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赛芜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黄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综合征
  • 5篇细胞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干燥综...
  • 3篇增生
  • 3篇贫血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 3篇骨髓
  • 3篇骨髓增生
  • 3篇骨髓增生异常
  • 3篇干燥综合征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治疗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性...
  • 2篇血液

机构

  • 8篇黄山市人民医...
  • 4篇安徽省黄山市...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章赛芜
  • 4篇刘学华
  • 1篇徐友善
  • 1篇张丽娟
  • 1篇武洵
  • 1篇武忍侠
  • 1篇吴晋安
  • 1篇曾波航
  • 1篇林茂芳
  • 1篇吴玉玲
  • 1篇方向群
  • 1篇钱文斌
  • 1篇孟海涛
  • 1篇周思文
  • 1篇梁毅
  • 1篇汪福康
  • 1篇叶刚
  • 1篇王立鼎
  • 1篇汪琼
  • 1篇汪勇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安徽省第十二...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OAP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5例临床观察
1998年
我院1992年~1996年元月收住院的慢粒15例患者给于HOAP方案进行联合化疗.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5例均为慢粒慢性期患者,根据病史、临床体征、周围血象、骨髓象及细胞组化验检查明确诊断.男11例,女4例,年龄15岁~48岁;12例初治,3例复治,病程3个月~1年不等.3例复治患者1例服马利兰治疗5个月,另2例服羟基脲6~8个月,病情反复未缓解.15例患者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消瘦、头昏、低热,部分有上腹胀痛症状,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脾脏肿大,其中11例为巨脾,4例脾大达盆腔.周围血象检查,极少数血红蛋白轻度降低.白细胞总数25X10^9~250×10~9/L,大部分在50×10~9~150×10~9/L分类中有少数幼粒细胞.血小板70×10~9~400×109/L.骨髓象检查提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碱性磷酸酶0~3分.
刘学华章赛芜
关键词:慢性白血病粒细胞性药物疗法HOAP
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对急性白血病预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监测微小残留病(MRD)在急性白血病(AL)复发预测及指导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科收治的36例初治AL患者,共采集160份骨髓液及外周血液标本,利用四色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进行MRD检测。以CD45/SSC设门,选用2~3组四色抗体组合,从首次诱导化疗结束,每1~3个月进行MRD检测1次,动态监测MRD水平的变化与AL复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按诱导治疗第1次结束时的MRD水平分为三组:MRD〉1×10-2组(22例)、MRD为1×10-4~1×10-2组(6例)、MRD〈1×10-4组(8例)。MRD〉1×10-2组复发率[81.8%(18/22)]明显高于MRD〈1×10-4组[12.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MRD为1×10-4~1×10-2组复发率[50.0%(3/6)]与MRD〈1×10-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MRD〈1×10-4预后良好。另30例检测外周血和骨髓MRD的AL患者中,外周血MRD〉1×10-214例,MRD为1×10-4~1×10-27例,MRD〈1×10-49例;骨髓MRD〉1×10-28例,1×10-4~1×10-210例,〈1×10-412例。结论 AL患者MRD阳性比形态学复发出现时间早,因此,动态监测MRD对AL预测复发和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吴玉玲汪福康汪琼汪勇余超徐友善王立鼎吴晋安章赛芜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病预后流式细胞术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贫血28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发贫血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pSS并发贫血患者临床资料,并对贫血的类型及与自身抗体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SS并发贫血占所有住院pSS患者的44%。其中慢性病贫血(ACD)18例(64.%),缺铁性贫血(IDA)3例(10%),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2例(7%),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3例(10%),再生障碍性贫血(AA)2例(7%)。ANA、抗SSA、SSB抗体阳性在pSS伴免疫性贫血(AIHA,AA)中更常见(P<0.05)。结论:pSS并发贫血以ACD最多见;免疫功能紊乱与贫血存在内在的关联。
章赛芜武洵
关键词:贫血抗体
HOAP方案联合化疗加羟基脲维持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7例
1999年
我科自1991年8月~1996年9月对1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采用HOAP方案诱导缓解,定期强化,羟基脲维持,取得良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17例慢粒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20~61岁,中位年龄41岁。初治14例,复治3例,除1例处于慢粒加速期外,其余均为慢粒慢性期。 1.2 治疗方法:HOAP方案组成,高三尖杉酯碱3mg/日,连用5~7天、长春新碱1~2mg第1天、阿糖胞苷50~75mg每12小时1次,连用5~7天、泼尼松20~30mg/日连用5~7天。
章赛芜
关键词:HOAP方案羟基脲慢性白血病
非标准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04年
2 6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非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 (N HD IVIG)组 15例 ,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剂量为 0 .2 g/(kg·d)× 5d ;对照组 :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 (HD IVIG)组 11例 ,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剂量为 0 .4g/(kg·d)× 5d。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80 %和 82 % ,且治疗后血小板上升、峰值及达峰值所需时间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N HD IVIG治疗重症ITP不仅疗效可靠 ,而且明显降低了医疗费用。
章赛芜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丙种球蛋白ITPIVIG
非标准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ITP疗效观察
2004年
章赛芜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性疾病静脉注射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贫血28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贫血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pSS合并贫血患者临床资料,并对贫血的类型及于自身抗体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pSS合并贫血(28例)占所有住院pSS患者(64例)的44%.其中慢...
章赛芜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贫血抗体
文献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6例误诊分析
1997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6例误诊分析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245000)章赛芜,刘学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为探讨MDS的临床、血液学及骨髓病理学变化特点,我们参照1982年FAB协作组“’及1994年全国第四...
章赛芜刘学华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误诊分析
GM-CSF在治疗恶性血液病中的疗效观察
2001年
章赛芜
关键词:GM-CSF恶性血液病
环孢菌素A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血液系统损害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评价环孢菌素A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血液系统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血液系统损害病例(.采用环孢菌素A治疗,环孢菌素A组)并与10例同期住院同类病例(采用其他改变病程药物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环孢菌素A组14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2例。对照组10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菌素A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血液系统损害安全有效药物。
章赛芜
关键词:血液系统损害干燥综合征环孢菌素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