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向阳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动过速
  • 4篇电图
  • 4篇心电
  • 4篇心电图
  • 3篇心房
  • 3篇折返
  • 3篇折返性
  • 3篇折返性心动过...
  • 3篇食管
  • 3篇室上性
  • 3篇室上性心动过...
  • 3篇房室
  • 2篇导联
  • 2篇导联心电图
  • 2篇电生理
  • 2篇电生理检查
  • 2篇调搏
  • 2篇心房调搏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电生理

机构

  • 10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胡向阳
  • 7篇陈凯
  • 2篇瞿翔
  • 1篇李佩璋
  • 1篇吴欣
  • 1篇肖践民
  • 1篇王松丽
  • 1篇凌峰
  • 1篇韩明华
  • 1篇李忠杰
  • 1篇王慧
  • 1篇郭涛
  • 1篇王慧青
  • 1篇郑小红

传媒

  • 2篇心电学杂志
  • 2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杭州医学高等...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心电图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监测(DCG)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优势,并探讨DCG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必要性.方法 选择6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心肌炎组,选择50例健康体检婴幼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24h常规心电图(ECG)和DCG检查,同时分析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参数.结果 心肌炎组患儿DCG检查阳性率为95.45%(63/66),明显高于ECG检查的75.76%(5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炎组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每5 mi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的均方根、24h窦性心搏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比、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明显低于对照组,LF/HF明显高于对照组[(98.3±17.7) ms比(168.5 ±23.6) ms,(95.6±32.3) ms比(148.7 ±34.3) ms,(32.1±11.3) ms比(62.5±13.4) ms,(15.6±5.1)%比(29.1±7.2)%,(5.5±0.7)Hz比(6.2±0.7)Hz,(4.2±0.5) Hz比(5.9±0.8) Hz,1.35±0.25比1.1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结论 DCG可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率,能够捕捉复杂的心电图改变类型,心率变异性分析能表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交感和迷走神经受损,以迷走神经损伤更显著,对于疾病早期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转归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胡向阳陈凯瞿翔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病毒性心肌炎婴幼儿
定数刺激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由于其发作特点为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时相当顽固,难以控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甚至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内科收治率一直较高。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孕妇患者尤其如此[1]。现将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定数刺激方法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案例介绍如下。
胡向阳王慧李忠杰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血流动力学障碍经食管心房调搏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被引量:1
2021年
2014年12月9日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因阵发性胸闷、心悸3 h就诊患者1例,在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1次心房激动,分别沿房室旁路和房室结慢径路同步不等速顺传心室,形成2次心室激动。
陈凯谭雁胡向阳
关键词:房室旁路房室结双径路
无需期前收缩诱发的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
2009年
例1患者男性,20岁。因间歇性胸闷、心悸2年余,发作2h就诊。体检:BP110/70mmHg。心率15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图1)示前半部分窦性P—P间期0.68~0.78s,QRS波群宽大畸形,
陈凯胡向阳杨萧云
关键词: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理性杂音QRS波群肺呼吸音
冠状窦电极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4年
