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毅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压裂
  • 3篇水平井
  • 3篇平井
  • 2篇体积压裂
  • 2篇煤层气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地质
  • 1篇压裂技术
  • 1篇岩心
  • 1篇岩心渗透率
  • 1篇一体化
  • 1篇油藏
  • 1篇油田
  • 1篇增产改造
  • 1篇直井
  • 1篇致密气藏
  • 1篇渗透率
  • 1篇水采

机构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大庆钻探工程...

作者

  • 6篇罗毅
  • 1篇赵玉龙
  • 1篇马明
  • 1篇周珺
  • 1篇张烈辉
  • 1篇王冰
  • 1篇漆麟
  • 1篇梁海鹏
  • 1篇张燃
  • 1篇李建国
  • 1篇李林锴
  • 1篇张东旭

传媒

  • 2篇煤炭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水平井增产改造“工程-地质一体化”技术体系研究
2015年
在砂体横向相变快、储层非均质性较严重的致密油层,须将工程地质、施工工艺、方案优化设计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解决穿层压裂施工方案适用性不高的问题。经过研究,在纵横波测井数据预测模型基础上,建立起三维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参数的井震结合预测技术,实现水平井分段压裂人工裂缝全三维模拟,形成水平井增产改造"工程-地质一体化"技术体系。
张玉广罗毅张洪涛张浩
关键词:水平井增产改造井震结合
致密气藏裂缝岩心渗透率非稳态测试理论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准确评价致密气藏裂缝和基质系统渗透率对评价其可采储量和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致密气藏裂缝岩心非稳态测试流动特征和物理模型,建立了裂缝岩心非稳态测试流动数学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了上游和下游腔室的无因次拟压力解和特征曲线,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无因次拟压力特征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岩心的非稳态渗流可划分为3个阶段:裂缝渗流阶段、基质渗流阶段和系统平衡阶段.在裂缝渗流阶段,裂缝渗透率越大,持续时间越短;裂缝孔隙度对该渗流阶段基本没有影响.在基质渗流阶段,基质渗透率越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长;基质孔隙度越小,平衡系统压力越大.本文研究为评价致密气藏裂缝岩心属性提供一种评价方法.
罗毅张烈辉赵玉龙李成勇
关键词:致密气藏
肇源南油田直井缝网压裂技术政策论证
2015年
致密油藏主要开发方式为缝网压裂,缝网压裂与常规压裂相比,其可行性和施工规模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缝网压裂技术政策的论证迫在眉睫。从岩石矿物成分、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压裂液及施工工艺等角度分析肇源南油田缝网压裂的可行性,通过Lord Kelvin点源函数分析直井底压力分布函数,进行直井与压裂井有效驱替系统论证。通过与启动压力梯度对比,确定了直井、压裂井的极限井距。论证肇源南直井缝网压裂规模,确定肇源南油田直井缝网横向波及宽度在60 m左右,单段施工规模必须大于1 500 m^3才能获得较好的改造效果。研究结果为缝网压裂在肇源南油田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指导。
张燃李林锴漆麟罗毅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
子洲气田开发潜力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子洲气田是陕京输气线的起源地,承担着向北京地区供气的重要任务。自2007年8月正式投入生产以来,已经连续稳产7年,目前气藏地层压力下降快,为实现子洲气田的长期稳产,因此有必要摸清子洲气田的现有开发潜力。本文在综合分析子洲气田地质和生产动态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子洲气田进行查层补孔、层间接替、排水采气、增压开采、井间加密、滚动扩边等潜力进行分析,制定子洲气田的挖潜方案,运用数值模拟模型对各挖潜潜力的措施效果进行预测。本文的研究工作对维持子洲气田的长期稳产和平稳供气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同时对研究同类型气藏开发潜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罗毅张东旭李建国马明
关键词:滚动扩边排水采气
煤层气体积压裂水平井压力特征分析
2017年
基于煤层的地质特征,推导了煤层气的非稳态扩散方程,建立了体积压裂水平井井底压力数学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引入Lord Kelvin点源解和泊松叠加原理,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煤层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井底压力的瞬时点源函数基本解。根据井底压力特征曲线将非线性流动划分为8个阶段,并分析了水平井长度等参数对不同流动阶段的影响。
周珺罗毅梁海鹏李成勇
关键词:煤层气体积压裂水平井
煤层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由于煤储层地质特征和割理发育,压裂形成的人工裂缝多为缝网结构,常规的产能方程不适合煤层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分析,因此将煤层水平井增产改造物理模型假设为两区复合模型:裂缝波及区考虑为一个渗透率显著改善等效区域,裂缝未波及区渗透率极低;从渗流力学基本原理出发,利用儒柯夫斯基变换,借鉴Joshi对水平井产量公式研究思路,推导出煤层气体积压裂井产能公式,分析影响煤层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的主控因素,为准确预测煤层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提供技术指导。
罗毅车星祥王冰
关键词:煤层气水平井产能预测体积压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