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万忠

作品数:97 被引量:77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天文地球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4篇盆地
  • 19篇油气
  • 17篇页岩
  • 14篇地质
  • 14篇储层
  • 13篇凹陷
  • 13篇成藏
  • 11篇地层
  • 9篇孔隙
  • 9篇层序
  • 8篇勘探
  • 7篇岩心
  • 7篇页岩气
  • 7篇水合物
  • 7篇层序地层
  • 6篇地震属性
  • 6篇油气成藏
  • 6篇孔隙度
  • 6篇海盆
  • 6篇海盆地

机构

  • 61篇中国地质大学
  • 41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地质调查...
  • 5篇广州海洋地质...
  • 5篇教育部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化
  • 3篇长江大学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华北油田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97篇石万忠
  • 21篇王任
  • 10篇张晓明
  • 9篇陈开远
  • 8篇何生
  • 7篇徐清海
  • 7篇徐壮
  • 6篇陈红汉
  • 6篇徐壮
  • 6篇刘凯
  • 5篇宋志峰
  • 5篇陆永潮
  • 5篇王晓龙
  • 5篇王超
  • 4篇朱红涛
  • 4篇陈娟
  • 4篇唐大卿
  • 4篇孔敏
  • 4篇何玉林
  • 4篇袁琪

传媒

  • 10篇地球科学(中...
  • 8篇石油学报
  • 6篇石油地球物理...
  • 6篇地球科学
  • 5篇中国地质教育
  • 4篇岩性油气藏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地质科技通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石油物探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13篇2021
  • 1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库车坳陷构造挤压增压的定量评价及超压成因分析被引量:38
2007年
根据泥岩声波时差平直段开始深度点的特殊性,运用库车坳陷内各井的泥岩声波时差平直段开始的深度点估算了构造挤压应力的大小、构造挤压应力转化为超压的比例以及构造挤压对超压的最大贡献率,分析了库车坳陷的超压成因。结果表明,在库车坳陷不同的构造带,构造挤压对超压的贡献率不同。在克一依构造带,构造挤压对超压的最大贡献率为55%~80%,成为该构造带超压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在构造挤压不是很强烈的阳霞凹陷,以库1井资料估算的构造挤压对超压的最大贡献率只有22%~39%。克拉2井与库1井的压力分布都具有他源超压的特征,他源超压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石万忠陈红汉何生
关键词:前陆盆地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资料的页岩气钻井选址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资料的页岩气钻井选址方法,具体包括:基于开源高精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数据计算地表地形、土地利用情况、距有效水源距离和距路网距离四类参数;根据各评价参数计算结果值域分布情况评定其风险等级...
徐笑丰张欣羽冯芊石万忠王任
东濮凹陷文243井区油气分布及储层预测
陈开远陈新军吕新华杨香华石万忠
该项目从在钻井、测井解释基础上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出发,通过精细的层位标定与对比,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地层解释、对比,划分出各个油层组对应的准层序或准层序组,建立高精度的年代地层框架。在此基础上,对东濮...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分布储层预测
页岩岩相的测井曲线识别方法——以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被引量:11
2021年
页岩岩相的识别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基础工作,不同类型页岩具有不同物质组分与组构,进而具有不同的脆性度和物性,目前利用测井曲线来识别页岩岩相的研究较为薄弱。以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口井的测井资料、岩心测试数据为基础,通过多参数优选、多元线性拟合,分别建立了黏土矿物、硅质矿物相对含量的预测方程,探讨利用测井曲线识别页岩的方法。结果表明:黏土质页岩具有高DEN,CNL,K,KTh,低U,U/Th的特征;混合质页岩具有中DEN,U,CNL,K,KTh,U/Th的特征;硅质页岩具有高U,U/TH,低DEN,CNL,K,KTh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页岩岩相识别雷达图版,不同岩相所对应的测井曲线数值在图版中有不同的分布范围,该图版可以有效识别页岩岩相,并能够对预测方程识别错误的岩相进行纠正,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度高。将预测方程定量识别岩相和雷达图版定性识别岩相结合起来,通过双重约束,可以很好地识别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
杨洋石万忠张晓明王任徐笑丰刘俞佐白卢恒曹沈厅冯芊
关键词:页岩雷达图
歧口凹陷歧深地区沙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演化被引量:3
2010年
