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应军
- 作品数:74 被引量:30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语言文字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我国11~12岁少年男体操运动员自由体操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根据自由体操发展趋势和规则,在对世界自由体操发展现状和动作技术的演进过程分析基础上,找出其潮流动作,揭示其发展规律,为基本难度动作的选择提供依据;并确立新规则下11~12岁少年男体操运动员自由体操主要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 吕万刚聂应军
- 关键词:自由体操
- 第十一届全国民运会民族健身操自选套路黑龙江队与前三名比赛成绩对比分析
- 研究目的:民族健身操自选套路自2015年正式确定为竞赛项目,北京、西藏两个代表队在第十、第十一两届比赛上均占据该项目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席位,湖南代表队在本次比赛中获得该项二等奖的佳绩,而黑龙江代表队在两届比赛中都排在20名...
- 刘婷聂应军杨通烈
- 关键词:民族健身操自选套路
- 我国5-12岁少儿艺术体操器械训练内容体系研究
- 研究目的:随着2017年《中国学生艺术体操技术等级动作标准》1—10级成套动作的颁布,有效带动了校园少儿艺术体操的教学普及和竞赛开展。目前艺术体操已成为受广大少儿青睐的重要体育项目,而少儿时期也是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关键奠基...
- 张雨薇吕万刚聂应军
- 文献传递
- 我国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 2021年
- 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工具,在确定影响我国健身休闲产业系统发展各要素的基础上,揭示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以"人均收入驱动型"和"社会组织驱动型"2种发展模型为范式,对我国健身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仿真,进而提出优化健身休闲产业供给侧结构体系、切合大众需求开发健身休闲产业消费市场、促进区域特色健身休闲产业协调发展等对策。
- 刘炜鑫聂应军谭珍科吴彦孔
-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仿真
- 我国9-10岁男子体操选手身体素质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9-10岁阶段身体素质科学化训练是构建男子体操后备人才科学梯队的关键,亦是男子体操选手后续发展高难动作的物质基础,而目前相关研究匮乏。运用特尔菲法、测试与AHP等方法,构建我国9-10岁男子体操选手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时评价,旨在为监控与提高该阶段体操选手身体素质的训练质量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指标体系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5个1级指标和16个2级指标,5个1级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251 3、0.206 0、0.164 2、0.188 1和0.190 4,权重系数较好地诠释了整个指标体系的内涵;(2)目前机体耐乳酸能力、肩部柔韧性和上肢屈臂推撑力量整体发展较好,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空翻的动作速度与位移速度整理水平有待提高,灵敏素质是薄弱环节;(3)训练内容规划上,该阶段应着重加强力量、柔韧、速度、灵敏的训练;(4)发展策略上,下一阶段应注重加强灵敏素质、专项腰腹力量与位移速度的训练。
- 聂应军吕万刚
- 关键词:身体素质指标体系
- 居家有氧运动对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运用meta分析对国内外有关居家有氧运动对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指标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量化综述分析。以纳入标准为依据对相关数据进行文献检索,最终纳入中文文献2篇,外文文献8篇,被试总人数为902名。Meta结果表明:总体上研究偏移风险较低,在合理范围内;在异质性检测中发现,青少年身体成分和肌肉力量的影响均无异质性(I2=0%,P<0.05),总效应量及95%CI为-0.29[-0.52,-0.05]和7.63[3.23,12.03]。结论:(1)居家有氧运动对青少年身体成分、心肺耐力以及肌肉力量三方面健康体适能指标都具有非常好的改善效果;(2)居家有氧运动对青少年心肺耐力体适能指标有更为显著的积极影响;(3)青少年在进行居家有氧运动时,采取每周进行3-5次、单次运动持续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对促进各项体适能指标更佳。
- 吴彦孔聂应军
- 关键词:有氧运动青少年健康体适能
- 我国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 研究目的:竞技体操作为我国的奥运重点项目,目前则处于严重断层、青黄不接等窘境。本研究立足社会转型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以系统整体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科学确定我国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系统要素,引入系统动力学模...
- 聂应军刘炜鑫
- 关键词: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
- 文献传递
- 《体操》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被引量:12
- 2018年
- 体操课程是我国高校体育类专业必修主干课程。主要梳理与总结了武汉体育学院体操课程建设近10多年来一系列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的成效和经验。研究认为其主要成效在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塑"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课程建设理念;契合专业需求,构建"专修、普修、选修"多元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创新"四结合四整合"教学模式;融合创新,建设"纸质+电子+音像+网络"立体化教材;高标准、强提升,建设优秀师资团队。其主要特色与启示在于:系统研究推动课程全面发展;与时俱进加快课程改革;协同发展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多级联动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 聂应军吕万刚魏旭波郑湘平王云涛罗元翔刘亮陈永青胡磊李贵庆
- 关键词:体操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
- 我国9~10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与诊断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腰腹快速屈伸力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10岁组上肢与躯干综合力量素质得到全面协调训练,但下肢爆发力良莠不齐,整体水平欠佳。(2)训练周期内容安排上,两个年龄组均应重点发展上肢支撑与拉引力量素质,且9岁组还应突出发展上肢快速推撑与屈伸力量素质;(3)发展目标上,下一阶段两个年龄组都应加强下肢爆发力和躯干专项力量的科学训练,且10岁组还应重点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上肢支撑力量的训练质量。
- 聂应军吕万刚王健
-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 <正>1研究目的目前我国体操后备人才处于严重断层窘境。少年阶段是体操运动员从基础阶段向专项提高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该阶段身体素质训练质量则是影响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构建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揭...
- 聂应军
- 关键词: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结构特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