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四化
- 作品数:30 被引量:9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关于普通小学生对残疾儿童的态度干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研究采用被试间单因素实验设计,尝试通过综合提供残疾知识和残疾人接触经验,来干预普通小学生对残疾儿童的态度。整个研究分为前测、干预、后测三个环节。研究结果表明,以提供残疾知识和与残疾人接触的经验为内容的干预活动显著改善了普通小学生对残疾儿童的态度,普通小学生对残疾儿童的态度可以通过一定的干预得到改善。论文对此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 琚四化徐琴
- 关键词:残疾儿童
- 引领发展 搭建平台——《现代特殊教育》(高教)专家研讨会综述
- 2015年
- 2015年11月14日,《现代特殊教育》(高教)专家研讨会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顺利举行,这是该刊自2015年1月正式创办以来首次召开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专家会议。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八所高等院校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夏出版社的专家,以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领导与《现代特殊教育》(高教)编辑部编辑共31人参加了会议。
- 琚四化王辉
- 自我中心言语理论及其对聋生言语康复教育的启示被引量:2
- 2008年
- 自我中心言语是儿童言语和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介绍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相关理论后,本文对聋生言语康复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 琚四化
- 关键词:聋生
- 盲生触摸觉表象心理扫描中的距离效应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参考Kosslyn和Kerr等人的心理实验,采用心理扫描的研究方法,让20名明眼学生和20名盲生看或触摸二幅不同的图画,然后记录被试扫描表象时的反应时,并要求被试在扫描完成后报告其扫描过程。结果表明,盲生在对触摸觉表象进行扫描时,也表现出了距离效应;盲生触摸觉表象扫描与明眼生视觉表象扫描之间在反应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表象扫描中可能需要表象投射及相应的手部运动。
- 琚四化
- 关键词:盲生表象
- 盲生课外阅读量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本调查报告以N市盲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统计和分析了他们课外阅读量。结果表明,盲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着以下情况:课外阅读量较少;课外阅读量的个体差异很大;课外阅读量的性别差异较大;年级间的课外阅读量存在较大差异,并且随着年级升高,借书人占本年级人数的比率呈现出一种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 琚四化李倍真
- 关键词:盲生
- 盲生与明眼学生时间知觉的比较实验研究
- 2009年
- 本研究比较了盲生和明眼学生在时间知觉上的表现。结果表明:在短时间知觉上,盲生比明眼学生略有优势;在较长时间知觉上,盲生和明眼学生无明显差异;总体上,成年明眼生和盲生在时间知觉上没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在平均正确率上,两样本间无明显差异;在变化趋势上,两样本相同。
- 琚四化毛红琴
- 关键词:盲生时间知觉
- 年龄和训练对盲生指尖触觉阈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二点阈实验发现,盲生指尖触觉阈限值比明眼学生低;不同年级段和不同年龄段的盲生间,指尖触觉阈限值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三、四年级段和11~13年龄段的阈限值最低;盲生手指触觉敏感度在11~13岁达到顶峰,此后,盲生触觉敏感度虽有下降,但仍会高于训练之初。
- 琚四化吴熹华潘宁
- 关键词:盲生触觉阈限
- 多维视野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模型的建构被引量:13
- 2015年
- 特殊教育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必须制定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与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本研究在背景分析以及对"职业"、"素质"、"职业素质"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四个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借鉴、分析已有研究,基于多维的视角,从知识、能力、人格三个维度和专业性、基础性两个层面构建了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的"两模块—七要素"模型,并对其内涵进行分析,以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不断完善及资格考试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与考核提供参照。
- 王辉李晓庆熊琪琚四化
-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
- 盲生与明眼生解决河内塔问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让18名盲生和18名明眼生被试使用内部表象操作的方法解决河内塔问题,并比较其移动圆片的次数和反应时。结果发现,随着圆片数量的增加,被试的移动次数和反应时也显著增加;盲生与明眼生之间移动圆片的次数以及反应时都没有显著差异;视障可能会影响盲生问题解决时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对任务要求的理解速度。
- 琚四化刘春玲
- 关键词:盲生表象
- 美国盲校的功能性课程被引量:4
- 2011年
- 一、功能性课程的含义与作用
功能性课程也称生活技能课程,指以开展和培养实际生活中重要且必备的活动与技能,并考虑学生本身的能力以及在适应环境上的独特需求来设计的课程。与一般学术性课程相比,功能性课程更强调以下几点:现在学,立即有用(如生活自理训练);
- 琚四化
- 关键词:盲校学术性课程适应环境生活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