在对钻井、录井、测井、地震和各种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对沙三段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共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3个三级层序,并在各三级层序内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湖扩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认为深凹及控凹断裂边缘3个体系域发育完整,而板桥及歧北次凹斜坡带仅发育退积型湖扩体系域和进积型高位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歧深地区层序地层发育模式——陆相单斜断坡带型(西断东缓超)地层格架,为研究区有利储集体的预测提供了基础。
陈平苏俊青陆永潮石万忠林卫兵高勇杜学斌周韬杜民
关键词:沙三段地层格架
琼东南盆地砂岩侵入体成因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影响
2023年
目前对有关砂岩侵入体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中的作用的研究较少。中国南海海域同时具备形成砂岩侵入体和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地质条件,但侵入体对天然气运移及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此,基于研究区地震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精细刻画了琼东南盆地砂岩侵入体的地质特征,结合地质背景确定了砂岩侵入体的成因机制,从而确立砂岩侵入体的演化模式,并总结砂岩侵入体对天然气运移和水合物成藏的作用。结果表明:①琼东南盆地陵南低凸起发育多个大型砂岩侵入体,它们主要位于黄流组顶部,两翼斜向上伸入莺歌海组,个别规模较小的侵入体整体处于莺歌海组底部地层。砂岩侵入体在地震剖面上呈U型或宽V型强振幅反射,横向展布范围为3~5 km,竖直高度约为350~750 m,平面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具有环形特征。②中新世中期沉积供源砂体,中新世晚期沉积泥质低渗盖层,同时为梅山组砂体超压提供条件,上新世时期形成多边形断层,梅山组砂体由于欠压实未固结,液化后受火山活动扰动发生流化侵入。砂岩侵入体的各触发机制在时空上相互匹配,具备良好的砂岩侵入体形成条件。③砂岩侵入体可作为甲烷气由深部到浅层的接力运移通道,大量深部热解气经过深部的底辟和裂缝之后,可以通过砂岩侵入体运移到浅层稳定域中形成水合物藏,对水合物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黄进王任王任任金锋石万忠何玉林
关键词:触发机制超压天然气水合物琼东南盆地
地震属性参数在胜坨油田气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3年
根据胜坨油田气藏分布浅 (1 5秒以上 )、构造简单、地震品质好的特点 ,结合钻井资料 ,选取了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 3个参数 ,分析了它们与已知气层的对应关系。钻井显示的含气层段在振幅属性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 ,瞬时频率剖面上为低频率 ,瞬时相位剖面上发生相位反转。利用这些特性预测胜坨油田东南角为有利的勘探地区。
石万忠陈开远陈新军朱红涛
关键词:胜坨油田地震属性振幅瞬时相位
南海深水扇系统的成藏动力学及油气资源潜力研究
陈红汉庞雄王家豪石万忠赵彦超李纯泉宋艳阁蔡李梅王碧维唐健程赵艳军丰勇
该项目总结出其油气聚集规律性:裂陷阶段发育文昌-恩平组烃源岩(成盆期),裂后沉降阶段生成大量油气(成烃期),新构造运动阶段油气大规模聚散(成藏定型期)。因此,10.5Ma以来的新构造活动对天然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划...
关键词: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油气成藏动力学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地层压力演化与油气运移模拟被引量:31
2006年
珠江口盆地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是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中一个重要的盆地.珠江口盆地勘探逐渐由浅水区向深水区推进,浅水区钻井揭示地层为正常压力,但对深水区的油气运移指向和地层压力分布认识不清楚.应用钻井测试资料,地震资料和盆地模拟技术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的地层压力演化和油气运移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地层压力的聚集与释放以及流体运移与构造运动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从模拟结果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珠二坳陷经历了3次幕式地层压力的聚集与释放.这3次压力的释放与晚始新世珠琼运动二幕、渐新世中期南海运动、中中新世末至晚中新世末东沙运动有关,其中东沙运动期间是本区油气运移的主要期次,现在浅水区的常压是由于东沙运动时超压释放后的结果.(2)钻井测试与模拟结果显示,现今地层压力在浅水区为常压,在深水区有弱超压存在.引起地层压力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浅水区和深水区沉积的岩相和岩性的不同.(3)油气运移有2个指向,一个运移指向浅水区域,另一个指向深水区域.由于浅水区砂岩百分比含量高,砂体连通性好,油气聚集比较分散,比较而言深水区油气在扇体里富集程度较高,更有利于形成大油气田.
石万忠陈红汉陈长民庞雄朱明
关键词:盆地模拟油气运移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
中国陆相红层有机碳含量控制因素--以北黄海盆地白垩纪红层为例
陆相红层在中国的东部、西部和中部均有分布,但到目前为止,陆相红层的研究并不透彻.国内外关于陆相红层有机碳赋存机制的研究也都还没有统一的意见.很多学者参考王成善等学者关于大洋红层的研究给予了白垩纪陆相红层有机碳赋存相应的解...
肖丹石万忠王任夏治旻夏飞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