目的 评价 sp2 188电极及普通心室电极经冠状窦行左心房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6例患者 ,其中 9例选用 sp2 188电极 ,7例选用普通心室电极。所有患者均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X线采用正位或左前斜位植入冠状窦电极 ,寻找最佳的起搏和感知部位 ,同时高能量也不致心室夺获。结果  15例患者成功植入于冠状窦中、远端 ,术中起搏参数如下 (单极 ,脉宽 0 .5 4 m s) ,sp2 188电极组 :电压 ( 1.4 5± 1.4 5 ) V,感知 ( 4 .2 6± 0 .77) m V,阻抗 ( 5 0 5 .6±10 8.1) Ω;普通心室电极组 :电压 ( 1.4 3± 0 .91) V,感知 ( 3.93± 1.4 4 ) m V,阻抗 ( 4 6 8.3± 14 5 .1) Ω。两组起搏电压、感知、阻抗差异无显著性 ( P值均 >0 .0 5 )。随访 2~ 32 (平均 15 .0 )月 ,无一例死亡。其中 2例 sp2 188电极者发生脱位及微脱位 ,各有 1例 sp2 188电极者及普通心室电极发生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最后一次随访结束 ,两组患者冠状窦电极起搏和感知功能均良好。结论 普通心室电极经冠状窦中、远端行左心房起搏可行、安全 ,且价格便宜 ,适合临床应用。
王振东胡向阳肖践民韩明华王松丽郭涛凌峰吴欣李佩璋
关键词:冠状窦
极短阵超速刺激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7例
2011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部分由折返机制引起.通常根据不同的折返部位分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通过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及终止心动过速可明确其形成机制.
陈凯胡向阳郑小红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速刺
运动后心率恢复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2013年
目的 观察短期(5 min)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与运动后心率恢复(HR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495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106例和年轻组389例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并评估其短期HRV,观察正常到正常时间间隔的标准差[SDNN]、正常到正常时间间隔的平均方差的平方根[RMSSD]、正常到正常时间间隔超过50 ms的病例数[NN50 count]、正常到正常时间间隔总数除以NN50的百分比[pNN50]以及低频[LF]、高频[HF]、总功率)范围。结果 老年组:试验后4 min时HRR[(54±13)与(60±12)]beats/min,P=0.003是运动结果阳性的最显著指标。年轻组:时间范围检测(SDNN:相关系数0.34,P〈0.001;RMSSD:相关系数0.37,P〈0.001)和频率范围(LF:相关系数0.21,P〈0.001;HF:相关系数0.13,P=0.01;总功率:相关系数0.22,P〈0.001)都与4 minHRR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年轻患者中接受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后4 min时的HRR与时间域和频域的短期HRV相关,但在老年患者中并非如此。
胡向阳陈凯瞿翔
关键词:心率平板试验
房性心动过速伴无辜旁路1例
2015年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42岁,临床诊断为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预激(左前侧壁旁路)。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采用S1S1定时刺激,频率200次/min,刺激10 s后诱发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图1),持续时间较短,P’波在Ⅰ、aVF导联直立,食管导联心电图呈正负正3相,房室1:1传导,P’R间期≤100ms,RP’间期>P’R间期,且RP’间期不等,提示心房冲动不依赖于心室除极,是房性心动过速的典型表现。食管导联中P’波早于aVF、V1导联出现,说明异位激动点位于左心房。心动过速时QRS波畸形程度明显增大,最大时限达0.14 s,但比心房刺激时的QRS波群时限窄。Ⅰ导联呈rS型,aVF、V1导联呈R型,其与心动过速自行终止后的窦性心律心电图波形一致,提示房性心动过速时,冲动经旁路及房室结同时下传心室,但此时房室结—希浦系统传导减慢,造成心室预激程度明显增大,显示出左前侧壁房室旁路传导的特征。本图诊断:房性心动过速伴无辜旁路(经旁路与房室结同时下传心室)。
陈凯胡向阳杨萧云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食管导联心电图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AVF导联QRS波群时限
一种18导联心电图检查的辅助用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8导联心电图检查的辅助用具,包括底板、软垫、镂空槽、移动枕以及推槽,所述软垫固定安装于底板上,且底板与软垫的接触面形状大小对应相同使软垫与底板之间呈一体成型式固定,所述软垫的中部特设一镂空槽,所述镂...
陈凯王慧青胡向阳
文献传递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同终止方式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终止房室折返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1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分别以普罗帕酮、食道心房调搏 (TEAP)及普罗帕酮 +TEAP进行终止。结果 普罗帕酮组、TEAP组及普罗帕酮 +TEAP组的转复成功率分别 82 .8%、95 .7%、10 0 %。普罗帕酮 +TEAP转复成功率高于其余两组 (P <0 .0 1)。结论 联合应用普罗帕酮 (35~ 70 )mg加低电压 (15~ 2 0 )vTEAP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终止比各自单用更为有效和安全。
胡向阳
关键词: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食道心房调搏心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