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妙芝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3年
- 神经肌电图不仅可了解神经功能状态,而且可用于早期发现疾病、鉴别诊断和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神经肌电图常用的检测指标、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详细阐述了近年来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目前检查中存在的主要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主要发展方向。研究结果为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胡妙芝王珏
- 关键词:神经肌电图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
- 神经电生理联合检查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 2023年
- 目的评估神经电生理联合检查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行肌电图检测的健康志愿者36例作为对照组,收治入院高度疑似PFD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球海绵体肌反射(BCR)、阴部神经神经皮肤交感反射(P-SSR)、正中神经皮肤交感反射(M-SSR)、阴部神经运动诱发电位(P-MEP)、胫神经运动诱发电位(T-MEP)、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P-SEP)及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检测,比较两组中各检测结果及联合检查的异常率。结果观察组的BCR、P-SSR、M-SSR、P-MEP、T-MEP及P-SEP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神经电生理联合检查的异常率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的异常率(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联合检查可提高PFD的阳性检出率。
- 汪烨何帆庄丽徐亮胡妙芝张玉新周媛媛聂瑶瑶王珏
-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运动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
- 43例面神经炎患者肌电图检测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测面神经炎患者的肌电图检测结果,归纳分析其失神经率指标及发生概率。方法对43例面神经炎患者的双侧面神经的额、鼻、眼和口区进行运动传导潜伏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以鼻区部位为例,失神经率轻度约占13.9%、中度约占25.0%、重度约占36.1%、完全性约占25.0%;②60岁以上老年组里,完全性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程度病变;19~40岁之间的中青年组里,重度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程度病变;③7 d病程内,轻度和中度失神经率患者人数约为重度和完全性失神经率患者人数的1.80倍;7~30 d病程内,重度和完全性失神经率患者人数约为轻度和中度失神经率患者人数的3.29倍;〉30 d病程内,轻度、中度、重度以及完全失神经率患者人数基本持平。结论病程短(〈7 d)的患者,以低失神经率为主;病程中等(7~30 d)的患者,以高失神经率为主;病程长(〉30 d)的患者,失神经率程度分布基本持平。
- 胡妙芝王珏
- 关键词:面神经炎肌电图神经电图
-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头晕或眩晕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头晕或眩晕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40例头晕或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CD时患者进行检测,检洲患者双侧颈内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双侧椎动脉的血流速度,检测指标有:血流速度、收缩峰血流速度、血管的走向及形态和狭窄程度等。将病人分为40岁以下组30例、40—60岁组107例和60岁以上组103例,观察患者异常情况发生率。结果240例患者中有177例患者发生异常情况,占比为73.75%,其中46例患者出现椎基底动脉异常,占总人数比为19.17%,具有较高的检出率;40岁以下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血管狭窄现象,在总血管狭窄患者中占比为1.69%,占总人数的1.2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头晕或眩晕患者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且血管狭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
- 胡妙芝
- 关键词:头晕眩晕TCD
-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用多模式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肌电图(EMG),以及肌松剂四联刺激肌肉收缩试验(TOF)对脊柱手术监测进行研究,探究检查的方法和对报警的判断。方法: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方法对120例不同类型脊柱手术进行监测。结果:术中报警67例(63.3%),其中SEP报警46.7%,MEP报警19.1%,EMG报警35.0%。术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并且及时发现了1例术后的血肿压迫并及时予以将其清除。结论: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最大程度地有效降低脊柱手术的风险。
- 王珏吕锦瑜张玉新何帆李志伟胡妙芝
- 关键词:脊柱手术
- 盆底神经电生理联合检查方法正常值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电生理盆底神经功能联合检查的正常值数据,为该类检查方法的正常值数据库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江苏省中医院肌电图室检查的健康志愿者46例,所有研究对象实施球海绵体肌反射(BCR)检查、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P-SEP)检查、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检查、阴部运动诱发电位(P-MEP)检查、胫神经运动诱发电位检查(F-MEP)、阴部神经皮肤交感反射(P-SSR)检查、正中神经皮肤交感反射(M-SSR)检查。分别对正常值做探讨研究,对收集的正常值做统计分析。结果:P-MEP和F-MEP潜伏期和波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EP和T-SEP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R和M-SSR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P、SEP和SSR用不同刺激方法,正常值结果不同,说明神经传导的途径是不同的,联合检查结果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有定位意义,是目前神经功能损伤最佳定位方法之一,对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有很大的帮助。
- 王珏何帆庄丽徐亮胡妙芝张玉新周媛媛吕锦瑜胡志刚
- 关键词:电生理学