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飞雁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人性
  • 2篇小说
  • 2篇伦理
  • 2篇民间故事
  • 2篇故事
  • 1篇代文
  • 1篇电影
  • 1篇电影《色·戒...
  • 1篇异化
  • 1篇人性异化
  • 1篇生命美
  • 1篇生命美学
  • 1篇突围
  • 1篇漂泊
  • 1篇青衣
  • 1篇情色
  • 1篇重水
  • 1篇子女
  • 1篇悖论
  • 1篇悖论性

机构

  • 4篇黄山学院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罗飞雁

传媒

  • 4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电影文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困守与突围———评毕飞宇小说“玉”篇三章与《青衣》被引量:1
2008年
毕飞宇小说"玉"三章与《青衣》是集体主义文化的批评文本。前者表达了作者对集权下人性异化的忧虑,后者则张大了抗击集权文化的人性力量。谄媚或反抗现实成为这几部小说可资比较的基础,传达出毕飞宇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以及在体制外建立个人乌托邦理想之于文化乃至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
罗飞雁
关键词:《青衣》人性异化
徽州民间故事中的“孝子贤媳”与“不孝女”——论徽州民间家庭伦理观念被引量:2
2013年
从徽州民间故事中的"孝子贤媳"、"不孝女"等角色类型入手,深入剖析徽州民众"孝亲"观和"子女"观的道德结构及其悖论性。
罗飞雁
关键词:孝亲观
鲁迅与沈从文生命美学比较论
从生命美学的角度研究鲁迅与沈从文,更能深入理解两位大师的精神世界与创作内涵的异同。无论表面形态如何相去甚远,事实上,他们都走上了同一条审美人生道路。在“何为生命”(存在论命题)的回答上,彼此达成默契:同是生命悲剧与热情的...
罗飞雁
关键词:现代文学生命美学
文献传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电影《色·戒》与小说《色·戒》之比较阅读
2008年
电影《色·戒》将小说隐藏的意思一一拍出。两版在主题表达上各有侧重,小说延续了张爱玲一贯的情色虚无以及人之无法沟通的主题,电影则着重探讨性的力量。
罗飞雁
关键词:《色·戒》情色人性
论民间伦理思想的悖论性——以徽州民间故事为中心被引量:1
2016年
以徽州民间故事为重要研究载体,从"道德与反道德""施恩与求报""利己与无我"三个层面入手,深入研究民间伦理思想生成于儒家伦理本身、儒家伦理与民间意识、民间意识与民间潜意识之间的诸种悖论。
罗飞雁
关键词:伦理悖论
回归与漂泊——《故乡》与《边城》的比较阅读
2004年
在探索传统与中国知识分子关系的重要命题上,鲁迅与沈从文作为最具研究价值的精神文化现象散发着恒久的魅力。本文以"回乡"的文学母题为研究视角,择取《边城》与《故乡》,从文化选择、个体生命的历史定位、精神趋向这三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展现游子精神返乡之旅的种种复杂情思以及沈从文和鲁迅对传统的象征——故土故园皈依与超越的不同选择。
罗飞雁
关键词:《故乡》《边城》小说评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