胃癌浸润转移的机制之一。
赵文娣吴继锋张红秦蓉沈裕欣王道斌
关键词:胃肿瘤ETS-1MMP-9免疫组织化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