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
- 作品数:24 被引量:245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家庭参与式护理配合智慧健康宣教平台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配合智慧健康宣教平台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家庭参与式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智慧健康宣教平台进行强化宣教。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自我护理依从性量表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护理依从性及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最终试验组39例(失访1例)、对照组37例患者(失访3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自我护理依从性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5.9±12.6)比(60.1±11.9)分、(78.2±13.6)比(71.4±14.6)分],HA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5.18±2.46)比(19.46±2.40)分](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自我护理依从性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65.9±12.6)比(40.8±12.5)分、(78.2±13.6)比(54.6±15.9)分](均P<0.05),HA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15.18±2.46)比(21.74±3.52)分](均P<0.05);对照组干预后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自我护理依从性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60.1±11.9)比(41.6±9.72)分、(71.4±14.6)比(54.3±14.8)分](均P<0.05),HA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19.46±2.40)比(21.38±3.09)分](均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配合智慧健康宣教平台的健康宣教模式可显著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护理依从性,明显改善抑郁和焦虑程度。
- 谭春燕秦燕廖春莲李链刘继红甘秀妮
- 关键词:卒中健康教育
- 移动卒中单元疗效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移动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3例。他们随机分配到移动卒中单元和普通治疗小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6个月随访期间神经系统功能(NIH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BI评分)和残障水平(OHS评分)。结果移动卒中单元组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和OHS评分明显好于普通治疗组。结论与普通治疗组比较,移动卒中单元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残障水平。
- 李隆龄李长清虞乐华秦燕胡长林
- 关键词:脑梗死
- 目标教学法在优质护理病房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将目标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护生临床带教中,提高优质护理病房本科护生临床带教质量。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该科实习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目标教学方法,通过目标制定、实施、评价三个步骤完成教学。出科时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绩以及护生和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素质成绩、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目标教学法运用于护理本科临床带教,能保持教学连贯性,明确教学活动重点,增强护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利于评价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 梁晓红廖春莲秦燕李晓玲
-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育考核
- 脑率中瘫痪侧输液对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 目的:脑率中发生后的80%存活者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临床治疗药物多以静脉输
- 秦燕
- 关键词:肢体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早期康复
- 文献传递
- 不同延伸护理方式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被引量:18
- 2015年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患者表现为与年龄不符的记忆力减退和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不影响日常活动能力,未达到目前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但是,确诊为MCI的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性极高,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转化率为每年8%-25%,比健康对照组发病率高10倍。
- 李佳梁晓红王凤霞刘继红秦燕廖春莲
- 关键词:护理方式IMPAIRMENT日常活动能力筛查工具轻度认知障碍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管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专家共识》解读被引量:16
- 2022年
-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管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以期为神经血管领域重症护理、静脉溶栓及机械取栓护理提供依据。
- 汤雪琴刘继红龚思媛廖春莲秦燕
- 关键词:脑卒中静脉溶栓机械取栓重症护理
- 从脑缺血的治疗进展看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意义被引量:2
- 2004年
- 秦燕陈健
- 关键词:脑缺血
- 临床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
- 2021年
- 分析临床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均来自我市临床医学院的80例临床专业学生,按照到院报道顺序将该组学生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学生开展常规临床带教,观察组开展临床路径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在不同带教方式中的出科成绩及学生对本次带教的满意程度。结果:为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后,该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学生对本次带教满意程度较高,与对照组形成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神经内科临床带教时,运用临床途径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实习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实习质量,使学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有所提升,值得借鉴。
- 秦燕
- 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带教思维导图满意度
- 改良Epley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眩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比较改良Epley方法(MEP)和改良Semont方法(MSM)对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明确诊断为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EP组(n=30)行改良Epley方法治疗,MSM组(n=20)行改良Semont方法,1周后观察治疗效果,将眩晕症状和位置试验诱发的眼震消失作为治疗是否有效的判定标准。结果经1周治疗后,MEP组86.7%(n=26)的患者症状消失,MSM组55.0%(n=11)的患者症状消失。MEP组与MS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1)。而2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P>0.05)。结论改良Epley方法治疗BPPV较改良Semont方法更有效,可推荐作为BPPV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周梅秦燕
- 关键词:良性位置性眩晕
- 智慧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智慧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100例,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常规组患者予以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患者予以智慧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干预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以及Barthel指数得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FMA得分、Barthel指数得分高于常规组,SDS得分以及SAS得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智慧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可提升其运动功能、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能力。
- 谭春燕秦燕廖春莲刘继红彭倩甘秀妮
- 关键词:卒中偏瘫心理状态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